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电信GPON设备技术要求 V0.2

中国电信GPON设备技术要求 V0.2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3 7:52:20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吉比特无源光网络(GPON)系统的参考模型、设备类型与规格、GPON协议、系统基本功能、业务承载相关功能能力和性能、系统保护、操作维护管理、设备的环境及电气安全等方面的要求,并重点对GPON系统的PMD子层、TC子层以及TC适配子层、OMCI以及业务层的协议互通性进行了详细规范。

本标准适用于中国电信网络环境下的GPON系统的OLT和ONU设备。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YD/T 1128-2001 电话交换设备总技术规范(补充件1) YD/T 1292-2003 基于H.248的媒体网关控制协议 YDN 065-1997 邮电部电话交换设备总技术规范书 ITU-T G.983 基于无源光网络的宽带光接入系统(BPON) ITU-T G.984 吉比特无源光网络的宽带光接入系统(GPON) ITU-T Y.1291(2004) 分组网络支持QoS的结构框架 ITU-T Y.1730(2004) 以太网OAM功能需求 IEEE 802-2001 局域网和城域网的IEEE标准:概况和架构 IEEE 802.1D-2004 局域网和城域网的IEEE标准-媒体访问控制网桥 IEEE 802.1Q-2005 局域网和城域网的IEEE标准-虚拟局域网协议 IEEE 802.1ad 局域网和城域网的IEEE标准-虚拟局域网协议-增补文件

4:提供商网桥

IEEE 802.3-2005 信息技术-系统间通信和信息交换-局域网和城域网特定要

求-第3部分:CSMA/CD接入方式和物理层规范-增补文件:用于用户接入网的媒质接入控制参数、物理层和管理参数

IETF RFC 1112 Host Extensions for IP Multicasting IETF RFC 2236 Internet Group Management Protocol, Version 2 IETF RFC 3376 Internet Group Management Protocol, Version 3

PWE3 Architecture IETF RFC3985(2005)

Requirements for Edge-to-Edge Emulation of Time Division IETF RFC4197(2005)

Multiplexed (TDM) Circuits over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Structure-Agnostic Time Division Multiplexing (TDM) over IETF RFC4553(2006)

Packet (SAToP)

DSL Forum TR-069 CPE WAN Management Protocol DSL Forum WT-142 Framework for TR-069 enabled PON devices(Revision 3) 3 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标准。

ACS BITS CATV CBR CDR

Auto-Configuration Server Building Integrated Timing System Community Antenna Television Constant Bit Rate Call Detail Record

自动配置服务器 楼宇综合定时供给系统 有线电视系统 固定码率 呼叫信息记录

CVLAN DA DBA DLF DSCP EMS FCS FE FEC FTTB FTTBiz FTTC FTTCab FTTH FTTO GE GMII GEM GPON GTC HGU IGMP IPG LSB MAC MDI MDU MPCP MPCPDU MSB MSTP MTU NMS NT

Customer VLAN Destination Address

Dynamic Bandwidth Allocation Destination Lookup Failure Differentiated Services Code Point Element Management System Frame Check Sequence Fast Ethernet

Forward Error Correction Fiber to the Building Fiber to the Business Fiber to the Curb Fiber to the Cabinet Fiber to the Home Fiber to the Office Gigabit Etherent

Gigabit Media Independent Interface GPON Encapsulation Method Gigabit-Capable Passive

Optical

Network

GPON Transmission Convergence Home Gateway Unit

Internet Group Management Protocol Inter-packet Gap Least Significant Bit Medium Access Control Medium Dependent Interface Multi-Dwelling Unit Multi-point control protocol MPCP Protocol Data Unit Most Significant Bit

Multiple Spanning Tree Protocol Multi-Tenant Unit

Network Management System Network Terminator

用户(内层)虚拟局域网 目的地址 动态带宽分配 目的地址查找失败 差分服务代码点 网元管理系统 帧校验序列 快速以太网 前向纠错 光纤到楼宇 光纤到企业 光纤到路边 光纤到交接箱 光纤到家庭用户 光纤到公司/办公室 千兆以太网 千兆比媒质无关接口 GPON封装模式 吉比特无源光网络 GPON 传输汇聚(层) 家庭网关单元 互联网组管理协议 帧间隔 最低位 媒质访问控制 媒质相关接口 多住户单元 多点控制协议 MPCP协议数据单元 最高位 多生成树协议 多商户单元 网络管理系统 网络终端

OAM ODN OLT OMCC Operation,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

操作、管理和维护 光分配网络 光线路终端

Optical Distribution Network Optical Line Terminal ONU Management Channel

ONU Management and and

Control Control

ONU 管理控制信道 OMCI ONU OSI P2MP P2PE PCS PDU PLOAM PMA PMD PON PPPoE PWE3 QoS RED RF RS (R)STP SA SBU SCB SFU SIP SLA SNI SP SR-DBA STM SVLAN

Interface

Optical Network Unit

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 Point to Multipoint Point to Point Emulation Physical Code Sublayer Protocol Data Unit Physical Layer OAM Physical Medium Attachment Physical Medium Dependent Passive Optical Network

Point-to-Point Protocol over Ethernet Pseudo Wire Emulation

Edge-to-Edge Quality of Service

Random Early Detection

Radio Frequency Reconciliation Sublayer (Rapid) Spanning Tree Protocol Source Address Single Bussiness Unit Single Copy Broadcast Single Family Unit 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 Service Level Agreement Service Node Interface Strict Priority

Status Reporting DBA Synchronous Transfer Mode Service VLAN

ONU管理控制接口 光网络单元 开放系统互联 点到多点 点到点仿真 物理编码子层 协议数据单元 物理层操作管理维护 物理媒质附加(子层) 物理媒质相关(子层) 无源光网络

以太网上的PPP协议 边缘到边缘的伪线仿真 服务质量 随机先期检测 射频 协调子层

(快速)生成树协议 源地址 单商户单元 单拷贝广播 单住户单元 会话起始协议 服务等级协议 业务节点接口 严格优先级

基于状态报告的动态带宽分配 同步转移模式

业务(外层)虚拟局域网

TC TDM TOS T-CONT RTT UNI VDSL2 VLAN VoIP WRED WRR

Transmission Convergence Time Division Multiplex Type of Service Transmission Container Round Trip Time User Network Interface

传输汇聚 时分复用 服务类型 传输容器 往返时间 用户网络接口

Very High Speed Digital Subscriber 第二代甚高比特率数字用户环Line 2 路技术 Virtual Local Area Network Voice over IP

Weighted Random Early Detection Weighted Round Robin

虚拟局域网 IP语音

加权随机先期检测 加权轮询

4 GPON系统参考模型

GPON系统通常由局侧的OLT、用户侧的ONU和ODN组成,通常采用点到多点的网络结构。ODN由

单模光纤和光分路器、光连接器等无源光器件组成,为OLT和ONU之间的物理连接提供光传输媒质。 GPON系统参考配置见图1。

SNMP接入网系统管理功能UNIAFONUR/SODNS/ROLTSNI业务节点功能光分路器(a)参考点T参考点NEONU:OLT:NE:SNI:S参考点:光网络单元光线路终端OLT和ONU处使用不同波长的网络单元业务节点接口OLT/ONU的下行/上行的光纤连接点ODN:WDM:AF:UNI:光分配网波分复用模块IFPONWDMA点B点NEWDMIFPONV参考点适配功能(有时候可以包含在ONU中)用户网络接口R参考点:OLT/ONU的上行/下行的光纤连接点A/B参考点:如果不采用其他波长(基于WDM技术)提供其他业务,则无这两个参考点(a)参考点:ONU与AF功能之间的参考点。如果AF功能包含在ONU中,则此参考点处于ONU内部IFPON:SNMP:参考点R/S和S/R处的接口,是GPON系统的特有接口,该接口支持OLT和ONU之间的传输协议简单网路管理协议。GPON系统通过SNMP接口与电信管理网(TMN)相连,并通过SNMP协议对网元进行管理注:AF是否是网管接口SNMP的操作对象取决于业务。

图1 GPON系统参考配置

按照ONU在接入网中所处的位置不同,GPON系统可以有几种网络应用类型:光纤到交接箱(FTTCab)、光纤到楼宇/分线盒(FTTB/C)、光纤到家庭用户(FTTH)、光纤到公司/办公室(FTTO)。一般,ONT是用于FTTH并具有用户端口功能的ONU,在本技术要求里对二者不做区分,统一用ONU

搜索更多关于: 中国电信GPON设备技术要求 V0.2 的文档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吉比特无源光网络(GPON)系统的参考模型、设备类型与规格、GPON协议、系统基本功能、业务承载相关功能能力和性能、系统保护、操作维护管理、设备的环境及电气安全等方面的要求,并重点对GPON系统的PMD子层、TC子层以及TC适配子层、OMCI以及业务层的协议互通性进行了详细规范。 本标准适用于中国电信网络环境下的GPON系统的OLT和ONU设备。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YD/T 1128-2001 电话交换设备总技术规范(补充件1) YD/T 1292-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