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学生学科素质训练
2005-2006学年度上学期
高中学生学科素质训练 高三生物同步测试(5)—生物的新陈代谢(2)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70分)
1.向鱼鳔内注入30%的蔗糖溶液,扎紧入口并称重,然后将其浸入5%的蔗糖溶液中,每隔半个小时称一次重量,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关于其重量变化的解释正确的是( ) ①在进行实验的1小时之内,鱼鳔重量增加是因为外界水分进入鱼鳔内 ②在进行试验的1小时之内,鱼鳔重量增加是因为外界蔗糖分子进入鱼鳔内 ③在进行试验的1小时后,鱼鳔重量不再增加是因为进出鱼鳔 的水分子处于相对平衡状态
④在进行试验的1小时后,鱼鳔重量不再增加,是因为进出鱼 鳔的蔗糖分子处于相对平衡状态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①③ 2.将未萌发期(甲),迅速萌发期(乙)与萌发末期(丙)的绿豆子叶各20粒分别加入等 量的水,研磨后过滤,各取此滤液10ml分别注入三个U形管的右侧,并各在其左侧注入等量蒸馏水,U形管的中央部位均有一半透膜隔离滤液与蒸馏水。经十分钟后,三组U形管的液面变化是 ( ) A.三种滤液水位等高 B.乙液滤液水位高于甲液 C.丙液滤液水位高于乙液 D.甲液滤液水位高于乙液
3.将某植物细胞放在一定浓度的KNO3中,一段时间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发现该细胞未发生质壁分离现象,其原因可能是该细胞①是死细胞 ②是根尖分生区细胞 ③失水较多 ④质壁分离后自动复原 ⑤大量吸水 ,其中合理解释的有 ( ) A.①②③ B.②④⑤ C.①②④ D.①④⑤
4.右图表示在土壤溶液中施入阴离子肥料数量不等的两种条件下,谷物产量和施入的阳离子肥料数量之间的关系曲线图。据图判断,在用20kg/公顷 (ha)阳离子和20kg/公顷(ha)阴离子施肥时,限制谷物 产量的因素是阳离子还是阴离子 ( ) A.两种离子都不是 B.只有阴离子 C.只有阳离子 D.两种离子都是
5.下面列出了若干种为研究确定矿质元素“X”是否为植物所
必需的实验方案,其中最科学合理的设计是( )
①以土壤为基质盆栽,浇缺少元素x的“完全营养液”/②以沙土为基质盆栽,浇缺少元素x的“完全营养液”/③只用缺少元素X的“完全营养液”,不用基质/④以土壤为基质盆栽,浇蒸馏水/⑤以沙土为基质盆栽,浇完全营养液/⑥不用基质,只用完全营养液/⑦不用基质,只用含元素x的蒸馏水/⑧不用基质,只用蒸馏水。 A.以④为实验组,①为对照组 B.以②为实验组,⑤为对照组 C.以③为实验组,⑥为对照组 D.以⑦为实验组,⑧为对照组
6.将五块去皮并切成体积相同的马铃薯条,分别放在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相同时间后,
- 1 -
测定马铃薯条的长度并作图,能代表本实验结果的是 ( )
7.南方盛夏的中午,高粱叶片由于阳光强烈照射而使气孔完全关闭,且持续较长时间,此时,叶片不能进行的生理活动是 ( ) ①蒸腾作用 ②有氧呼吸 ③无氧呼吸 ④光合作用 A.只有① B.①② C.①④ D.②③
8.右图是存放水果时,空气中的水果释放的CO2相对量(x)与氧气浓度 (y)之间的关系曲线,你认为贮存水果应选择的最佳氧气浓度是( ) A.A B.B C.C D.D 9.下列各项应用中,主要是利用细胞呼吸作用原理的是 ( )
①手指受伤时,选择透气的消毒纱布包扎/②利用葡萄糖、粮食和酵母菌制酒/ ③稻田定期排水/④光下适当增加作物环境中二氧化碳的浓度。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 10.在光亮处用一种培养液分别培养绿藻和酵母菌,其结果如右图, 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是培养液中 ( ) A.缺少无机盐 B.含氧量太高
C.缺少有机养分 D.不含二氧化碳
11.在适宜条件下,将大肠杆菌接种在含有葡萄糖和乳糖的培养 液中培养,并随时测定培养液中葡萄糖、乳糖的浓度以及菌 体数量和诱导酶的合成量,所得结果绘成右图。图中能表示 菌体细胞中诱导酶合成量的曲线为 ( ) A.a B.b C.c D.d 12.在右图所示的玻璃容器中,注入一定浓度的NaHCO3溶液并投入少量的新鲜绿叶碎片,
密闭后,设法减小液面上方的气体压强,会看到叶片沉入水中。然后再用光照射容器,又会发现叶片重新浮出液面。光照后叶片重新浮出 液面的原因是( ) A.叶片吸水膨胀,密度减小的缘故 B.溶液内产生的CO2大量附着在叶面上的缘故 C.叶片进行光合作用所产生的O2附着在叶面上的缘故 D.NaHCO3溶液因放出CO2而密度增大的缘故 13.在四支试管中分别注入一种消化酶10mL,再向每支试管中各加入数滴动物油,振荡后
放入37℃温水中一段时间,结果,1号、3号试管中无变化,2号试管中的油滴逐渐分解,4号试管中的物质呈乳浊状。如果各试管中加入2滴冷却的淀粉糊,振荡后放入37℃温水中10min,将试管取出后再各加2滴碘液并且振荡,则发现1号和4号试管中的液体变蓝了,而2号和3号试管内无变化。由此可以推测,1至4号试管里盛的消化液分别是 ( ) A.胃液、肠液、唾液、胆汁 B.唾液、肠液、胃液、胆汁 C.胃液、胆汁、唾液、肠液 D.肠液、胆汁、胃液、唾液 14.下图所示油菜种子在成熟和萌发过程中,糖和脂肪 的变化曲线。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
- 2 -
A.油菜种子内贮存能量的物质主要是脂肪和可溶性糖 B.种子萌发过程中,脂肪转变成可溶性糖全部被利用 C.种子萌发过程中,可溶性糖转变成脂肪被利用 D.种子成熟过程中,可溶性糖转变成脂肪贮存起来
15.如下图为某种营养物质在血液中含量的变化曲线,对该图的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此营养物质是葡萄糖,因为其在血液中的质量分数为0.1% B.AB段上升的主要原因是消化吸收 C.由于血糖被用于氧化分解等途径而使BC段显著下降 D.CD段逐渐上升并趋于稳定是由于肝糖元和肌糖元的不
断分解,并把产生的葡萄糖释放进入血液
16.由肝糖元转变成肌肉收缩所需的能量的过程是 ( )
A.④→②→①→③ B.④→②→③→① C.④→③→②→① D.①→②→③→④
17.下图表示淀粉的一段,数字对应的―—‖表示单糖之间的化学键,则淀粉酶发挥作用的位
置可能是 ( ) A.1处 B.1、3、5处 C.任何一处 D.2、4、6处
18.下图是向日葵幼叶的含水量与光合强度之间的关系。 下列叙述中不确切的一项是 ( ) A.幼叶含水多,枝叶挺拔舒展,因而有利于光合作用 B.幼叶含水多,细胞内结合水比例上升,因而有利于光合作用 C.幼叶含水少,大部分气孔关闭,因而不利于光合作用
D.幼叶含水少,叶片温度偏高,因而不利于光合作用
19.下表表示某种食物中的四种氨基酸的含量和人体蛋白质中这四种氨基酸的平均含量。试
问:如果人食用这种食物,在人体中发生下 列哪种生理过程,才能使食物中的这四种氨
基酸得到充足合理的利用 ( )
A.呼吸作用 B.氨基转换作用 C.脱氨基作用 D.氧化作用
20.酵母菌广泛用于发酵,为研究酒精发酵的产物,某研究小组设计了如图装置。1号、2
号试管中均加入3mL蒸馏水和少许0.1%BTB溶液至蓝绿色(水为较强酸性时,BTB液呈黄色)。下列有关评价合理的是( ) A.1号管可以去除,应将1号管中BTB液换成澄清石灰水 B.该装置无法检验酒精的生成,仍需再补充其他装置 C.温度偏高,导致发酵管内O2少,酵母菌繁殖速度减慢, 不利于发酵 D.为使发酵管中尽量少的含有O2,应先将葡萄糖液煮沸,待
冷却后加入鲜酵母,再加少许石蜡油,使之浮于混合液表面
21.人体内,在糖类过剩的条件下,糖类是可以转化为氨基酸的,你认为下列哪一项不是完 成糖类转化为氨基酸所必需的 ( )
- 3 -
A.体内没有过剩的氨基酸 B.必须有过剩的糖类 C.必须有转氨酶 D.必须有糖代谢的中间产物
22.有人在适宜温度条件下做了以下的实验,在一普通锥形瓶中加入含有酵母菌的C6H12O6
实验装置如下左图所示,下列曲线中能正确表示其实验结果的是 ( ) 溶液,
A.①③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23.某学生在温室(玻璃)里进行植物栽培实验,他对室内空气中的CO2含量进行24小时
测定,下图曲线能正确表示其测定结果的是 ( )
24.右图所示的两盆相似植物被完全密封,甲不透光,乙可透光,其余条件均相同。则较强光照两小时后,其结果最可能是 ( ) 甲 乙 A.甲植物增重,装置内气体的量减少 B.乙植物增重,装置内气体的量减少 C.甲植物减轻,装置内气体的量不变
D.乙植物减轻,装置内气体的量不变
25.下面为生物体的新陈代谢示意图,下列对图示描述错误的是 ( )
A.①过程中发生了光能转变成电能、电能转变成活 跃的化学能的过程 B.②过程中发生了活跃的化学能转变成稳定的化学 能的过程 C.③过程中发生了稳定的化学能转变成活跃的化学能的过程 D.④过程为活跃的化学能转变成热能散失的过程 26.下面是成年男性体内物质代谢的部分示意图。据图判断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图中A、B、C依次表示为甘油和脂 皮下、食物 D 肠系膜等处 ① 肪酸、葡萄糖、氨基酸
B.图中②③两步骤所需酶的种类不同
A C B C.物质A、B、C代谢终产物完全相同 ② ④ ⑤ D.若X是一种内分泌腺的分泌物,则 ③ X 脂肪酶 中间产物 X可能是雄性激素
代谢终产物 27.关于人体内氨基酸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人体内氨基酸的分解代谢终产物是水、二氧化碳和尿素
- 4 -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