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2014年高三化学第一轮复习 考点2 物质的量的浓度和溶解度 - 图文
2014年高三化学第一轮复习 考点2
考点2 物质的量的浓度和溶解度
【考纲要求】
1、理解溶解度的概念,掌握有关物质溶解度计算;
此类试题的内容主要有两大类:一是关于溶解度概念的基本计算,题目多注重对概念的理解,较为简单;二是综合计算,题目常在进行溶解度的计算过程中,伴有分析推理判断。溶解度作为计算大题预计在今后几年里出现几率不会很高,但作为选择题,每年都有可能出现,尤其以字母代表各物理量的计算为主。
2、掌握有关溶液的浓度的计算。此类试题内容主要包括: (1)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体积、溶质的物质的量之间的换算; (2)物质的量浓度、质量分数和溶解度之间的相互换算; (3)溶液的稀释问题的计算;
(4)两种溶液混合后,溶液浓度的计算;
(5)溶液的配制,试题以选择题为主,预计此类题目在今后的命题中还会处于主流地位; 3、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方法和误差分析也是今后考查的重点内容。 【知识点整理】 一、物质的量浓度。
1、物质的量浓度是以单位体积溶液里所含溶质B的物质的量来表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用cB表示, 2、物质的量浓度表达式:cB =nb/V。单位常用mol/L或mol/m3; 注意:
①单位体积为溶液的体积,不是溶剂的体积; ②溶质必须用物质的量来表示;
③溶质B指溶液中的溶质,可以指单质或化合物,也可以是离子或其他特定组合。
如c(Cl2)=0.1mol/L,c(NaCl)=2.5mol/L,如c(Fe2+)=0.5mol/L, c(SO42-)=0.01mol/L等。 二、容量瓶的结构特点和使用方法 1、结构特点
细颈、梨形的平底玻璃瓶,瓶上标有温度、规格,瓶颈上有一个刻度线, 瓶口配有磨口玻璃塞。 2、常用规格
常见的容量瓶有100mL、250mL、500mL、1000mL等几种。 3、用途
用于配制一定体积、准确浓度的溶液。
1 / 10
2014年高三化学第一轮复习 考点2
4、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1)查漏:检查方法是往瓶内加水,塞好瓶塞(瓶口和瓶塞要干,且不涂任何油脂),用食指顶住瓶
塞,另一只手托住瓶底,把瓶底倒立过来,观察瓶塞周围是否有水漏出(用滤纸条在塞紧瓶塞的瓶口处检查),如不漏水,把瓶塞旋转180°塞紧,仍把瓶倒立过来,再检查是否漏水。
(2)振荡时也应该用一只手的食指摁住瓶塞,另一只托住瓶底; (3)不能用来进行溶解或稀释,也不能作反应容器或长时间储存溶液;
(4)一种容量瓶只能配制一定体积溶液。选用容量瓶时一定要注明规格,容量瓶的规格选择要等于或
大于所配溶液的体积,如配制480mL只能选用500mL容量瓶。 三、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
1、主要仪器:容量瓶、托盘天平、量筒、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药勺; 2、方法步骤:
①计算:计算所需固体溶质质量或液体溶质的体积; ②称量:用托盘天平称量固体溶质或用量筒量取液体体积; ③溶解:将溶质加入小烧杯中,加适量水溶解;
④移液洗涤:将已溶解而且冷却的溶液转移到容量瓶中,并用玻璃棒引流,再洗涤烧杯和玻璃棒2—3次,将洗涤液倒入容量瓶中。
⑤定容:缓缓向容量瓶中注入蒸馏水,直到容量瓶液面接近刻度线1cm-2cm时,改用胶头滴管滴加蒸馏水至溶液的凹液面正好与刻度线相切,盖好,反复上下颠倒,摇匀。最后将容量瓶中溶液转移到试剂瓶中备用。 四、溶解度
1、在一定温度下,某固体物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其单位为“g”。溶解度只与温度有关。 固体物质溶解度S=m质/m剂100g; 2、气体的溶解度
通常指在101kPa时,一定温度下溶解在1体积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气体的体积,常记为1:x。如NH3、HCl、SO2、CO2等气体的溶解度分别为1:700、1:500、1:40、1:1。
气体溶解度大小与温度和压强有关,温度升高,溶解度减小;压强增大,溶解度增大。 五、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实验误差分析 1、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误差分析应以配制原理c=差分析见下表
2 / 10
nm=VMV 、cV浓=c稀×V稀为依据。常见误浓×
2014年高三化学第一轮复习 考点2
注意:俯视定容时,当液面还未到刻
度线时即认为已达到刻度线,而仰视定容则相反(液面已超过刻度线),如右图所示。可简记为“视线高、浓度低”或“俯高仰低”。
六、有关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
万能恒等式:
1、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时,溶质质量、溶液体积、物质的量浓度、摩尔质量相互间的换算公式:c=
,式中V为溶液体积(mL)。
2、用某浓酸(已知质量分数、密度)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稀溶液时,需取用某浓酸溶液的体积快速算式:
,式中Vx为所需取用的体积(mL),M为溶质的摩尔质量,c为所要
配制的物质的量浓度,V为所要配制的稀溶液的体积,ρ和w分别表示所要取用的浓酸的密度和溶质的质量分数。
3、物质的量浓度与溶解度的换算公式 对于饱和溶液,有4、溶液的稀释与混合
(1)由溶质的质量稀释前后不变有:mB =m浓×ω浓=m稀×ω稀% (2)由溶质稀释前后物质的量不变有:CB =c浓×V浓=c稀×V稀
(3)溶液在稀释或混合时,溶液的总体积不一定是二者混合的体积之和。如给出溶液混合后的密度,
应根据质量和密度求体积。 5、电荷守恒的计算
在电解质溶液中,阳离子所带的正电荷总数与阴离子所带的负电荷总数相等,溶液呈电中性。如K2SO4溶液中:c(H+)+c(K+)=c(OH-)+2c(SO42-)。
3 / 10
,式中S为溶解度(g),其余同上。
2014年高三化学第一轮复习 考点2
6、相同溶质的溶液混合后溶液浓度的计算
(1)等质量混合:混合后溶质质量分数为原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和的一半,与溶液密度无关; (2)等体积混合
(3)以任意体积比混合
浓溶液混合或将浓溶液稀释时,体积不能相加,此时,V总=V1+V2,必须由溶液
的质量和密度来计算其体积。 【例题精讲】
类型一:配制溶液的计算
此类问题直接依据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来求算即可。解题时,通过对公式C=n/V进行变形,再结合物质的量和物质质量、气体体积等相互之间的关系等来求解。
【例1】配制浓度为0.5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200mL,需要氢氧化钠的质量是多少?
【解析】:解题时直接抓住物质的量浓度公式的变式:n=CV,在结合m=nM关系,可以得到需要溶质
的质量(过程略)。
【例2】设体积的单位为L。用V体积水制得物质的量浓度为a(密度为p),需要标况下氨气的体积
为___.
【解析】:同样的,解题时应该抓住物质的量公式的变式:n=CV以及V(g)=22.4L/mol×n 。同时在解本
题时应该注意的是题目中的V是溶剂的体积而不是物质的量浓度中溶液的 体积,解答此题时,溶液的体积必须通过密度来换算。假设反应中需要氨气的体积为V*,则有n(NH3)=V*/22.4mol/L。对应溶液的质量应该为1000g/L×V+17n(NH3),溶液的体积V(l)为[1000g/L×V+17n(NH3)]/p,物质的量浓度为a=n(NH3)/V(l)。经进一步处理得到V*=22400aV/(1000p-17a).
总结——在解此类问题时还应该注意的是:如果给出的固体物质带有结晶水,则需要进行一定的换算,
方能达到正确的答案。例如,要配置物质的量浓度为0.1mol/L的硫酸铜溶液250mL,需要胆矾的质量是多少?
类型二、有关物质的量浓度和溶质质量分数之间的换算
假设某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C(mol/L),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p%,溶液的密度为d(g/mL)则物质的量浓度和质量分数两个量之间的关系推导如下:取W(g)的溶液,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p%W,溶液的体积为W/d (mL)。依据物质的量浓度计算公式:
4 / 10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