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沪科版】2017-2018学年高中物理选修3-1全一册学案(含答案)
平 行 板 电 容 器 的 电 容
[先填空]
1.电容器的电容由电容器本身的构造因素决定,与电容器所带电荷量和两极板间的电势差无关.
2.平行板电容器的两板之间的正对面积S越大,电容C越大;板间距离d越大,电容
C则越小;插入电介质后电容C增大.
3.平行板电容器公式:C=[再判断]
1.根据C=,当电容器两端的电压增大时,电容减小.(×) 2.将电介质插入平行板电容器时,电容器的电容将变小.(×)
3.由两组铝片组成的可变电容器是通过改变正对面积来改变电容的.(√) [后思考]
如图2-4-2,在研究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时,给电容器充上一定量的电荷,将电容器两极板靠近时,发现静电计的偏角减小,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
εS. 4πkdQU
图2-4-2
εSQQ【提示】 根据C=,当两极板靠近时d减小,则C增大.再根据C=,U=,
4πkdUC由于Q不变,C增大,故U减小,则静电计指针偏角减小.
[合作探讨]
如图2-4-3所示,电路由电容器、电源、开关用金属导线连接而成.
图2-4-3
探讨1:若保持开关闭合,两板间距离减小时,电容器的电容和电荷量如何变化?
εS【提示】 由C=,Q=CU可知,d减小,C、Q均增大.
4πkd探讨2:若断开开关S.两板间距离减小时,两板间的电压如何变化?
εS【提示】 断开开关S后,两板带电量不变,由C=,Q=CU可知,两板间的距离
4πkdd减小,C增大,U变小.
[核心点击]
QεS1.公式C=和C=的比较
U4πkd 特点 QC= U定义式 C=εS 4πkd决定式 意义 Q1对某电容器Q∝U,但=C不变,平行板电容器,C∝ε,C∝S,C∝,Ud反映容纳电荷的本领 反映了影响电容大小的因素 平行板电容器 适用范围 联系 任何电容器 电容器容纳电荷的本领由Q/U来量度,由本身的结构(如平行板电容器的ε、S、d等因素)来决定 2.两类典型问题 一类是平行板电容器始终与电源两极相连保持电压U不变,另一类是电容器充电后与电源断开保持电量Q不变.
分析思路如下:
4.(多选)传感器是把非电学量(如速度、温度、压力等)的变化转化成电学量变化的一种元件,在自动控制中有着相当广泛的应用.如图2-4-4所示是一种测定液面高度变化的电
容式传感器的示意图,金属芯线与导电液体形成一个电容器,电容C的大小变化就能反映液面的升降情况,C与h的关系是( )
【导学号:29682014】
图2-4-4
A.C增大表示h增大 B.C增大表示h减小 C.C减小表示h减小 D.C减小表示h增大
【解析】 金属芯线和导电液体相当于电容器的两极板,液面的升和降分别对应两极板εrS正对面积的增大和减小,由C=可知,选项A、C正确.
4πkd【答案】 AC
5.如图2-4-5所示,让平行板电容器带电后,静电计的指针偏转一定角度,若不改变
A、B两极板带的电荷量而减小两极板间的距离,同时在两极板间插入电介质,那么静电计
指针的偏转角度( )
图2-4-5
A.一定增大 C.一定不变
B.一定减小 D.可能不变
【解析】 极板带的电荷量Q不变,当减小两极板间距离,同时插入电介质,则电容C一定增大.由U=可知两极板间电压U一定减小,静电计指针的偏转角度也一定减小,选项B正确.
【答案】 B
6.用控制变量法可以研究影响平行板电容器的因素(如图2-4-6).设两极板正对面积为S,极板间的距离为d,静电计指针偏角为θ.实验中,极板所带电荷量不变,则( )
QC
图2-4-6
A.保持S不变,增大d,则θ变大 B.保持S不变,增大d,则θ变小 C.保持d不变,增大S,则θ变大 D.保持d不变,增大S,则θ不变
εrS【解析】 根据电容的决定式C=可知,当S不变时,增大d,则电容C减小;电
4πkd容器上的电荷量Q不变,再据U=可知,电压U增大,故静电计指针偏角θ变大,故A对B错.保持d不变,增大S时,电容C增大,电容器上的电荷量Q不变,所以U减小,偏角θ减小,故C和D均错.
【答案】 A
电容器动态分析的思路
(1)确定不变量:是电压U不变,还是电量Q不变. εS(2)用决定式C=分析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变化情况.
4πkd(3)用定义式C=及变形式Q=CU,分析电容器带电量或两板间电压的变化情况. (4)由于U==的变化情况.
QCQUQQ·4πkdU4πkQ,故匀强电场强度E==,可以分析电容器极板间场强
CεSdεS2.5 探究电子束在示波管中的运动
学 习 目 标 知 识 脉 络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