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立足文本 夯实基础 逐层突破
立足文本 夯实基础 逐层突破
回顾2014年1月以来的三次普通高中英语学业水平考试,整体难度与之前的会考相当。作为检测普通高中学生课程修习状况的省级水平考试。它面向全体学生(让90%以上的学生有成功的体验),着重考核高中阶段英语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以检测是否达到毕业标准。我校虽在这几年被划为一类学校,但是作为一类尾巴的山区学校,英语一直是我校学生的薄弱学科。2015届我校高三学生的两次学考整体成绩如下:
实考人数: 在高二学生英语基础知识还普遍偏弱,还未形成系统的全面的语言应用能力的现状下,我们备课组以《2015年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标准》(英语)为准,通过分析往年考试真题,结合上一届备课组的经验教训,坚持用“立足文本 夯实基础,逐层突破”的思想来指导规范我们的学考复习。
一、试卷总体分析
高中英语学业水平考试主要特点是,试题越来越重视语言意义、时代意义,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重视学生的生活体验。在分析三次学考和历年会考考试题后,我们发现学考在重视英语基础知识的同时也注重学生英语语言运用的能力,各个部分试题难易搭配恰当,对重点知识覆盖率较高,与高二目前英语教学进度相适应,能够考查出考生实际的英语语言运用能力和水平。
1、单项填空解析
学业水平考试的单项填空主要考查学生的语言知识及在具体微语境中正确运用语言知识的能力,具有知识覆盖面广、注重基础的特点。
三次学考单项选择考查内容分布 试卷 介词 形容连词 代词 非谓定语动词动词交际冠词 情态状语题号 词/语动从句 短语 时态 用语 动词 从句 副词 词 2015.1 1 2,9 3 4 5 6 7 8 10 2014.7 8 2014.1 2 结合学考标准,从三次学考考查内容来看,10个题目中,介词、代词、形容词副词、动词时态、定语从句、非谓语动词、交际用语每次必考,而高考的语法内容如:名词辨析、动词辨析、名词性从句、虚拟语气和倒装句未考查。这也是学考和高考的区别,另外的区别是学考考点复现率高。 如:对介词的考查
1
594人 A率: 20.4%(121人) 合格率: 99.3%(590人) 9 8 5 7 9 6 7 3 3 4 5 10 10 1 1 2 4 6
1. A very big earthquake struck Tangshan July 28,1976. (2015.1) A. at B. in C. for D. on 2. Nelson Mandela was born ______ July 18, 1918. A. for B. on C. at D. in (2014.1) 如:对时态的考查
8. I hear that you for Canada next week. Have you got everything ready? (2015.1)
A. leave B. have left C. are leaving D. left
5. I hear you ______ for Beijing next week. Have you got everything ready? (2014.1) A. have left B. left C. are leaving D. were leaving
通过对比可以发现,有些考点的题型几乎就是一样,也就是说做真题对于学考层次的单项填空复习是必须的。但是有些题目还是对语言基础较差的学生有一定的干扰。因为无法得到几次学业水平考试省里的精确数据,所以我们在高二段的两个普通班进行了学考抽样测试,采集的数据如下
2015年1月学考抽样测试(难度值0.71)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B A C D A B C B A 正答率 87.7 87.7 57.5 91.8 30.1 49.3 84.9 67.1 65.8 87.7 A 1 42 3 5 36 3 11 5 64 答A率 1.4 57.5 4.1 6.8 49.3 4.1 15.1 6.8 87.7 B 7 64 5 1 39 1 62 11 48 7 答B率 9.6 87.7 6.8 1.4 53.4 1.4 84.9 15.1 65.8 9.6 C 1 4 15 67 7 22 4 49 10 答C率 1.4 5.5 20.5 91.8 9.6 30.1 5.5 67.1 13.7 D 64 5 10 2 22 14 4 2 10 2 答D率 87.7 6.8 13.7 2.7 30.1 19.2 5.5 2.7 13.7 2.7 2014年7月学考抽样测试(难度值0.73)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D B B A B D A C C 正答率 91.8 65.8 57.5 89.0 74.0 52.1 49.3 80.8 78.1 87.7 A 2 12 12 1 54 11 2 59 5 9 答A率 2.7 16.4 16.4 1.4 74.0 15.1 2.7 80.8 6.8 12.3 B 2 8 42 65 10 38 1 9 9 答B率 2.7 11.0 57.5 89.0 13.7 52.1 1.4 12.3 12.3 C 67 5 16 2 4 1 34 4 57 64 答C率 91.8 6.8 21.9 2.7 5.5 1.4 46.6 5.5 78.1 87.7 D 2 48 3 5 5 23 36 1 2 答D率 2.7 65.8 4.1 6.8 6.8 31.5 49.3 1.4 2.7 应该说两次考试,单项填空部分难度相当,这也继承了以往会考稳定的特点。学生正答率低的题目如下:
3. David is very noisy Katy is rather quiet. (2015.1) A. while B. since C. so D. or
本题正答率为57.5%,考查连词while的使用,while的意思有多种,有表示“当…的时候”,“…而…”,“尽管”。不知道while可以用来对比事物的学生在此题都选错了,
2
20.5%选择了C选项,错误理解为结果关系。因此我们在连词部分讲解时要注意一词多意,和讲解的层次。对于学考而言讲到作让步状语“尽管”的用法是没必要的,但是要覆盖其两个基本用法,引导时间状语和做对比。
5. more information about our university, please visit our website. (2015.1) A. Got B. Getting C. Get D. To get
本题正答率仅为30.1%,考查不定式to作目的状语。53.4%的学生选择B选项,属于类似后摄抑制的干扰,高中阶段的非谓语动词几乎集中在动词ing形式和过去分词的学习,较少涉及不定式to。当然本题的祈使句部分对学生造成了干扰,使学生误认为此处是现在分词做原因状语。这要求在复习作为高中重点语法内容的非谓语动词时,把重心放在动词ing形式和过去分词的同时不能忽略了不定式to的落实。
6. When to a party,dress yourself properly. (2014.7) A. inviting B. invited C. to invite D. being invited
本题正答率为52.1%,考查过去分词作时间状语。15.1%的学生选择A选项,31.5的学生选择D选项。由于无法将非谓语动词作状语还原成相应的状语从句,造成学生此处失分。现在分词的被动式干扰尤其大,若学生能比较“When you are invited…”和“When you are being invited…”就能有效地排除D选项。所以归根结底是学生未能熟练地掌握非谓语动词作状语和状语从句之间的转换。
6. Summer days are long in Norway, the sun doesn’t set until very late in the evening. (2015.1)
A. where B. whom C. why D. which
本体正答率为49.3%,考查非限制定语从句关系副词where的用法。30.1%的学生选择C选项,19.2的学生选择D选项。虽然高中阶段,我们一直强调定语从句的概念和辨别,语法基础薄弱的学生,还是不能识别定语从句,更不用说提取先行词并且判断先行词在从句中所充当的成分。还有些学生不管三七二十一,看到逗号就选which,错误地认为非限制定语从句就是选which,而忽视了那只是that和which的区别。
3.The manager often changed his mind, made us very angry. (2014.7) A. whom B. which C. that D. whose
本题正答率为57.5%,考查非限制定语从句which指代上文内容的用法。16.4%的学生选择A选项,21.9的学生选择C选项。在这题学生暴露出来的问题和在15年的定语从句中的问题一样,因为不理解句意,因此不能正确提取先行词,误认为先行词是the manager。有些学生甚至把它错误地理解为结果状语从句而误选that。学生对定语从句掌握的薄弱现状要求我们在日常教学中加强定语从句的渗透。
2、完形填空解析
学业水平考试完形填空主要测试学生的基础语言只是和综合语言运用能力,长度一般在250个词左右,文体一般为记叙文,且文章最后都有叙事后的主题提炼。如15年1月的完形讲诉的是作者对大学生活和自身看法方面态度的转变,刚上大学作者非常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导致上课走错教室也不敢起身离开;去食堂吃饭摔倒后三天都不敢再踏入食堂。然而另外一个人在食堂也遭遇了和作者一样的悲剧,但是他没有狼狈逃走,而是若无其事一般。这个经历告诉作者,不要太把自己当一回事,没有人会在意自己的一些错误,大学生活就是该不断的尝试。
3
该文语言地道,取材贴近学生生活,选项设置主要考查学生结合上下文,运用语篇知识,进行逻辑推理的能力和在语境中词汇运用的能力。在全文的15个小题中,考查项目主要是语义类的实词外加功能类的虚词。
2015年1月学考完型填空抽样测试(难度值为0.65) 题号 考查内容 难度值 题号 考查内容 难度值 11 副词 0.96 19 形容词 0.14 12 动词词组 0.19 20 连词 0.53 13 代词 0.93 21 连词 0.82 14 名词 0.89 22 名词 0.67 15 形容词 0.60 23 名词 0.27 16 名词 0.88 24 名词 0.69 17 动词 0.81 25 名词 0.81 18 连词 0.63 2013英语会考省里的数据,完型部分正答率是76%,而我校高二普通班的学生学考抽样测试结果仅为65%。正答率低的题目如:
第12题,对动词词组的考查,正答率为仅为19%,I should have attended a history class, but 12 in a biology class! 此题为中难题,本句是对前句 “I went to a wrong classroom” 的进一步解释,本该上历史课结果却上了生物课。学生在此处失误,主要是不能辨析各个词组的区别。37%的学生了选择“come up”却不知其意为“发生、走近”;37%的学生选择“stay up”却不知其意为“熬夜”。
第19题,对形容词的考查,正答率仅为14%,I looked up to find that another 19 student had met the same thing. 此题为稍难题,但得分率最低,一个原因是学生没有联系上文,我掉了盘子摔倒在地是什么处境,另一个原因是学生没有掌握好poor的用法,认为poor就是穷的,而不知道它的另外个常用的意思“可怜的、不幸的”,从而导致64%的学生错误选项D“bad”。 其实选项C“lucky”已经提示我们选择它的相反意思,而且题目选项后所修饰的名词是student而不是物。
第23题,对名词的考查,正答率为27%,This was my big 23 to do my own thing. 此题为稍难题,51%的学生错误选择了A选项,主要是出于惯性思维,而没有好好去品味句子。以往的完形经常在最后结束部分阐述个人观点时,经常会用到lesson这个词,某事给我一个教训。本题的答案出处在上下文的提示里,上文说“it doesn’t matter”,下文更讲到任何错误都是可以完全被原谅的,所以做我自己的事情应该是chance“机会、机遇”。
根据学生的答题情况分析,部分学生不能很好地全面地把握文本,缺乏上下文前后照应的意识,未能很好地把握句子间的逻辑关系。对文本的表层理解不准确,深层理解不到位。
4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