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乒乓球的击球原理分析
乒乓球的击球原理分析
? ? ? ? ?
浏览: 1432 |
更新: 2012-09-12 14:25 |
标签: 击球
3 有用+1 已投票 1 收藏+1 已收藏
全文阅读 分步阅读
乒乓球的击球原理 方法/步骤
1. 上升期击球
球在上升期是向上跳的,如果此时球板垂直立起,球撞板后是向上跳的,这是如果发力击球,应该球板前倾,压低弧线,保证球过网后不出界。 2. 高点期击球
球在高点期是水平动的,如果此时球板垂直立起,球撞板回跳也是水平动的,所以这是击球球板垂直是合理的。 3. 下降期击球
球向下掉了,如果此时球板垂直立起,球撞板后是向下掉的,即使发力球还是向下的,只是向下的线路更平一些。
4. 攻球:
在上升期攻球需要球板前倾,向前发力,由于球板前倾,自然会有摩擦,球会有弧线,所以上升期击球不需要过多的向上的力,我们平时练基本功的攻球多时在上升期的。
在高点期攻球,为保证弧线(弧线的作用是使球过网后下坠到对方球台。与空气动力学有关)最好球板还是前倾,有一定的摩擦,但这时挥拍方向应该有一定的向上的力。
在下降期击球,就需要更多的向上发力,并且要有更多的摩擦(如果不摩擦托过去就只能等死)。 5. 拉球:
拉球同攻球类似,但摩擦更多,发力更大,一般球的平动速度是有极限的,我们单纯撞击球的威胁不是很大,拉球可以使上更大的力量,并且大部分的力量转化成了旋转,对方在接球的同时,不单要克服来球的力量,还要克服旋转,这就大
大的增加了回球的难度。
在上升期拉球,不论上旋球还是下旋球,就是向前拉,拉下旋球的力量应该更大,向马林和柳成敏,上升期球向上弹的力量可以抵消部分下旋,如果不是非常强烈的下旋,都当不转的处理,这时如果拉高吊会出界的。 在高点期拉球,需要有一定的向上发力,保证正确的弧线。
在下降期拉球,下旋和不转的只能是向上拉高吊了,高吊最需要手感的(个人觉得调出有质量的比较难,不易掌握),上旋球可以冲,但是只能在下降前期,如果是非常爆的弧圈,退台反拉也不一定能行,最好是兜侧旋,向老瓦。再好的扣杀如果打到对方球板上都可能自动弹回来,如果是弧圈就需要对方用板形、减力等方式来处理,难度更大。
个人感觉拉下旋球或不转球是比较容易的,反拉上旋球的难度最大,我自己还没有掌握在这里不多说了。
关于横拍反手拉球以及相关内容的一些体会
首先一个问题,业余反手拉球是为了什么,反手拉球的目的性应该很明确:为了给正手创造机会,过渡,防守,当然,当反手强到可以媲美欧洲凶猛打法,那也无可厚非了。
这个问题延伸下去,就是一个,反手到底要旋转,还是速度,个人意见,要旋转,制造旋转为正手创造机会和空间,高吊创造机会,侧旋创造空间。速度不要吗?不,速度是反撕反带,过渡球,防守要的,一个良好的摆速,能够封死对方的高质量弧圈,为自己的进攻就埋下了伏笔。反手个人不提倡前冲弧圈打法,一则,能前冲的都能反撕回去,有前冲那工夫不如摆速加快,封一个角度,为下一板创造机会。二则,前冲动作太大,一旦还原动作慢,被防死,得不偿失。
下面说说各种拉球手法,以及身体大致位置。
本人是横板双面反胶打法,全外套,蝴蝶。图的就是旋转,在弹击上一样不弱。这里就针对外套的反手拉球做心得说明。至于国套,现在有点迷茫,毕竟太久没打国套,但是手法应该不会差太远,局部小范围调整的问题,不作阐述。 一 近台反手拉弧圈球。 近台反手拉弧圈球,动作要领是动作小,前提是判断正确来球旋转,近台也可以拉出前冲,高吊和侧弧,全是手法问题。
近台拧,高端技术,现在越来越多业余球友也运用,拧弱下旋简单,手腕抖动,带点挑球就可以。拧弱下旋的侧弧需要在击球瞬间,球拍作倾斜状,不是垂直于球台,有70到80度,触球的左下部,以右手横握球拍为例。手腕翻转向外画圈。拧弱下旋,前臂动作无须太大,动作太大反而造成球线路不稳,易飘。拧高吊弧圈则是球拍由下向上的过程中,在球的底部触球,也不能说是底部,是球的下方,或者是来球的中部,手腕向上翻转,同拧侧弧动作,上臂前臂动作不大。这里的旋转制造主要在于手腕的翻动速度,由于来球弱下旋,吃球不会太深,所以手腕翻转速度影响了回球质量。拧弱下旋可以做出假动作迷惑对手,需要长期练习,把高吊于侧弧动作做小,几近相同,便有了迷惑性,更重要的,在这里,必须指出,拧弱下旋要的更多的是角度,是你的下一板的构想,是给正手相持,还是压反手找机会侧身。
这才是这个球的最终目的。顺便提及,要想近台冲前冲,最简单的就是反撕,当然也可加假动作,作出拧的动作来迷惑对手,却是反撕一板,冲一板前冲,这种球要加前臂的爆发力,还有脚步的快速移动,如果自己没那身体条件,冲过去效果不好,反而失了身位,尽量遵循以球寻套路,才是好的。
近台拧强下旋,时常看张继科做近台拧这个动作。说实话,弱下旋也就罢了,强下旋对于业余球友,实在是难事。最基本的一个问题就是,手腕的强度。你的手腕到底有多强,手腕松了,发不上力,手腕紧了,太僵硬,拧不出好弧线。本人拧球把手腕拧到痛,甚至现在手腕可以扳动听到咔嚓一声。言归正传,拧强下旋,就去学张继科,看比赛视频的时候,认真看播放的高清慢动作回放,简单说来,几个要点。一,手肘为轴心,手肘是拧强下旋的根本,手肘不稳,则一切徒劳。二,手腕向下球拍几乎平行于球台,在来球落台后,手腕向上向右翻动,画圈,同时前臂以手肘为轴,向上向右转动,手腕转动速度快于前臂速度,协调。三,关于吃球,吃球的深浅,决定了这种球的质量,如果没吃住,可能直接下网,在球拍上旋转抵消不了,拧一个吃一个。所以,在触球瞬间,一定要发力,要敢发力。翻动手腕要尽量在吃住球的情况下,要是自己感觉练了许久依然吃不住球,还是老老实实搓吧,别折磨自己。四,拧高吊和侧弧的区别。同拧弱下旋,拧强下旋也可制造出高吊和侧弧,这里说来,高吊是相当难,本人自己拧强下旋,基本都是侧弧居多,高吊甚少。手法同拧弱下旋。补充说明,拧强下旋,要尽量用底板的底端,用胶皮的末端,这个问题在于,这里的转动幅度,速度更能制造好的弧线,往往拧上去,落台即拐,侧弧效果明显,对手如想强行侧身,不熟悉者往往会漏球,这里制造的是一个逆旋转,相对于右手选手正手正常拉弧圈球。拧强下旋实在是个很难很难的技术,如有兴趣,第一加强手腕训练,第二多找感觉,多看视频,看马龙张继科如何用力。还有个问题,关于脚步,拧球一般是右脚向上提,身体呈弓形,反弹状把球喷出来,击球过后务必回位,求侧身或者反手压制。
近台反手拉前冲,近台反手拉前冲实在有点不科学,强下旋根本吃不住球,这里就不说明了,有兴趣的朋友自己去试,要是成功了,望指导。
近台反手接上旋球。近台反手接上旋球,以侧抹,反带,反撕为主要技术。侧抹,这个技术个人感觉用最好的还是水谷隼,请看他接上旋逆旋转发球,侧抹这个动作小,手腕成立状,与球台基本垂直,在判断来球旋转方向的基础上,弱砍一下,或者只是轻轻抹一板,只是要注意力度与旋转的控制,尽量运用到位做小球,让对方不易起板上手。反带反撕这里不做阐述,主要是要说明,反带反撕一定要有角度选择,打比赛时尽量能控制住对方,不可随意。 补充说明,何时脱板,这是近台处理球的最关键问题。手法到位了,却发现球飞了,为何,脱板时机不正确。拧球尽量在还未把球带到网高时脱板,让球有一个自然的弧线飞行过去,落台速度便有所保证,若是到比网高时脱板,往往会造成高吊直接飞出台,不说天花板,打打旁边桌还是有可能的。近台前冲,也是尽量保证滞板时间不长,以摆速取胜。上旋球,如是切球,或者侧抹,瞬间发力,不可使球长时间呆滞板上,否则回球易出台。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