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2018版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第十二章 热学 第1节 分子动理论 内能(选修3-3)
[解析] 温度高低反映分子平均动能的大小,但由于物体不同,分子数目不同,所处状态不同,无法反映内能的大小,选项A错误;由于分子都在做无规则运动,因此,任何物体内能不可能为零,选项B正确;内能相同的物体,它们的分子平均动能不一定相同,选项C错误;内能不同的两个物体,它们的温度可以相同,即它们的分子平均动能可以相同,选项D正确;物体的内能与物体的温度、体积、物态和分子数有关,故选项E正确。
[答案] BDE [方法规律]
分析物体的内能问题的四点提醒
(1)内能是对物体的大量分子而言的,不存在某个分子内能的说法。 (2)决定内能大小的因素为温度、体积、分子数,还与物态有关系。 (3)通过做功或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4)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相同温度的任何物体,分子的平均动能相同。
[集训冲关]
1.若某种实际气体分子的作用力表现为引力,则一定质量的该气体内能的大小与气体体积和温度的关系是( )
A.如果保持其体积不变,温度升高,内能增大 B.如果保持其体积不变,温度升高,内能减少 C.如果保持其温度不变,体积增大,内能不变 D.如果保持其温度不变,体积增大,内能减少
解析:选A 若保持气体的体积不变,则分子势能不变,温度升高,分子的平均动能变大,故气体的内能增大,A正确,B错误;若保持气体的温度不变,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不变,体积增大,分子间的引力做负功,分子势能增大,故气体的内能增大,C、D均错误。
2.(2014·北京高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温度降低,其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增大 B.物体温度升高,其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增大 C.物体温度降低,其内能一定增大 D.物体温度不变,其内能一定不变
解析:选B 根据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知,温度升高,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增大;温度降低,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减小,选项A错误,B正确;影响物体内能的因素有温度、体积、物质的量及物态,所以只根据温度变化情况无法判断内能的变化情况,选项C、D错误。
对点训练:微观量的估算
1.(多选)若以M表示水的摩尔质量,V表示在标准状态下水蒸气的摩尔体积,ρ表示在标准状态下水蒸气的密度,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m0、V0分别表示每个水分子的质量和体积,下面关系正确的有( )
ρVA.NA=
m0
B.ρ=
M NAV0
C.ρ<
M NAV0
D.m0= MNA
MρVM解析:选ACD 由于M=ρV,则NA==,变形得m0=,故A、D正确;由于水蒸
m0
m0
NA
气分子之间空隙大,所以NAV0 2.(多选)(2017·大连模拟)某气体的摩尔质量为Mmol,摩尔体积为Vmol,密度为ρ,每个分子的质量和体积分别为m和V0,则阿伏加德罗常数NA不可表示为( ) A.NA=C.NA=Mmol mVmol V0 ρVmol B.NA= mD.NA= ρV0 Mmol 解析:选CD 阿伏加德罗常数NA= MmolρVmolVmol ==,其中V为每个气体分子所占有的mmV体积,而V0是气体分子的体积,故C错误;D中ρV0不是气体分子的质量,因而也是错误的。 3.(2017·郑州模拟)很多轿车为了改善夜间行驶时的照明问题,在车灯的设计上选择了氙气灯,因为氙气灯灯光的亮度是普通灯灯光亮度的3倍,但是耗电量仅是普通灯的一半,氙气灯使用寿命则是普通灯的5倍,很多车主会选择含有氙气灯的汽车,若氙气充入灯头后的容积V=1.6 L,氙气密度ρ=6.0 kg/m。已知氙气摩尔质量M=0.131 kg/mol,阿伏加德罗常数NA=6×10 mol。试估算:(结果保留一位有效数字) (1)灯头中氙气分子的总个数N; (2)灯头中氙气分子间的平均距离。 ρV解析:(1)设氙气的物质的量为n,则n=, 23 -1 3 MρV22 氙气分子的总数N=NA≈4×10个。 M(2)每个氙气分子所占的空间为V0= 设氙气分子间平均距离为a, 则有V0=a, 3V-9 即a= ≈3×10 m。 3 VNN答案:(1)4×10个 (2)3×10 m 对点训练:扩散现象、布朗运动与分子热运动 4.(多选)(2015·山东高考)墨滴入水,扩而散之,徐徐混匀。关于该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 ) A.混合均匀主要是由于碳粒受重力作用 B.混合均匀的过程中,水分子和碳粒都做无规则运动 C.使用碳粒更小的墨汁,混合均匀的过程进行得更迅速 D.墨汁的扩散运动是由于碳粒和水分子发生化学反应引起的 解析:选BC 墨滴入水,最后混合均匀,是扩散现象,碳粒做布朗运动,水分子做无规则的热运动;碳粒越小,布朗运动越明显,混合均匀的过程进行得越迅速,选项B、C正确。 5.(多选)(2017·随州调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显微镜下观察到墨水中的小炭粒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这反映了液体分子运动的无规则性 B.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增大,一定先减小后增大 C.分子势能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增大,可能先减小后增大 D.在真空、高温条件下,可以利用分子扩散向半导体材料掺入其他元素 E.当温度升高时,物体内每一个分子热运动的速率一定都增大 解析:选ACD 布朗运动是固体颗粒在液体中的运动,反应液体分子的运动,故显微镜下观察到墨水中的小炭粒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这反映了液体分子运动的无规则性,故选项A正确;分子间距离r 6.(多选)(2017·邯郸一中一模)近期我国多个城市的PM2.5数值突破警戒线,受影响最严重的是京津冀地区,雾霾笼罩,大气污染严重。PM2.5是指空气中直径等于或小于2.5微米的悬浮颗粒物,飘浮在空中做无规则运动,很难自然沉降到地面,吸入后危害人体健康,矿物燃料的燃烧是形成PM2.5的主要原因。下列关于PM2.5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PM2.5的尺寸与空气中氧分子的尺寸的数量级相当 B.PM2.5在空气中的运动属于布朗运动 C.温度越低PM2.5活动越剧烈 D.倡导低碳生活,减少煤和石油等燃料的使用能有效减小PM2.5在空气中的浓度 E.PM2.5中小一些的颗粒的运动比大一些的颗粒更为剧烈 22-9 解析:选BDE “PM2.5”是指直径小于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其尺寸远大于空气中氧分子的尺寸的数量级,故A错误;PM2.5在空气中的运动是固体颗粒的运动,属于布朗运动,故B正确;大量空气分子对PM2.5无规则碰撞,温度越高,空气分子对颗粒的撞击越剧烈,则PM2.5的运动越激烈,故C错误;导致PM2.5增多的主要原因是矿物燃料的燃烧,故应该提倡低碳生活,并可有效减小PM2.5在空气中的浓度,故D正确;PM2.5中小一些的颗粒,空气分子对其撞击更不均衡,故运动比大一些的颗粒更为剧烈,故E正确。 对点训练:分子力、分子势能与分子间距离的关系 7.(2017·石家庄质检)如图所示,用细线将一块玻璃板水平地悬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端,并使玻璃板贴在水面上,然后缓慢提起弹簧测力计,在玻璃板脱离水面的一瞬间,弹簧测力计读数会突然增大,主要原因是( ) A.水分子做无规则热运动 B.玻璃板受到大气压力作用 C.水与玻璃间存在万有引力作用 D.水与玻璃间存在分子引力作用 解析:选D 弹簧测力计读数会突然增大的主要原因是:水与玻璃间存在分子引力作用,选项D正确。 8.(2017·焦作二模)甲和乙两个分子,设甲固定不动,乙从无穷远处(此时分子间的分子力可忽略,取分子势能为0)逐渐向甲靠近直到不能再靠近的过程中( ) A.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在减小 B.分子间作用力的合力一直增大 C.分子间的力先做负功后做正功 D.分子势能先减小后增大 解析:选D 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随分子之间距离的减小而增大,故A错误;开始时由于两分子之间的距离大于r0,分子力表现为引力,并且随距离的减小,先增大后减小;当分子间距小于r0时,分子力为斥力,随分子距离的减小而增大,故B错误;开始时由于两分子之间的距离大于r0,因此分子力为引力,当相互靠近时分子力做正功,分子势能减少;当分子间距小于r0时,分子力为斥力,相互靠近时,分子力做负功,分子势能增加,故C错误,D正确。 9.(2017·福州质检)根据分子动理论,分子间同时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并具有分子势能。当分子间距离减小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子间引力一定增大 C.分子势能一定增大 B.分子间斥力一定减小 D.引力和斥力的合力一定增大 解析:选A 分子之间的引力和斥力都随分子间距离的减小而增大,故A正确,B错误;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