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基于灰色理论的农网负荷预测 - 图文
基于灰色预测法的农网负荷预测
不高,因此需要对传统方法进行一些改进。同时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理论研究的逐步深入,以灰色理论、专家系统理论、模糊理论等为代表的新兴交叉学科理论相继出现,这些都为负荷预测的飞速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理论依据和数学基础。相信负荷预测的理论会越来越成熟,预测的精度越来越高。
20
沈阳农业大学学士学位论文
参考文献
[1] 丁毓山,杨勇主编.农村电网规划与改造[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1 [2] 安鸿志.时间序列分析[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
[3] 杜松怀.负荷预测方法及其影响因素明细[J].农村电气化.2001,(4):17-18 [4] 康重庆,夏清,刘梅等. 电力系统负荷预测[M]. 中国电力出版社.2007
[5] H. Lee Willis,Linda A.Frdey. Senior. Forecasting Electric Demand of Distribution System Planning in Rural and Sparsely Populated Regions[J].IEEE Transactions on Power System, Vol. 10, No. 4, November 1995.
[6] 陈贝.电力系统中长期负荷预测方法研究[C].上海:上海交通大学电气工程系,2009. [7] 张鹏,李建华,曾东宁.一种电力系统中长期负荷预测的新思路[J].东北电力技术,2003.5 [8] 周海洋.电力需求预测的方法、模型和数据库.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市场分析预测培训资料,2008. [9] 方开泰.实用回归分析[M].科学出版社,1988.
[10] 朴在林,孟晓芳.农村电力网规划[M].中国电力出版社,2006.
[11] 李永霞,苏瑞文.影响电力系统负荷预测的因素明细[J].广东电力.1995.8,(4):44-46
[12] 牛东晓,曹树华,赵磊等编著.电力负荷预测技术及其应用四[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2002 [12]清华大学电机系.电力市场需求预测理论及其应用[C].北京:清华大学;1997.
[13]Hong-Tzer Yang,Chao-Ming Huang.A new short-term load forecasting approach using self-organizing fuzzy ARMAX models.IEEE Transactions on Power Systems[J],1998,13 (1): 217-25.
[14]Shyh-Jier Huang,Kuang_Rong Shih.Short-term load forecasting via ARMA model identification
inciuding non-Gaussian process considerations.IEEE Transactions on Power Systems[J],2003,18 (2): 205-215
[15]李良根,电力负荷预测与新息法[J],能源研究与信息,1995, 11 (2):52-59 [16]牛东晓,等.电力负荷预测技术及其应用[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1998 [17]李眉眉,于晶.电网短期负荷预测的混沌方法[J].四川电力技术,2005 (4):7-10.
[18]孙珂,林弘,郑瑞忠,等.用电量发展变化规律的影响因素分析.全国高校电自专业第20届学术年
会论文集(下册),郑州:郑州大学,2004,10:629-1632
[19]清华大学电机系.电力市场需求预测理论及其应用[C].北京:清华大学;1997. [20]汪洋.气象因素影响负荷预测效果的机理分析[C].北京:清华大学,2006
[21]康重庆,周安石,王鹏,等.短期负荷预测中实时气象因素的影响分析及其处理策略[J].电网技术,
2006,30(7):5-11
[22]许征.电力系统中基于学习理论的特征选择方法研究[C].北京:清华大学,1998.
[23]王民量,张伯明,夏清.电力系统短期负荷预测的共轭梯度ANN方法[J].电力系统自动化,
1999,1:34-36
21
基于灰色预测法的农网负荷预测
致 谢
本文是在我的导师孟晓芳的精心指导和帮助下完成的,从选题到最后的改成文无不浸透着恩师的心血。导师渊博的知识、卓越的才智、严谨的治学态度、独到的学术见解和求实创新的工作作风,一直激励着我不断进取。孟老师多次询问研究进程,并为我指点迷津,帮助我开拓研究思路,精心点拨、热忱鼓励。孟老师一丝不苟的作风,严谨求实的态度,踏踏实实的精神,不仅授我以文,而且教我做人。她循循善诱的教导和不拘一格的思路给予我无尽的启迪。
从导师的身上我学到了许多书本上难以学到的东西,使我终身受用。它将激励我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不断进取,以报答恩师对我的关怀和教诲。值此论文完成之际,谨向导师致以最诚挚的感谢,祝愿恩师桃李满天下,永葆事业青春,并希望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能继续得到导师的指导。
感谢我的室友们,从遥远的家来到这个陌生的城市里,是你们和我共同维系着彼此之间兄弟般的感情,维系着寝室那份家的融洽。四年了,仿佛就在昨天。我们在一起的日子,让我终生难忘。
最后,还要感谢我的父母,对我一贯的支持、理解和帮助,焉得谖草,言树之背,养育之恩,无以回报。我的每一分成绩都是和他们的教导分不开的。他们的悉心照顾和鼓励,给我战胜困难的勇气和力量。
再次感谢所有关心、支持和帮助过我的师长、同学、亲人和朋友们。
22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