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导学案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导学案
设计者 梁胜 审稿人:高一历史备课组 1课时 总第6课时 班级 第 小组 号 姓名 【课标要求】解民国时期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主要史实,探讨影响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探讨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条件下,资本主义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教学重点】民国初年民族工业呈现出“短暂春天”的原因和表现。民国后期民族工业发展困境的原因。
【教学难点】民国时期民族工业发展的曲折性。官僚资本对民族资本的控制与压迫。 【自主学习】(课前知识梳理)(要求看书完成并准确记忆)
一、民国初期短暂的春天(1912--1919)---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
1、原因: (1)政治环境:辛亥革命为民族工业发展创造了有利环境。
(2)社会环境: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特别是抵制洋货、提倡国货运动。 (3)社会思潮:实业家“_______”思潮的推动。
(4)外部条件:一战期间,欧洲各帝国主义国家忙于战争,暂时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辅助资料---欧洲列强对华商品输出表 时 间 1918年与一战前相比 1918年与一战前相比 1918年与一战前相比 2、表现: (1)新建工矿企业和新增资本增加;(2)_______和________发展迅速;(3)火柴、榨油、造纸等轻工业也有显著的发展,重工业有了一定的增长。 3、特点:半殖民地半封建特征。
①体系:以__________为主,重工业的基础极为薄弱,没有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 ②力量:在一些主要工业部门,_________仍然超过民族资本; ③地位:在国民经济中,__________仍占绝对优势;④分布:集中于沿海沿江地区;⑤时间: 极为______。 4、影响: 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壮大了民族资产阶级的力量,推动新文化运动的发生;壮大了中国无产阶级,为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和中国共产党成立提供了阶级基础。
国 别 英国 法国 德国 约1/5 1/2 1/3 完全停止出口 1915年与1914年相比 欧洲列强 二、国民党统治前期短暂的发展:1927—1936
1、发展原因:
(1)南京国民政府采取一系列促进经济发展的政策和措施,如开展“ ”、实行 等。
(2)中国人民的反帝爱国运动蓬勃发展, 、 的行动推动了民族工业的发展。
2、发展概况:1935年以后,工业各行业普遍出现了较好的发展局面。
3、限制因素: 的控制和 的压迫。
三、国民党统治后期发展的困境:1937-1949
1、全面抗战时期(1937--1945):沉重打击 --全面抗战时期民族工业的具体发展情况:
(1)沦陷区来不及内迁的民营企业或被日军吞并或被战争所毁,受到毁灭性德打击; (2)大量内迁的民族工业促进了西南、西北地区民族工业的发展,改变了民族工业的布局。 2、抗战胜利后(1945--1949):日益萎缩
(1)原因:①国民政府的__________________政策;②______对中国的经济侵略;③官僚资本的压迫;④繁重的捐税负担。 (2)表现:工商企业大量倒闭破产。 【小组合作学习、展示、教师点评】
1.民国初期中国民族工业取得进一步发展的原因有哪些?
2.民国初期中国民族工业进一步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
3.国民党统治后期,民族工业为什么会陷入困境?
【小结提升,边练边清】见优化方案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