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局解复习思考题

局解复习思考题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23 18:20:42

腋动脉(第一肋外缘——大圆肌腱和背阔肌下缘)以胸小肌为标志分为三段。 腋动脉第一段 腋动脉第二段 胸小肌上缘→下缘 胸小肌深面 腋动脉第三段 胸小肌下缘→大圆肌下缘 胸肌下三角内 起迄 第1肋外侧缘→胸小肌上缘 位置 锁骨胸肌三角内 皮肤、浅筋膜、胸大肌、锁 皮肤、浅筋膜、胸大、皮肤、浅筋膜、胸大肌、 层次 胸筋膜(头v、胸肩峰血管、 小肌及其筋膜、腋鞘。 腋筋膜、腋鞘 胸外侧n穿过)、腋鞘。 胸肩峰动脉(肩峰支) 肩胛下动脉(又分为旋肩胛 胸外侧动脉(与胸长神动脉(三边孔)和胸背动脉经在前锯肌表面伴行)(背阔肌)) (分布前锯肌和胸大小肌) 后:臂丛内侧束 胸长神经 毗邻 外侧:臂丛外侧束及后束 内侧:腋静脉 腋静脉位于动脉的内前方。 腋淋巴结分群: 名称 外侧淋巴结 胸肌淋巴结 位置 沿液V远端排列 胸外侧血管周围 收纳 流注 上肢的淋巴 中央、尖淋巴结 胸外侧壁,乳房外侧部中央、尖淋巴结 的淋巴 肩胛下淋巴沿肩胛下血管排背部、肩部、胸后壁的中央、尖淋巴结 结 列 淋巴 中央淋巴结 腋尖淋巴结 22. 肘前区的浅筋膜内包括哪些结构?cubital fossa 肘窝的位置,境界和内容及排列关系(正中N,桡N radial nerve及其浅支和深支)。臂和前臂有哪些血管神经束?血管与神经的位置关系如何?

肘前区浅筋膜内:头V、前臂外侧皮N(肱二头肌腱外侧),贵要V、前臂内侧皮N(肱二头肌腱内侧),肘正中V,前臂正中V,肘浅淋巴结, 肘窝cubital fossa ? ?

位置:肘前区,呈尖端向远侧的凹陷。

境界:上界——肱骨内、外上髁的连线;下内侧界——旋前圆肌;下外侧界——肱桡肌;底——肱肌、旋后肌、肘关节囊;顶——由浅入深,皮肤,浅筋膜,肘深筋膜,肱二头肌腱膜(肱二头肌腱膜自肱二头肌腱内侧下内前臂筋膜,其深面有肱血管、正中神经通过,浅面有皮静脉)。 ?

内容:肱二头肌腱,血管,神经,淋巴结等

以肱二头肌腱为中心(肘窝寻找神经血管的标志性结构)

腋窝底的脂肪内 上述三群淋巴结的输出尖淋巴结 管,注入腋尖淋巴结 臂丛后束 臂丛外侧束 臂丛内侧束及腋静脉 旋肱后动脉(四边孔) 旋肱前动脉 桡神经及腋神经 肌皮神经、正中神经 尺神经、前臂内侧皮神经、腋静脉 分支 胸上动脉 (1,2肋间隙) 沿腋V近侧段排上述四群淋巴结的输出组成锁骨下干(左侧→胸导列 管 管;右侧→右淋巴导管)

(1) 内侧——肱血管(桡骨颈水平分叉为桡、尺血管,叉处有肘深淋巴结),正中N; (2) 外侧——前臂外侧皮N(肌皮N之延续,自肱二头肌与肱肌之间穿出)和桡N

浅、深支(在肱肌与肱桡肌之间有桡N穿出,平肱骨外上髁处分为桡N浅、深二支,浅支经肱桡肌深面达前臂,深支经旋后肌至前臂后区)

臂前区血管神经束:由肱血管、正中N、尺N,桡N和肌皮N组成。

(1) 肱A:自大圆肌下缘→肱二头肌内侧沟→肘窝桡骨颈高度。

肱V:肱A沿途与二条肱V及一条贵要V伴行,于大圆肌下缘处→腋V。

(2) 正中N:由二根合成,发自内、外侧束、两根夹持腋A。沿肱二头肌内侧沟,自肱

A外侧→前面→肱A内侧,下行到肘窝。 (3) 尺N:发自内侧束。沿肱A内侧→臂中点穿内侧肌间隔→臂后,继续下行至肱骨内

上髁与鹰嘴之间。

正中神经和尺神经在臂部无分支。

(4) 肌皮N:发自外侧束。肱二头肌和肱肌之间行向下外方。肌支→臂前肌群。皮支→

前臂外侧皮N→前臂外侧皮肤。 (5) 桡N:发自后束,沿肱A后方→臂中点上方→肱骨肌管(伴肱深A)至臂后区。 臂后区桡血管神经束:肱深A,V(2),桡N,行于肱骨肌管内。

(1) 桡神经与肱深血管经肱骨肌管→臂中、下1/3交界处,桡N与肱深A前支同穿外

侧肌间隔→肘前。

(2) 肱深A起自肱A,2V伴行。

前臂前区血管神经束

(1) 桡血管神经束:由桡动脉、两条静脉及桡神经浅支组成。 ? ?

桡动脉有二条伴行静脉,肱桡肌与旋前圆肌、桡侧腕屈肌间下行,远侧1/3位置浅表,可在桡侧腕屈肌腱的外侧摸到其搏动。

桡神经浅支沿肱桡肌深面下行于桡血管的外侧,在前臂近侧l/3处,二者相距较远,中1/3处彼此伴行,远侧1/3处又逐渐分开,神经从肱桡肌深面→桡侧腕长伸肌腱浅面至前

臂后区→腕及手背桡侧半和桡侧两个半指背皮肤。

(2) 尺侧血管神经束:由尺动脉、两条伴行静脉及尺神经组成。

? 尺动脉经旋前圆肌深面→前臂前区尺侧;在近侧1/3,位于指浅屈肌深面,在远侧2/3,

位于尺侧腕屈肌与指浅屈肌之间→腕横韧带浅面,豌豆骨桡侧→手掌。尺动脉上端分出骨间总动脉→骨间前、后动脉,沿前臂骨间膜前、后方下行。 ? 尺神经穿尺侧腕屈肌两头之间→前臂前区尺侧,沿指深屈肌下行,在前臂上半部与尺血

管相距较远,下半部行于尺血管尺侧(伴行)→手掌。发出肌支→尺侧腕屈肌、指深

屈肌尺侧半,手背支经尺侧腕屈肌腱与尺骨之间→手背尺侧半及尺侧二个半指背皮肤。

(3) 正中血管神经束:由正中神经及其伴行血管正中动静脉(骨间前动脉分支)组成。

正中神经穿旋前圆肌两头→指浅、深屈肌之间→指浅屈肌腱&桡侧腕屈肌之间,掌长肌

腱深面。发出肌支→旋前圆肌、桡侧腕屈肌、掌长肌、指浅屈肌,掌皮支→手掌近侧部皮肤。

(4) 骨间前血管神经束:由骨间前动、静脉及神经血成。

骨间前动脉发自骨间总动脉,神经为正中神经分支,伴行于前臂骨间膜前方,拇长屈肌与指深屈肌之间→旋前方肌深面,神经支配拇长屈肌、指深屈肌桡侧半和旋前方肌。 前臂后区血管神经束:由骨间后动、静脉、神经组成。

? 尺动脉发出骨间总动脉→骨间后动脉,穿骨间膜上缘→前臂后区,在前臂后群肌的浅、

深层之间下行,营养邻近肌肉,并发出骨间返动脉参与肘、腕背动脉网。

? 桡神经深支穿旋后肌→前臂后区,改名骨间后神经,与骨间后动、静脉伴行(神经在

血管桡侧),支配前臂后群诸肌。

23. 在腕前区腕屈肌支持带浅深面,有哪些肌腱、血管和神经经过?腕管carpal canal 的构成、内容及临床意义。

屈肌支持带浅面:桡侧腕屈肌腱(腕桡侧管内),掌长肌腱,尺侧腕屈肌腱,尺A V,尺N; 屈肌支持带深面:指浅、指深屈肌腱、拇长屈肌腱,正中N。 腕管carpal canal:

组成——腕骨沟和屈肌支持带。

内容——9肌腱+1神经(由尺侧→桡侧为:指浅、指深屈肌腱及屈肌总腱鞘,正中神经,1条

拇长屈肌腱及其腱鞘)。

临床意义——腕骨骨折、月骨脱位、腕横韧带增厚等原因导致腕管内容积增加,压迫正中N→

“腕管综合症”→手部正中N支配区(桡侧三个半指掌侧及示、中、环指桡

侧半中、远节指背皮肤)疼痛、麻木、鱼际肌无力或进行性萎缩。

24.掌心部由浅入深的层次

皮肤→浅筋膜→深筋膜浅层(掌腱膜)→掌浅弓(尺A终支+桡A掌浅支)→N(尺N,正中

N) →指屈肌腱及蚓状肌→筋膜间隙(由掌中隔分鱼际间隙&掌中间隙)→骨间掌侧筋膜→掌深弓(桡A终支和尺A掌深支)及尺神经深支→骨间掌侧肌(10

层)

25.梨状肌上、下孔的位置、穿行的结构及其排列关系。坐骨小孔的构成、穿行的结构。 梨状肌上孔:梨状肌上缘与坐骨大孔上缘(坐骨大切迹上部)之间的间隙;

穿出结构:外→内——臀上N,臀上A、V;

梨状肌下孔:梨状肌下缘与坐骨大孔下缘(坐骨棘和骶棘韧带)之间的间隙;

穿行结构:外→内——坐骨N,股后皮N,臀下NAV,阴部内AV,阴部N。

坐骨小孔:骶棘韧带,骶结节韧带,坐骨小切迹;

穿行的结构:外→内——阴部内AV,阴部N。

26.大隐静脉Great saphenous vein的起始、行径、主要属支和临床意义。

起始与行径:起于足背静脉弓的内侧→内踝前方约1cm处,沿小腿内侧伴隐神经上升→膝

关节内侧,绕过股骨内侧髁后方约2cm处→大腿内侧→大腿前面→于耻骨结节外下方3 -4cm处穿隐静脉裂孔(筛筋膜)→注入股静脉。

属支:旋髂浅静脉superficial iliac circumflex vein、腹壁浅静脉superficial epigastric vein、阴

部外静脉external pudendal vein、股内侧浅静脉superficial medial femoral vein、股外侧浅静脉superficial lateral femoral vein

临床意义:a.大隐V在内踝前方的位置表浅而恒定,是输液和注射的常用部位;

b.大隐V或穿V的瓣膜功能不全时,可致大隐V曲张;大隐V曲张行高位结扎手术时,应同时结扎其属支及与深V的交通支,以防复发。

27. 股三角(Femoral triangle),股鞘(Femoral sheath),股环(Femoral ring),收肌管(Adductor canal),腘窝(Popliteal fossa),踝管(Malleolar canal),肱骨肌管(Humeromuscular tunnel)的位置,境界,内容物及其排列关系。 ? 股三角Femoral triangle

位置:股三角位于股前内侧区上1/3,为一底向上,尖向下的倒三角形凹陷,下续收肌管。 境界:上界——腹股沟韧带;

外下界——缝匠肌内侧缘; 内下界——长收肌内侧缘; 前壁——阔筋膜;

后壁——自外向内为髂腰肌,耻骨肌和长收肌及其筋膜。

内容:股三角内自外→内:股神经、股鞘及其内容(股动脉、股静脉、股环、腹股沟深淋巴结、淋巴管及脂肪组织等。)

股动脉——腹股沟韧带深面续于髂外动脉,经血管腔隙→股三角→股三角尖→收肌

管→收肌腱裂。

股静脉——在三角内,沿股动脉后方→后内侧→内侧上行,腹股沟韧带深面穿血管

腔隙移行为髂外静脉,股静脉在股三角内主要收集股深静脉及大隐静脉来

的血液。

股神经——起自腰丛,经肌腔隙→股三角。肌支→股四头肌、缝匠肌、耻骨肌;皮

支→股前皮肤;终支称隐神经,三角内伴股A外侧→在股A前方入收肌管→穿大收肌腱板→缝匠肌和股薄肌之间→膝关节内侧→穿深筋膜→小腿

浅筋膜内伴大隐V下行,分布于髌骨下方,小腿内侧和足内侧缘皮肤。

? 股鞘Femoral sheath

位置境界:位于股三角内,为腹横筋膜与髂筋膜向下延伸,包绕股动、静脉上段的漏斗形筋膜鞘,向下与股血管的外膜融合为血管鞘。

内容:分成三个腔,自外→内:容纳股动脉、股静脉及股管(内有腹股沟深淋巴结)。 ? 股管Femoral canal

位置和内容:股鞘的内侧份,漏斗状的筋膜间隙。管内有腹股沟深淋巴结,淋巴管和脂肪。 境界:上口——股环Femoral ring(前——腹股沟韧带,后——耻骨梳韧带,内——腔隙韧

带,外——股静脉内侧的纤维隔。上通腹腔。有股环隔覆盖。壁腹膜呈股凹。)

下端——盲端,称股管下角。

前壁——上→下依次为腹股沟韧带,隐静脉裂孔镰状缘的上角和筛筋膜。 后壁——耻骨梳韧带,耻骨肌及其筋膜。 内侧壁——腔隙韧带和股鞘内侧壁。 外侧壁——股静脉内侧的纤维膈

临床意义:腹内压增高时,腹、盆腔脏器可自股凹→股环→股管→隐静脉裂孔突出→股疝 ? 收肌管Adductor canal

位置:股中1/3的前内侧面,缝匠肌深面,大收肌,股内侧肌之间的管状间隙。 境界:前壁——缝匠肌,收肌腱板(张于股内侧肌与长收肌、大收肌间)

外侧壁——股内侧肌

后壁——大收肌及长收肌 上口——通股三角尖→股三角

下口——收肌腱裂孔→腘窝。

内容: 前——股N股内侧肌支、隐N;中——股A;后——股V、深淋巴管、疏松组织。 ? 腘窝Popliteal fossa

位置:膝关节后方,呈菱形,有一顶、一底及四壁。

境界:顶——腘筋膜;底——上→下为股骨腘面、膝关节囊后部及腘斜韧带、腘肌及其筋膜。

上外侧壁——股二头肌肌腱;上内侧壁——半腱肌和半膜肌。 下外侧壁——腓肠肌外侧头;下内侧壁——腓肠肌内侧头。

搜索更多关于: 局解复习思考题 的文档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腋动脉(第一肋外缘——大圆肌腱和背阔肌下缘)以胸小肌为标志分为三段。 腋动脉第一段 腋动脉第二段 胸小肌上缘→下缘 胸小肌深面 腋动脉第三段 胸小肌下缘→大圆肌下缘 胸肌下三角内 起迄 第1肋外侧缘→胸小肌上缘 位置 锁骨胸肌三角内 皮肤、浅筋膜、胸大肌、锁 皮肤、浅筋膜、胸大、皮肤、浅筋膜、胸大肌、 层次 胸筋膜(头v、胸肩峰血管、 小肌及其筋膜、腋鞘。 腋筋膜、腋鞘 胸外侧n穿过)、腋鞘。 胸肩峰动脉(肩峰支) 肩胛下动脉(又分为旋肩胛 胸外侧动脉(与胸长神动脉(三边孔)和胸背动脉经在前锯肌表面伴行)(背阔肌)) (分布前锯肌和胸大小肌) 后:臂丛内侧束 胸长神经 毗邻 外侧:臂丛外侧束及后束 内侧:腋静脉 腋静脉位于动脉的内前方。 腋淋巴结分群: 名称 外侧淋巴结 胸肌淋巴结 位置 沿液V远端排列 胸外侧血管周围 收纳 流注 上肢的淋巴 中央、尖淋巴结 胸外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