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岳麓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修订版)
(新)岳麓版 七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
(第1----24课)
第23课 隋朝的兴衰与唐朝的建立 ......................................................................................................................... 2 第24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 3 第25课:唐朝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 ................................................................................................................... 4 第26课:唐代的社会风尚与文化 ........................................................................................................................... 5 第27课:从“安史之乱”到五代十国 ................................................................................................................... 6 第28课 北宋的统治 ................................................................................................................................................. 7 第29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 8 第30课 金与南宋的对峙 ......................................................................................................................................... 9 第31课 两宋时期的经济和技术(上) ................................................................................................................. 9 第32课 两宋时期的经济和技术(下) ............................................................................................................... 10 第33课 都市繁华与市井文化的兴起 ................................................................................................................... 11 第34课 蒙古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 ....................................................................................................................... 12 第35课 元朝的统一局面 ....................................................................................................................................... 13 第36课 元朝的经济、科技与文化 ....................................................................................................................... 14 第37课 明朝的建立和明初政治 ........................................................................................................................... 15 第38课 郑和下西洋与明中叶的“倭患 ............................................................................................................. 16 第39课 明清易代 ................................................................................................................................................. 17 第40课 清朝专制统治的强化 ............................................................................................................................... 18 第41课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 19 第42课 经济发展与国力强盛 ............................................................................................................................... 21 第43课 科技成就与通俗文艺的繁 ....................................................................................................................... 22 第44课 西方的挑战与清朝中衰 ........................................................................................................................... 22
目 录
1
第六单元 开放与革新的隋唐时代
第23课 隋朝的兴衰与唐朝的建立 一、隋统一全国 1.隋朝建立与统一
背景:北方社会经济恢复发展,南方得到大规模开发;南北方贸易往来不断,民族交融进一步深化。 建立时间:581年 建立者:杨坚 定都:长安 统一时间:589年 隋朝的经济政策
鼓励垦荒、减免赋税、发展经济 隋朝的政治创制
(1)三省六部制:内史省负责起草政令,尚书省负责执行政令,门下省负责审核政令。
三省分工明确,互相合作,提高了行政效率。同时,三者互相牵制,避免了权臣独揽大权,加强了中央集权,为后世所沿袭。 科举制: ①诞生:
隋文帝:分科考试、选拔官员,开科举制的先河 隋炀帝:增设进士科,科举制度正式诞生。(605年) ②选官标准:才能
③影响:创造出一种相对客观、公正的选拔机制,打破了世家大族垄断高位的局面,有利于国家选拔有用的人才。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和读书风气的盛行。对后世具有深远影响,以后各朝都相继沿用。 大运河的开凿 1.隋炀帝开凿大运河
目的:为了促进南北交通和加强对南方的控制 时间:公元605年
概况: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全长两千多公里。它分为四段,连接五大河流,是古代世界最长的人工河。 2.大运河开凿的影响 积极影响
①沟通了南北交通,维护了国家统治; ②客观上促进了南北方的经济文化交流; ③加速了沿岸地区经济的发展; ④至今某些河段依然承担着运输的作用。 消极影响
①为此工程而征调大量民夫,严重影响人民正常的生产和生活,激化了社会矛盾,成为隋朝灭亡的原因之一。 三、隋唐更迭
2
1.隋炀帝暴政
隋炀帝好大喜功,不恤民力,不仅连年大兴土木,而且调大军多次攻打高丽,动辄调发百万人力,耗费了大量财富,也导致田地荒芜,民不聊生,社会矛盾不断激化。 2.隋末大起义与隋灭亡
原因:隋末,面对繁重的赋役,人民不堪忍受,各地爆发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心怀不满的官僚、贵族也纷纷起事。
主力:其中瓦岗军渐成反隋起义军主力。
隋亡: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将杀死,隋朝灭亡。 李渊建唐
公元617年,隋朝太原留守、唐国公李渊父子于太原起兵,攻占长安,次年(618年)李渊称帝,国号唐,定都长安。李渊就是唐高祖。 4.秦、隋两朝的共同点 统治时间 统一意义 政治制度 伟大工程 灭亡原因 对后朝影响 秦朝 15年 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分裂的局面,第一次实现全国大一统 丞相、太尉、御史大夫、郡县制 长城 刑法严酷;兵役、徭役繁重 汉承秦制;汉接受秦亡教训,休养生息 隋朝 38年 结束了自西晋以后的分裂状态,重建全国大一统的局面 三省六部制;科举制 运河 为政刻薄,精于搜刮;骄奢淫逸、滥用民力 唐承隋制,唐接受隋亡教训,贞观之治 比较隋朝和秦朝,看看它们有哪些相似的地方 ①都结束了长期的分裂局面,完成了统一;
②都形成了深远的制度,如:秦的郡县制、隋的科举制和三省六部制; ③都兴修了举世闻名的工程,如:秦修长城、隋开凿大运河; ④都因暴政导致农民起义爆发而迅速灭亡。 第24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一、“贞观之治” 1.李世民继位
在建立唐朝和统一全国的过程中,李渊的次子李世民屡立战功。他于626年登上皇位,次年(627年)改年号为“贞观”,李世民即唐太宗。 2.唐太宗治国理念
3
爱惜民力。将君主与百姓比喻为舟与水的关系,认为“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认为“致安之本,唯在得人”。
3.唐太宗治国措施
①休养生息②轻徭薄赋③戒奢从简④知人善用⑤广开言路⑥虚心纳谏
唐太宗在位23年,政治清明,社会安定,经济得到恢复发展,百姓生活有所改善。这一时期的统治政策和治国成效史称“贞观之治”。 二、经济发展与开元盛世 1.经济发展
唐太宗去世之后,唐高宗和武则天延续了唐太宗的政策,使唐朝的社会经济持续发展。 2.唐玄宗继位
公元712年,唐玄宗李隆基继位,次年(713年)改年号为开元。 唐玄宗统治与“开元盛世”
唐玄宗的统治:①励精图治,发展生产②任人唯贤,整顿吏治
开元年间,社会稳定,经济空前繁荣,国力强盛,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史称“开元盛世” “开元盛世”的表现
①农业:发展迅速,水利工程大量兴修,粮食总产量、全国耕地、人口数超过前代。出现了曲辕犁和筒车。 ②手工业:非常发达,以丝织业和制瓷业发展迅速。
?城市和商业:繁荣。长安城雄伟严整、人口众多,是当时著名的国际性大都市。 第25课:唐朝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 “和同为一家” 唐朝的疆域
唐代疆域空前辽阔,民族众多,统治者实行比较开明的民族政策,与周边的少数民族政权保持着友好而密切的联系。唐太宗宣称“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他受到周边各族的拥戴,还被北方少数民族尊奉为“天可汗”,意即各族的君长。 2.唐朝与突厥、回纥、靺鞨、南诏的关系
(1)唐对突厥地区的管理:设北庭都护府,管辖天山以北。设安西都护府,管辖天山以南。 (2)唐朝与回纥的关系:唐朝册封回纥首领,曾3次将公主嫁给回纥可汗,建立了良好的关系。 (3)唐朝与靺鞨的关系:东北的靺鞨人建立渤海国以后,也接受了唐朝的册封,与唐朝长期保持和好。 (4)唐朝与南诏的关系:开元年间,南诏统一六诏,唐玄宗册封其首领为云南王。 3.唐朝与吐蕃的关系
(1)松赞干布统一吐蕃:吐蕃是中国古代藏族政权名,7世纪前期,松赞干布统一青藏高原,建立政权,定都逻些。
(2)文成公主入藏:641年文成公主入藏。入藏时,带去了许多农副产品和生产生活的书籍,对吐蕃经济文化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唐蕃通婚增加了汉藏两族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友好关系。
(3)金城公主入藏:8世纪初,唐中宗派金城公主入藏,与吐蕃首领尺带珠丹成亲,唐蕃“和同为一家”。 (4)唐蕃结盟:9世纪初,吐蕃使者与唐会盟于长安,并刻成唐蕃会盟碑。此碑至今屹立在拉萨大昭寺前,
4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