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注水
全井注水量为230m/d ,求3个层段目前的注水量。 解:1)由层段指示曲线上查出85MPa下各层段的注水量和全井注水量,并计算出各层段相对吸水量,见下表。
3
2)计算各层段目前注水量各层段目前注水量等于全井目前注水量与各层段相对吸水量的乘积。
第Ⅰ层注水量:qiw=230×39.9=91.7m/d 第Ⅱ层注水量:230×23.1=53.2m/d 第Ⅲ层注水量:230×37.0=85.1m3/d
3
3
第四节 注水井分层测试
注水井分层测试主要是测吸水剖面与测分层(段)指示曲线。
一、放射性同位素测吸水剖面原理与方法
测吸水剖面就是在一定注入压力测定沿井筒各射开层段吸收注入量的多少,其目的是掌握各层段的吸水能力。
1.基本原理及测试工艺
用固相载体(如:医用骨质活性炭、氢氧化锌或二者的混合物)吸附已溶解好的放射性同位素(如:Zn65、Ag100等)离子,再与水配制成一定浓度带放射性的活化悬浮液。将悬浮液按正常注水注入井内后,利用放射性仪器在井筒内沿吸水剖面测量放射性强度。吸水量越大的层段,岩层表面滤积固相载体的量就越多。因岩石本身具有不同的自然放射性,在注入活化悬浮液前,必须先测出岩石本身的自然伽马曲线作为基线。
2.吸水剖面资料解释
1)曲线深度校正。由于放射性测井曲线的滞后及电缆的误差,将引起放射性曲线深度与地层实际深度有误差,所以必须进行校正,尽可能使曲线深度与地
层深度相符,曲线的放射性异常与地层相对应。
2)消除污染、确定叠合线 。凡是活化悬浮液经过的井段均有不同程度的放射性沾污,它使同位素曲线的基值抬高甚至造成假异常,影响资料的准确性。 3)绘制叠合图。先绘出自然伽马曲线(基线),然后把经过深度、幅度校正的同位素曲线与自然伽马曲线进行叠合,使泥岩段及不吸水井段重叠在一起,即得到了叠合图。
4)确定吸水层位。凡吸水层段在叠合图上均有明显的异常,曲线异常超过泥岩井段叠合图的1.5倍都为吸水段。同时参考其它电测曲线,如自然电位曲线。
5)确定相对吸水量。由于对应于各层的自然γ曲线与同位素曲线未重叠部分所包围的面积(图中阴影部分)与各层吸水量成正比,因此各层相对吸水量 为:
式中:qriwi——第i层段的相对吸水量;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