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类试卷2004年注册岩土工程师(专业知识)下午试卷真题试卷及答案与解析
(A)潜水非完整井
(B)潜水完整井
(C)承压水非完整井
(D)承压水完整井
15 在下列关于路堤堤防填土压实的说法中,( )是不正确的。
(A)在最优含水量下压实可取得最经济的压实效果及最大干密度
(B)最优含水率取决于土类,与进行击实试验仪器的类型及试验方法无关
(C)压实度是指实际达到的干密度与击实试验最大干密度之比
(D)压实系数随填土深度不同可以不同
16 下列关于路基排水系统的说法中,( )是不全面的。
(A)路基排水系统的主要任务是防止路基含水量过高
(B)路基排水系统设计原则是有效拦截路基上方的地面水
(C)设置排水沟、边沟、截水沟的主要目的是拦截排除地面水
(D)排水系统除了设置在路基周边的排水设施外,还应包括设置于路基体内的地下排水设施
17 在下列对挖方边坡失稳的防治措施中,( )不适用。
(A)排水
(B)削坡
(C)反压
(D)支挡
18 下列( )不符合新奥法的基本特点。
(A)尽量采用以断面开挖来减小对围岩的扰动
(B)及时施作密贴于围岩的柔性喷射混凝土及锚杆初期支护,以控制围岩的变形及松弛
(C)尽量使隧道断面周边轮廓圆顺,减少应力集中
(D)加强施工过程中对围岩及支护的动态观测
19 对坝体与岩石坝基及基坡的连接进行处理时,下列( )基础处理原则不正确。
(A)岩石坝基与坝坡应清除表面松动石块、凹处积土及突出的岩体
(B)土质防渗体及反滤层应与较软岩可冲蚀及不可灌浆的岩体连接
(C)对失水很快风化的软岩(如页岩,泥岩),开挖时应预留保护层,待开挖回填时随挖除随回填或喷混凝土及水泥砂浆保护
(D)土质防渗体与岩体接触处,在临近接触面0.5~1.0m范围内,防渗体应用黏土,黏土应控制在略大于最优含水量情况下填筑,在填筑前应用黏土浆抹面
20 坝基防渗帷幕深度应考虑各种影响因素决定,下列对决定防渗帷幕深度所需考虑的诸因素中,( )是不正确的。
(A)坝基下存在相对不透水层,当不透水层埋深较小时,帷幕应至少深入该层5.0m
(B)坝下为近于直立的透水层与不透水层互层,当走向平行坝轴线时,应用帷幕尽可能深地把透水层封闭起来
(C)当坝下相对不透水层埋深大且无规律时,应根据渗透分析及防渗要求并结合工程经验决定防渗帷幕的深度
(D)岩溶地区的帷幕深度应根据岩溶渗透通道的分布情况及防渗要求确定
21 水工隧道内同时有帷幕灌浆、固结灌浆、回填灌浆时,下列( )顺序最好。
(A)先帷幕灌浆,再回填灌浆,后固结灌浆
(B)先帷幕灌浆,再固结灌浆,后回填灌浆
(C)先固结灌浆,再回填灌浆,后帷幕灌浆
(D)先回填灌浆,再固结灌浆,后帷幕灌浆
22 关于崩塌形成条件的下列说法中,( )不正确。
(A)陡峻山坡是形成崩塌的基本条件
(B)软质岩覆盖的在硬质岩之上的陡峻边坡最易发生崩塌
(C)硬质岩软质岩均可形成崩塌
(D)水流冲刷往往也是形成崩塌的原因
23 当高水位快速降低后,河岸出现临水面局部堤体失稳。其主要原因是( )
(A)堤体土的抗剪强度下降
(B)水位下降使堤前坡脚失去了水压力的反压
(C)因水位下降使渗透力增加
(D)水位下降对堤内土体产生潜蚀作用
24 影响采空区上部岩层变形的诸因素中,下列( )不正确。
(A)矿层埋深越大表层变形范围越大
。 (B)采厚越大地表变形值越大
(C)在采空区上部第四系越厚地表变形值越大
(D)地表移动盆地并不总是位于采空区正上方
25 多年冻土地区建筑,下列地基设计方案中( )不正确。
(A)使用期间始终保持冻结状态,以冻土为地基
(B)以冻土为地基但按融化后的力学性质及地基承载力设计
(C)先挖除冻土,然后换填不融沉土,以填土为地基
(D)采用桩基础,将桩尖置于始终保持冻结状态的冻土上
26 按《膨胀土地区建筑技术规范》(GBJ 112—87),收缩系数是( )。
(A)原状土样在直线收缩阶段的收缩量与样高之比
(B)原状土样在直线收缩阶段的收缩量与相应的含水量差值之比
(C)原状土样在50kPa压力下直线收缩阶段含水量减少l%时的竖向线缩率
(D)原状土样在直线收缩阶段含水量减少1%时的竖向线缩率
27 关于膨胀土地基变形的取值要求中,下述( )不正确。
(A)膨胀变形量应取基础某点的最大膨胀量
(B)胀缩变形量取最大上升量与最大收缩量之和的一半
(C)变形差应取相邻两基础的变形量之差
(D)局部倾斜应取砖混承重结构纵墙6~10m间两点沉降量之差与两点间距离之比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