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南京农业大学《园艺学总论》复试资料
第 33 页 共 47 页
★微灌技术的优点是:
(1)微灌最显著的优点是节水。
(2)微灌可以实现自动化,微灌田块的大部分土壤表面保持干燥,减少了杂草。 (3)微灌系统能够,均匀地维持土壤湿润,不会破坏土壤结构 ,土壤通气状况良
好,养分也不易被淋溶流失,为作物生长提供了良好的土壤条件,有利于实现高产稳产,提高产品质量。
(4)微灌对土壤和地形的适应性较强。 ★微灌主要缺点是:
A系统需要大量管材,投资较大;
B管道和灌水器容易堵塞,对净化水的过滤设施要求高;
C微灌可能造成盐分在湿润表层的边缘积聚,而降水可能将这些盐分冲到作物根区而引起盐害
D由于灌溉仅湿润作物根区附近的一部分土壤,作物根系的向水性会使作物根系集中向湿润区生长,限制了根系的发展。
★节水栽培途径 1).选择耐旱品种和砧木,是实现节水栽培的基本途径。
2).加强水土保持和土壤管理:根据园地自然条件营建防护林,山、坡地修建梯
田和蓄水池,增施有机肥,改善土壤理化性质,提高土壤保水能力 3).应用节水灌溉技术 4).采取保墒措施
5).采用化控节水技术.如通过包衣或其它方法处理种子。6).植株管理
调控亏水度灌溉,(简称调亏灌溉):是在作物生长的特定阶段控制植株的
水分亏缺度,只灌少量水,以达到节水和调控植株生长目的的灌溉技术,
也称为生理节水技术。
整形修剪的生理效应及调节作用
1).改善树体的生态条件 2).调节树体的营养状况
3).调节地上部与地下部的平衡关系 4). 调节生长和结果的平衡关系
整形修剪的原则
1).因树修剪,随枝作形 2).有形不死,无形不乱 3).轻剪为主,轻重结合 4).冬夏结合,周年修剪 5).手段多样,结合运用
第 33 页 共 47 页
第 34 页 共 47 页
果树树形
(1)有中心干形:主干形、纺锤形、圆柱形、小冠疏散形 (2)开心形:自然开心形、延迟开心形、自然杯状形、Y字形 (3)篱壁形:单篱架形、 棕榈叶形、扇形(4)棚架形、
树体结构
(1)主干:指树体从地面到第一主枝分枝处的树干,一般高60~100cm。干高矮
是幼树定植后修剪决定的(称定干)。
(2)中心干:又称中央领导干,指主干以上的中心骨干枝,其上着生主枝。中
心干不宜太高,2~3m即可。中心干有直立的也有弯曲的。生长势太强的宜取弯曲中心干,而生长势弱的易取直立中心干,以平衡树势。
(3)主枝:是中心干上的骨干枝,向外延伸占领较大的空间。主枝大的,上面
有2~4个侧枝以及许多结果枝组或辅养枝。稀植的树,主枝大;密植的树,主枝小,甚至无主枝。如纺锤形、圆柱形树。
(4)辅养枝:中心干上或主枝上的临时性枝条,插空存在,在有空间时保留结
果或长叶养树;待骨干枝上枝量大、空间拥挤时,辅养枝就逐渐缩小或删除。
(5)枝组:又称枝群或单位枝,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结果枝集于一起的枝。结果
枝组的寿命长短、结果枝多少、结果能力如何,对果树生产性能的影响极大,培养枝组是修剪的重要任务。
整形修剪的方法:
1.短截 ⑴ 轻短截 ⑵中短截 ⑶重短截 ⑷极重短截 2.疏剪(疏除) 3.缩剪(回缩) 4.甩放(长放)
5.开张枝梢角度的方法⑴ 拉枝、支枝、吊枝 ⑵ 拿枝、捋枝 ⑶ 留外芽
⑷ 留?小辫? ⑸ 里芽外蹬
6.刻芽、环剥、倒贴皮 7.抹芽、除萌 8.摘心、剪梢 9.扭梢
10.圈枝、别枝
植株调整的概念:植株调整就是指在蔬菜栽培过程中,为了改善植物群体通
风透光条件,截获更多的太阳光能,提高植株光合性能。平衡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关系,保护植株良好的生长状态,实现优质高产的目的,所采取的调节和控制植株生长姿态和状态的方法,是蔬菜特别是果菜类蔬菜栽培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
植株调整包括支架、整枝和引(缚)蔓等作业,具体内容有定干、摘心、打杈、摘叶、疏花、疏果、引蔓、压蔓、吊蔓、支架、缚蔓等。
第 34 页 共 47 页
第 35 页 共 47 页
植株调整的作用
⑴ 平衡营养母枝和生殖器官的生长 ⑵ 增大产品个体,提高品质
⑶ 促进通风透光,提高光能利用率 ⑷ 增加单位面积株数,提高单产 ⑸ 减少病虫害和机械损伤
植株调整的主要方式:
1.支架(1)篱壁架 (2)人字架 (3)园锥架(三脚架)
2.整枝(1)摘心、打杈:摘除植株的顶芽叫摘心,摘除侧芽或侧枝叫打杈。
(2)摘叶、束叶:摘叶 (园艺植物不同成熟度(叶龄)的叶片,其光
合效率是不相同的。植株下部和膛内的老叶片,光合效率很低,产生的同化物质抵不上呼吸消耗,对这样的叶片应予以摘除)束叶 (主要适用于十字花科的大白菜和花椰菜栽培。在产品器官形成后期,把叶片包扎起来能促使大白菜的叶球或花椰菜的花球软化,又可改善植株间的通风透光条件,还有利于防寒)
3.压蔓和引蔓(1)压蔓:对于瓜类蔬菜等爬地匍匐蔓生作物,在茎蔓的适当部
位用土埋压,定向固定茎蔓的措施称压蔓。
(2)引蔓 :引蔓是将选定后的茎蔓按预定的方向摆放。
番茄整枝示意图(1)单干整枝 (2)改良单干整枝 (3)双干整枝
矮化栽培的意义:
1. 树体矮小、管理方便,生产效率高。 2. 早结果、早丰产,单位面积产量高。 3. 果实成熟早、品质好。
4. 密植果树生命周期短,便于品种更新换代。
果实负载量的确定:果实适宜负载量的确定应遵循以下原则,即保证不妨碍
翌年必要花量的形成;保证当年果实数量、质量及最优的经济效益;保证不削弱树势和必要的贮备营养。
果实品质的调节
(一)果实大小: 1.营养物质的需求。2. 人工辅助授粉。3. 疏花疏果。 (二)果实色泽的调节1. 合理修剪,改善光照条件。2. 加强土肥水管理。
3. 果实套袋。4. 树下铺反光膜。
(三)果面光洁度的调节1.果实套袋2.合理施用农药和叶面喷肥
3.喷施果面保护剂 4.洗果
(四)果实风味果实风味主要包括: 糖酸度,肉质,汁液,香气,有否异味等。
1.果实品质的形成与生态环境有密切关系。 2.叶幕微气候条件对果实品质有很大影响. 3.合理施肥灌水可有效改善果实风味。
第 35 页 共 47 页
第 36 页 共 47 页
花色狭义的花色是指花瓣的颜色。
广义的花色还包括花萼、雄蕊甚至苞片的颜色。
花成色有关的色素包括叶绿素、类胡萝卜素、花色素苷、类黄酮、水溶性生
物碱及其衍生物五大类群,(其中水溶性的类黄酮可产生从浅黄到蓝紫的全部颜色范围)。
影响花的成色作用的因素①细胞内pH值。
②分子堆积作用。
③螯合作用。 ④花瓣表皮细胞的形状。
花色的调控措施
①选择适宜的种类及品种。
②加强树体营养,促进碳水化合物的积累。 ③改善花卉生长的生态条件。 ④加强肥水管理。
花卉花期调控技术:
1.控光控花法:不同花卉植物、同一植物不同生长发育期对光照强度、光照时
间的需求各不相同,但尤以光周期影响最为显著。据此可采用以下控光控花法。
①短日照处理法:此法用于长日照花卉延迟开花或短日照花卉提前开花。 ②长日照处理法:在冬季短日照条件下,采用人工辅助补光措施,促使长
日照花卉提前开花或延迟短日照花卉开花的技术方法。
③遮光延长开花时间法:在花卉植物开花期间,用遮阳网适当遮光,或者
将植株移至光照较弱处,均可延长开花时间。④昼夜颠倒法:昙花等花卉植物夜间开花,从绽开到凋谢最多3-4h,给人们观赏带来诸多不便。为此,可采用昼夜颠倒法处理,让人们在大白天能欣赏到昙花开放的艳丽丰姿。
2.控温控花法:在日照条件满足的前提下,温度就成为影响开花早晚的主要
控制因素。人为创造满足不同花卉植物花芽分化、花芽成熟和花蕾发育对温度的需求,即可达到控制花期的目的。
①加温调节法:冬春寒冷季节,增加温度可阻止一些热带花卉植物进入休眠,
防止其受冻害并提早开花。
②降温调节法:a冷藏处理b低温春化,提早花期 c低温处理,延迟花期
3.气调控花法:在花卉生长发育过程中,人为增加不同成分气体,可改变或
影响植株体内生理生化反应及代谢过程,从而达到打破休眠,提早开花的目的。
第 36 页 共 47 页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