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2019年整理小学语文《汤姆索亚历险记》读书交流教学设计
《汤姆索亚历险记》读书交流课
【图书简介】
《汤姆·索亚历险记》是美国著名小说家马克·吐温的代表作,发表于1876年。小说主人公汤姆·索亚天真活泼,敢于探险、追求自由,不堪忍受束缚个性、枯燥乏味的生活,幻想干一番英雄事业。小说通过主人公的冒险经历,对美国虚伪庸俗的社会习俗、伪善的宗教仪式和刻板陈腐的学校教育进行了讽刺和批判,以欢快的笔调描写了少年儿童自由活泼的心灵。《汤姆·索亚历险记》以其浓厚的深具地方特色的幽默和对人物敏锐观察,一跃成为最伟大的儿童文学作品,也是一首美国“黄金时代”的田园牧歌。本书的姊妹篇是《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 【故事概要】
汤姆·索亚是一位由波莉阿姨领养的孤儿,经常与朋友乔·哈伯和哈克贝里·费恩进行冒险旅程。汤姆总爱出鬼点子,喜爱恶作剧,不过好几次都逃过惩罚,虽然有点愚笨且捉摸不定,却也带点机灵和幽默感。汤姆喜欢一位叫贝琪·撒契尔的女孩,每当无法赢得她的芳心时,就会沉浸在落寞的心情里或是开始一段冒险。好几次,汤姆想像自己是一位威吓的海盗或是其它他能想到角色,与同伴进行角色扮演的游戏。故事中,汤姆有以下主要事迹:斗虫、在学校故意吸引女生的注意、在洞穴里迷路、在密西西比河玩起海盗游戏,但他最著名的事件就是他利用小聪明,劝诱朋友们帮他家的篱笆刷上油漆等等。
【教学目的】
1. 了解全书内容,熟悉精彩片断;进一步提高读整本书的能力,在交流中提高
语文综合素养。
2. 关注人物命运,能运用思维导图简要分析小说中的主要人物。 3. 初步了解小说的三要素。了解小说一般塑造典型人物的特点。
4. 通过赏析精彩片段,体会环境描写在的小说中的重要作用,进而感受作者对
美国虚伪庸俗的社会习俗、伪善的宗教仪式和刻板陈腐的学校教育的讽刺和批判。
5. 通过交流体会主人公汤姆正直、勇敢、真诚的品质和敢于探险、追求自由的
性格特点。同时感受我们童年的美好,单纯,学会勇敢的面对困难,敢于挑
战。
【教学重点】
1. 能运用思维导图简要分析小说中的主要人物。 2. 能对精彩片段进行赏析。 3. 初步了解小说的三要素。
【教学难点】
1. 初步感受小说塑造人物形象的特点。
2. 体会环境描写在的小说中的重要作用,进而感受作者对美国虚伪庸俗的社会习俗、伪善的宗教仪式和刻板陈腐的学校教育的讽刺和批判。 【课前准备】
1. 学生:运用思维导图简要分析小说中的主要人物,进行精彩片段摘抄赏析。 2. 教师:课件。
【教学过程】 一 交流导入
1、我知道最近,同学们又读了很多新书。谁来说说近来你读了什么书?毛主席说过“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以一日不读。”希望今后同学们能继续与书为友。
2、这节课,我们就来交流一下《汤姆·索亚历险记》这本书。《汤姆·索亚历
险记》是美国著名小说家马克·吐温的代表作,是一篇长篇小说,发表于1876年。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感受这本书的魅力。
二 故事内容我知道,问答比赛
1、明确比赛规则。让我们进入第一版块——故事内容我知道。我们将分为男女生两个组进行问答比赛,请看比赛规则。(课件出示比赛规则)
2、问答比赛。
3、小结:从刚才的第一关比赛中可以看出同学们对故事内容有了一定的了解!希望在第二关大家能有更加精彩的表现。
三 故事人物我来评,交流人物性格
1、大家都知道,这是一本小说。小说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分析人物形象是读懂小说的关键。《汤姆·索亚历险记》为我们塑造了一个个怎样的形象呢?
2、课余时间,同学们已经在小组内利用思维导图交流了人物形象,下面就让我们在组内简单回顾。(小组交流思维导图)
3、一小组全班交流,其他小组补充。
4、通过交流,你发现小说在塑造人物形象方面有什么特点。 结合学生发言,重点指导:
(1)情节。小说中的一个个事件我们把它称之为“情节”。情节体现了人物的性格,人物性格也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2)典型人物。小说中的人物,我们称为典型人物,他不同于真人真事,而是“杂取种种,合成一个”。通过这样典型的人物形象反映生活,更集中、更有普遍的代表性。作者在序中也提到这一点。(课件出示序中的有关语句)希望同学们在今后读书时也要关注书的序和前言等内容。
4、小结:在刚才的交流中,我们不但回顾了小说中的人物性格,还了解到小说的要素——人物和情节。
四 品精彩片段
1、课前,同学们都摘录了让自己印象深刻的精彩句段?让我们来一起分享一下吧。
教师围绕小说塑造人物的主要方法:肖像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 语言描写等进行点评。
2、教师推荐精彩片段。听了同学们的精彩摘抄,我也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喜欢的片段。(教师配乐范读一段环境描写)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