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1602运输巷、收尾巷抽采达标评判报告
桐梓县洋岩煤矿 1602运输巷
瓦 斯 抽 采 达 标 评 判 报 告
桐梓县洋岩煤矿
2013年11月25日
1602工作面掘进抽采达标评判报告
为扎实推进“通风可靠,抽采达标,监控有效,管理到位”瓦斯综合治理体系的建设,全面提升矿井瓦斯治理水平,有效防范和遏制瓦斯事故。为保证1602运输巷、1602工作面收尾眼掘进安全,科学有效治理矿井瓦斯,根据《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和《煤矿瓦斯抽采达标暂行规定》要求,依据煤炭科学研究总院重庆研究院检测提供的《1602运输巷、收尾眼区域防突措施效果检验》、1602运输巷掘进工作面抽采达标竣工验收资料和防突办工作人员测定资料,特编制1602运输巷、收尾眼巷瓦斯抽采达标评判报告。
一、1602掘进工作面概况
1、工作面巷道布置方式
1602运输巷、收尾眼巷掘进工作面东起1601运输石门,西至矿井一采区边界,工作面西部为实体煤(1102解放层工作面已开采),东部为1601运输巷,1602运输巷上为未开采回采工作面。1602运输巷在1601运输石门向西开口掘进至一采区边界,主要用途为通风、行人、运输。1602工作面收尾眼巷在1602运输巷边界处向1602回风巷施工收尾斜巷,主要用途为通风、行人、运料。工作面掘进长度均设计为80米。附解放层开采保护范围及工作面相互位置关系图。
2、地质及水文情况
从《地质报告》中显示本井田地质构造简单,地层走向东西向,倾向南北的单斜构造。矿区位于松坎向斜北西翼,其间无断层通过,地质构造简单,岩层呈单斜产出,倾向120~158度,倾角40~72度,一般为68度左右。本工作面地质构造简单,对掘进无影响。
3、工作面瓦斯涌出
1602掘进工作面日产量平均约为20t(两班),掘进配风量为180m3/min,原1601运输巷掘进时,瓦斯一般为0.14~0.46%,通过收集1601运输巷掘进时回风流的最大瓦斯浓度。掘进时回风流最大瓦斯涌出量为
0.83m3/min。矿井相对瓦斯涌出量为14.21m3/t。 二、1602掘进工作面采取的瓦斯防治措施
1、保护层开采情况
1602工作面位于1102保护层工作面上部,1102保护层工作面以于2012年3月开采完毕。因此对1602工作面范围内的瓦斯能够充分释放。
2、穿层条带预抽煤层瓦斯 1)、工作面抽放钻孔施工情况
我矿开采有两层煤,其中C1煤层在663水平以上无突出危险性,C6煤层位于C1煤层的上部,在1102运输巷每隔40米布置一个穿层抽放钻场,共布置有3个钻场,每个钻场布置抽放钻孔35个,向1602运输巷掘进条带进行抽放,抽放管径Φ110,孔径为Φ75mm,条带抽放控制范围为1602运输巷上帮20米、下帮10米。由于1602运输巷边界有一个小构造,因此1602运输巷只有120米左右。
1602穿层钻孔布置见附图。 2)、工作面抽放情况
自2012年5月开始在1602运输巷打钻抽放,至今抽放时间为12个月,工作面抽放钻孔孔口负压为20-22Kpa,每天抽放时间10-14小时,累计抽放量约69971.17m3。
三、1602运输巷预抽瓦斯效果评判 (一)抽采钻孔有效控制范围界定
由于1602运输巷瓦斯抽放钻孔采用穿层钻孔进行预抽瓦斯,钻孔控制1602运输巷上帮20米,下帮10米的范围,钻孔抽放瓦斯有效半径最大为4-5m,瓦斯抽放钻孔可以保证抽放煤层整个厚度及控制范围。目前1602运输巷最边缘的钻孔位于1601运输石门120m处,钻孔可以保证120米内瓦斯有效抽放。综上可知:1602运输巷由1601运输石门至120m内的煤层为抽采钻孔有效控制范围。
(二)抽采钻孔布孔均匀程度评价
1602工作面采区预抽钻孔间距为8m,符合设计间距。 (三)抽采瓦斯效果评判指标测定 1、预抽时间差异系数和评价单元划分
1602运输巷距1601运输石门120m处钻孔为2012年3月开始预抽,80m处钻孔为2012年5月开始预抽,40m处钻孔为2012年9月开始预抽。
预抽时间差异系数:n=(T max-T min)/T max*100% 式种:n—预抽时间差异系数,%;
T max—预抽时间最长的钻孔抽采天数,d; T min—预抽时间最短的钻孔抽采天数,d。
120米处钻场钻孔抽放时间最短为360d,40m处钻场钻孔预抽时间最短为420d,综上可计算出预抽时间差异系数n为28.1%。
由于预抽时间差异系数小于30%,故将1602运输巷从1601运输石门起到120m划为一个评价单元。 2、瓦斯抽采后煤的残余瓦斯含量计算
瓦斯抽采后煤的残余瓦斯含量WCY=(W0G-Q1- Q2)/G
式种:WCY—煤的残余瓦斯含量,m3/t; W0—煤的原始瓦斯含量,m3/t;
Q1—评价单元钻孔预抽排放瓦斯总量,m3;
Q2---评价单元保护层开采后风排瓦斯总量,m3; G—评价单元参与计算煤量,t。
评价单元参与计算煤炭储量G=(L-H1-H2+R)(l-h1-h2+2R)m? 式中:L—评价单元煤层走向长度,m;
l—评价单元抽采钻孔控制范围内煤层平均倾向长度,m; H1、H2——分别为评价单元走向方向两端巷道瓦斯预排等值宽度,m。如果无巷道为0;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