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病理生理学
1、何谓肾性骨营养不良?试述其发生机制? (8分) 2、肺源性心脏病的发生机制是什么? (7分)
六 论述题: (10 分)
一挤压综合征患者刚度过休克阶段,血压110/70mmHg ,但24小时尿量少
于300ml,试分析其少尿的机制,近期内可能出现的主要机能代谢变化及观察处理 对策.
病理生理学练习题 一 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 共20分)
名词解释答案以人卫第六版教材上的定义为参考,只要答出主要内容者均给 分,答不完全者酌情扣分。英文名词仅译 成中文者给0.5分。
1、shock lung 休克肺: 休克过程中肺泡毛细血管膜急性损伤引起的急性呼衰, 肺内的主要病理变化有:肺水肿,肺淤血,肺不张,肺泡透明膜形成等。 2、edema 水肿:过多液体在组织间隙或体腔中积聚.
3、stress 应激:机体在受到各种因素刺激时所出现的非特异性全身反应。
4、apoptosis 凋亡:由体内外因素触发的细胞内预存的死亡程序而导致的细胞死亡。 5、hypoxia 缺氧:因供氧减少或利用氧障碍引起细胞发生代谢,功能和形态结构异常变 化的病理过程。
6、离心性心肌肥大 机体长期前负荷过度引起心机纤维呈串联性增生,肌纤维增长,心 腔明显扩大,心室壁增厚不明显,室腔直径与室壁厚度的比值大于正常,此肥大方式为离心 性肥大。
7、功能性分流 支气管哮喘、肺纤维化等引起的通气功能障碍往往是不均匀的,病变的 肺泡通气明显减少,血流未相应减少甚至因炎性充血而增加,使VA/Q显著降低,以致流经 这部分肺泡的静脉血未充分动脉化便掺入动脉血内,称功能性分流
8、uremia 尿毒症:急慢性肾功能不全发展到最严重阶段,代谢终末产物和内 源性毒性物质在体内潴留,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发生紊乱以及某些内分泌功能 失调,从而引起一系列自体中毒症状,称为尿毒症。
9、fever 发热: 由于致热源的作用使体温调节中枢调定点上移,而引起的调节 性体温升高。
10、calcium overload 钙超载:各种原因引起的细胞内钙含量异常增多并导致细胞结构损 伤和功能代谢障碍的现象
二、填空:(每空0.5分 共15分) 1,增高,降低,增高,增高。 2,升高,增高,增高,小于。 3,大于,小于,吸气。
4,毛细血管流体静牙增高,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微血管通透性增加,淋
5
巴回流受阻。
5,组织性,正常,正常,正常。 6,低张性缺氧。 7,升高,降低。
8,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强烈兴奋,少灌少流,灌少于流。 9,劳力性,静息性,端坐呼吸。
10 原发病的作用,继发性进行性肾小球硬化。
三、单项选择题:(每题选出一个最佳答案 ,将标号填在题后括号内,每题1 分 共30分)
1 C, 2 A, 3 B, 4 A, 5 A, 6 D, 7 D, 8 C, 9 D, 10 B, 11 A,12 C,13 D,14 C,15 A,16 D,17 A,18 B,19 D, 20 A,
21 D,22 D,23 A,24 A,25 A,26 A,27 B,28 B,29 C, 30 B。
四、多项选择题:(每题选出二个或二个以上答案 ,将标号填在题后括号内, 每题1分 共10分)
1 A D, 2 ABC , 3 BD, 4 ACD , 5 ABCD, 6 ABCD ,7 ABD, 8 ABCD , 9 ABCD ,10 BD。 五、问答题:(15分)
1.何谓肾性骨营养不良?试述其发生机制? (8分) 答案要点:
慢性肾功能不全时,由于钙磷代谢障碍、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维生素D 代谢障碍、酸中毒等引起的肾性佝偻病、骨软化、骨质疏松、骨硬化等,称为肾 性骨营养不良。(2分)
机制:1)钙磷代谢障碍和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慢性肾功能不全者由于高 血磷导致血钙水平下降,后者刺激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分泌大量PTH,致使骨质 疏松和硬化。(2分)
2)维生素D代谢障碍:慢性肾功能不全者由于1,25-(OH)2D3合成减少,致使肠 对钙磷吸收发生障碍,血钙减少将影响骨和软骨基质的钙化,幼儿出现佝偻病, 成人出现骨软化症(2分)。
3)酸中毒:[H+]持续升高,动员骨盐缓冲,促使骨盐溶解。(2分)
2、肺源性心脏病的发生机制是什么? (7分) 答案要点:
1)肺动脉高压(5分)
(1)缺氧、CO2潴留所致H+浓度过高,引起肺小动脉收缩(2分) (2)肺血管壁增厚、硬化,管腔狭窄(1分) (3)红细胞增多(1分)
(4)肺小动脉炎、肺毛细血管床破坏、肺栓塞(1分) 2)心肌受损(2分)
心肌缺氧、酸中毒、电解质紊乱(高钾血症)致心肌收缩性降低或舒张障 碍
六 论述题: (10 分)
6
答案要点:
肾持续缺血、肌红蛋白对肾小管的毒性作用(2分)→肾小管坏死、肾内RAS
激活、肾内DIC、管腔堵塞、原尿回漏(4分)→肾小球滤过率下降(2分)→少尿、 高钾血症、水中毒、代酸、氮质血症(4分)。
病理生理学练习题 二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40分)
(请从备选答案中选出最佳答案。每小题1分,共40分) 1、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人发生呼吸衰竭时应( ) A.吸60%氧加5%二氧化碳 B.吸入纯氧 C.吸30%氧
D.送入高压氧仓 E.以上都不对
2、高温车间劳动,工人只大量饮水可发生( ) A. 水肿
B 等渗性脱水 C. 高渗性脱水 D. 低渗性脱水 E. 水中毒
3、能反映血液中全部缓冲的指标是( ) A.AB B.PaCO2 C.BB D.EE E.SB
4、缺氧引起肺动脉高压的机制中下列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A.肺组织内产生前列环素增多 B.交感神经兴奋
C.肺组织内产生缩血管物质增多 D.缺氧直接对血管平滑肌的作用 E.血管对缺氧反应的异质性 5、死亡是指 ( )
A.反射消失、呼吸停止、心跳停止、血压为0 B. 脑电波零电位 C.意识永久性消失 D.细胞死亡
E.机体作为一个整体的功能永久性停止 6、血液PH值主要取决于血浆中( ) A.[HCO3? ]/[H2CO3] B.[Pr?/HPr] C.[HPO?3]
D.HPO42—/H2PO4?—
7
)E.[H2CO3]
7、乳酸酸中毒时血钾变化的规律是( ) A.先升后降 B.不变 C.降低 D.升高 E.先降后升
8、妊娠末期易发生DIC是因为( ) A.血液循环障碍 B.血液呈高凝状态 C.血液酸性产物增多
D.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功能低下 E.肝功能障碍 9、干扰素是( )
A.发热时由白细胞产生的内生致热源
B.细胞对病毒感染的反应产物,是一种抗体 C.细胞对细菌感染的反应产物,是一种脂蛋白 D.细胞对细菌感染的反应产物,是一种蛋白 E.病毒本身合成分泌的物质,是病毒的一种成分 10、吸气性呼吸困难可见于( ) A.喉头部位异物阻塞 B.等压点上移 C.急性细支气管炎 D.慢性阻塞性肺疾患
E.肿瘤压迫器官的胸内部分 11、死腔样通气是指( ) A.肺动-静脉短路开放 B.部分肺泡V/Q比例增高
C.各部分肺泡V/Q比例自上而下递增 D.肺泡V/Q比例低于+0.01 E.肺泡通气分布不均
12、某肺心病患者,因受凉,肺部感染而住院,血气分析结果如下:PH 7.33,PaCO29.3
kPa(70mmHg), HCO3? 36mmol/L,AG10mmol/L,可诊断为:( ) A.代谢性酸中毒 B.代谢性酸中毒 C.急性呼吸性酸中毒 D.慢性呼吸性酸中毒 E.代谢性碱中毒
13、治疗休克时单纯追求用升压药维持血压导致休克加重的机制是( )A.机体丧失应激反应的能力 B.机体对升压药物耐受性增强
C.血管平滑肌对升压药物失去反应 D.机体交感神经系统已经处于衰竭
8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