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完整word版)2017年江苏省南通市中考化学试卷及解析
2017年南通市中考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满分20分,每小题2分)
1.(2分)2017年5月18日南海可燃冰试采成功,这是中国科学家勇攀世界科技高峰的又一标志性成就.1体积可燃冰可储载100~200倍体积的甲烷气体.甲烷属于( )
A.有机物
B.单质 C.氧化物
D.混合物
2.(2分)下列有关物质的组成或分类说法正确的是( )
A.金刚石、C60都是碳的化合物 B.水、过氧化氢都含有相同组成元素 C.碳酸氢铵、硫酸钾都是氮肥 D.钙、氧都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
3.(2分)“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NaOH溶液的配制”实验操作示意图如下,其中正确的是( )
A. 取用NaOH B.称取NaOH
C. 量取一定体积的水 D.溶解NaOH固体
4.(2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乙醇、橡胶都属于合成高分子材料
第1页(共17页)
B.蛋白质、糖类均属于基本营养素 C.如图试管Ⅰ中铁钉比试管Ⅱ中更容易绣蚀 D.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分子间的间隔变大
5.(2分)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 A.石墨很软,因此可用作电池电极 B.H2具有还原性,因此可用于充氢气球
C.Al(OH)3能与盐酸反应,因此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D.N2不易溶于水,因此可用于焊接金属时的保护气
6.(2分)甲、乙、丙三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甲>乙>丙 B.t1℃时,溶质的质量分数:甲=乙
C.t2℃时,乙、丙的饱和溶液降温均有溶质析出
D.甲中混有少量乙时,可通过溶解、加热浓缩、冷却结晶的方法提纯
7.(2分)人类的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离不开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无法用水鉴别硝酸铵、氢氧化钠两种固体 B.用水浇灭着火的纸箱,其原理是移除了可燃物 C.天然水经过自然沉降、过滤、吸附,即得纯水 D.使用加有洗涤剂的水可去除衣服上的油污
8.(2分)下列除杂所用试剂和主要实验操作均正确的是( )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所用试剂 主要实验操作 A MnO2(KCl) H2O 溶解、过滤 B NaCl (MgSO4) NaOH 溶解、过滤、蒸发 C SO2(CO) 盐酸 溶解、蒸发结晶 D NH3(H2O) 浓H2SO4 洗气 A.A
B.B
C.C
D.D
第2页(共17页)
)
9.(2分)下列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A.图1:证明CO2水溶液呈酸性 B.图2:验证面粉粉尘能发生爆炸 C.图3:检验该装置的气密性 D.图4:实验室制取并收集少量氢气
10.(2分)FeCl3溶液常用于蚀刻印刷电路,反应原理为aFeCl3+bCu═cCuCl2+dX.向含溶质32.5g的FeCl3溶液中慢慢加入一定量的Cu粉,反应过程中FeCl3、CuCl2的质量随Cu粉质量变化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X为FeCl2 B.化学计量数c=1
C.方程式中a和b的比为1:2 D.完全反应后,生成X的质量为25.4g 三.解答题(共3小题)
11.(6分)宏观和微观相结合是认识物质结构的有效方法之一.
(1)已知:X、Y、Z、W四种粒子的核电荷数及核外各电子层电子排布情况如下表.
对应元素名称 X 氧 Y 镁 Z 铝 W 氯 第3页(共17页)
核电荷数 电子层 第一层 第二层 第三层 请回答下列问题:
8 2 a 12 2 8 13 2 8 3 17 2 8 8 ①若X表示原子,a= .单质X2与单质Z的反应中,X原子 (填“得到”或“失去”)电子.
②Y、W形成的化合物化学式为 (用元素符号表示).
(2)将稀硫酸与烧杯中Fe、Cu两种金属相混合,微观变化情况如下图:
未参加反应的金属: ,烧杯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12.(8分)实验室以MnO2为原料制备少量高纯MnCO3的流程如下:
已知:①反应Ⅰ的化学方程式:MnO2+SO2═MnSO4;
②MnCO3、Mn(OH)2均难溶于水,MnCO3在100℃时开始分解. (1)反应Ⅰ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 反应.
(2)流程中“操作”的名称为 ,所需要的主要玻璃仪器有 .
(3)反应Ⅱ的化学方程式为 .反应Ⅱ需控制溶液的酸碱性,若碱性过强,MnCO3粗产品中将混有 (填化学式).
(4)验证MnCO3粗产品表面附着有Na2SO4杂质:取样品少许,向其中加入水,搅拌、过
第4页(共17页)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