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全册电子版导学案.doc
第一单元
单元导读
一本好书,蕴含着丰富的知识和美好的情感。阅读一本好书,就是跨越时间和空间,同睿智而高尚的人对话,这是多么美妙的事情啊!古今中外有成就的人,都喜欢阅读,并善于从书中汲取营养,从而走上了成功之路。“读书好,读好书,好读书”,这组“我爱阅读”的专题,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窃读记》生动细致地刻画了窃读的心理和乐趣,表达了对读书的热爱与渴望;《小苗与大树的对话》通过小女孩和北大著名学者对阅读的交流,使我们得到读书的有益见解;《走遍天下书为侣》则在假定和选择中,告诉我们要与书为伴,以书为侣,其乐无穷,常读常新,百读不厌,定有收获。《我的“人生果”》则通过记述著名作家叶文玲童年时读书、作文的经历,点明了读写中吸收与倾吐的关系。
学习本单元课文时,我们要读懂课文内容,把握主题,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把读书与领悟、读书与写作、读书与活动结合起来,体会读书的乐趣。学习一些读书方法,对阅读充满乐趣,把它作为生活乃至生命中的重要的一部分。
1 窃 读 记
知识与技能:
1.认识“窃、腋”等7个生字,会写“窃、炒”等14个生字。正确读写“窃读、炒菜、锅勺、踮起脚、饥饿、惧怕、充足、屋檐、一碗、真酸、支撑、书柜、哎哟”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主要内容,体会窃读的复杂滋味,感悟作者对读书的热爱,对求知的渴望,并受到感染。
3.学习作者通过细致入微的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来表达感情的方法,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
过程与方法:
通过朗读课文、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本课知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从小喜欢读书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窃读的复杂滋味,感悟作者对读书的热爱,对求知的渴望。
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通过细致入微的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来表达感情的方法,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
课前准备:
让学生搜集名人读书的故事或读书名言。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课时目标 1.理解文章题目
2.读写生字,体会生词
3.理清课文记述线索
二、谈话导入,激发读书兴趣
1.同学们,书籍能使我们增长知识,开阔视野,陶冶情操。读书是一种享受,一种快乐。 读一本好书就好比吃上一顿美味佳肴。那么,你们有没有这样的经历与感受呢?(学生畅谈读书的经历与体会,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适当的激励与点评。)
2.刚才,同学们谈得非常好,老师也感受到了你们读书的乐趣。是啊!读书能使人奋进,使人进步,读书也是一个人生命的需要。有这样的一个小女孩,非常喜欢读书,竟然去“窃书”。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今天,我们来一起学习一篇课文《窃读记》。
3.板书课题。
三、预习要求
1.看了这个课题,你们有什么疑问?预习:为什么要窃读?是怎么窃读的?窃读是怎样的感受?
2.认读生字,体会词语的含义。 3.理清课文记叙的线索。 4.品读第三自然段。
四、初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
1.刚才同学们提出了那么多问题,那么就让我们带着问题走进课文,边认真读边思考,课文写了什么事?(从整体入手,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培养学生阅读概括的能力。)
(学生读书、思考,教师与个别学生交流。) 2.引导学生概括课文内容。
3.自学生词新词。5分钟后看谁学得最好!
五、检测学情
1.认读生字与写字。
如“目的地”的“的”读 dì;“踮起脚尖”中的“踮” 读diǎn;“暂时”中的“暂”读zàn;有一些字的笔画较多,如“饿”“惧”“檐”“酸”“撑”等,要提醒学生注意各个部分的组成。
2.体会词语的含义。
饥肠辘辘:饥饿得发出肠鸣声。 依依不舍:留恋、舍不得分离。 倾盆大雨:形容雨下得很大。 贪婪:贪得无厌,不知满足。
3.熟读课文,理清课文记叙的线索。
(1)学习一篇课文最好的方法就是多读,读懂意思,读出味道。下面,就让你们反复地读一读吧!
(2)整理课文记叙的线索:
放学后——边走边想——跨进店门——打开书阅读——恐惧被发现——饥饿难耐——放回书架——走出书店。
4.品读课文,体会“我”走进书店的经历。
(1)默读第3自然段,画出描写“我”的动作和心理活动的句子或关键词。 明确:“跨进店门,暗喜”,“踮起脚尖,从大人的腋下挤过去”,“总算挤到边来了”,“急切地寻找”。
明确:写出了“我”对读书的渴望与急切,这些都说明了“我”特别喜欢读这本书。 (2)课件演示第3自然段,指名学生朗读,说说体会到了什么? (3)想象当时“我”找书的样子,表演体会。
(4)她这样去窃读,你们有什么感受?
(引导学生发表不同的看法。)
(5)引导学生朗读第3自然段,读出暗喜、渴望、急切的心情。 六、 课堂训练
1.读一读,写一写:
窃读、炒菜、锅勺、踮起脚、饥饿、惧怕、充足、屋檐、一碗、真酸、支撑、书柜、哎哟
2.解释划线的词语:
(1)我急忙打开书,一页,两页,我像一匹饿狼,贪婪地读着。 (2)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
(3)我怕被书店老板发现, 每当我觉得当时的环境已不适宜再读下去的时候, 我会知趣地放下书走出去。
3.抄写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并初步体会句子的含义。
第二课时
一、课时目标
1.品读理解:小姑娘是怎样“窃读”的 ? 2.体会“窃读”的滋味。
3.理解课文最后一句话的含义。
二、复习导入
1.认读词语“窃读、炒菜、锅勺、踮起脚、饥饿、惧怕、充足、屋檐、一碗、真酸、支撑、书柜、哎哟”等。
2.回顾课文内容。 3.过渡:
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知道“我”是一个爱读书的小姑娘,为了读到自己喜欢的那本书,费尽了好大力气才找到。那么,她是怎样阅读呢?有什么感受?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这篇课文。(板书课题。)
三、预习要求
1.认真阅读课文。
2.用“——”画出“我”窃读时的样子;用“——”画出“我”窃读的方法。并与同桌交流体会。6分钟后看谁学得最好!
四、检查学情
1.指名读第4自然段,体会我读书的样子与内心: (1)体会“我像一匹饿狼,贪婪地读着”。
①这句话把什么比作什么?
②“饿狼”给我们留下的是不太美好的形象,可“我”却把自己比作“饿狼”那样“贪婪地读着”,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表现出作者如饥似渴地读书。)
(感悟写法,体会语言精妙,训练语言运用能力。)
(2)体会“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
快乐的是什么?恐惧的是什么?
(“快乐”是因为书籍给我带来智慧、知识,惧怕是因为怕被老板发现受到训斥和驱赶。) 2.默读5~10自然段。
体会“我”窃读的滋味,交流自己的感受。
要求学生读出自己的体会,读出自己的感受,然后,自主交流,师生对话,联系生活,关注体验。
(1)“害怕书店老板发现”是什么滋味?
(作者读书,是在人多别人不注意她的时候窃读,因为是窃读,所以当人少了,她就会丢下心爱的书转移到其它书店。这种奔波的滋味也不好受。)
(2)“把自己隐藏起来”是什么滋味?
(要想读书还得动一番心思,让人家看不出来,确实挺累。还贴在一个大人身边,躲来躲去的,这种读书的滋味有些不好受。)
3.指名朗读第7自然段,找出描写“我”心理和表情的句子。体会这些细节描写的好处。 心理描写:最令人开心的是下雨天,越是倾盆大雨我越高兴,因为那时我便有充足的理由在书店待下去。就像在屋檐下躲雨,你总不好意思赶我走吧?
表情描写:我有时还要装着皱起眉头,不时望着街心,好像在说:“这雨,害得我回不去了。”其实我的心里却高兴地喊着:“大些!再大些!”
(通过“我”发愁的表情和快乐的内心进行对比描写,写出“我”为雨天能有个充足的理由读书而高兴,更表现“我”对读书的热爱。)
4.“我”走出书店时是什么感受?
(身体上很疲惫了,她却感到浑身轻松,说明她读完书后非常的高兴和满足。) 5.联系生活实践说说“你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这句话的理解: (“吃饭长大”指的是身体的物质需求,“读书长大”则是指精神的成长,心灵的成长。粮食哺育的是身体,而书籍哺育的是灵魂,一个只有知识与智慧不断增长的人,才是一个真正健康成长的人。)
五、感悟写法
1.引导:这篇课文真实感人。那么,你认为哪里写得好呢? (学生讨论,相机引导学生朗读)
(学习语言,积累语言,品悟语言,体现语文教学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落实语文的基础。)
2.小结:这篇课文语言朴实而又生动感人,特别是动作和心理描写极为传神,充分表达了作者对读书的酷爱。
六、拓展延伸
1.以后你应该怎样来读书? 2.说一说有关读书的名言。
七、课堂训练 1.填空:
课文以________为线索,以放学后急匆匆地赶到书店,到晚上依依不舍离开的时间顺序和藏身于众多顾客、借雨天读书两个场景的插入,细腻生动地描绘了“窃读”的独特感受与复杂滋味,表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读了这篇课文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3.写几条读书的名言。
放学之后——匆匆赶到书店??经受艰辛与????藏身于顾客之中感爱独特??
惧怕,收获 ?读?窃读经历???借雨天读书?滋味复杂??
记??夜幕降临——离开书店、浑身轻松??知识与快乐窃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