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介入室制度及流程
护理安全管理制度
一、目的
使安全管理活动有系统、有计划、有目标、有秩序地进行,保证医疗护理安全。 二、组织架构
护理安全管理组织架构图如下:
三、各级职责 1、护理部
制订安全管理制度;统筹规划安全管理活动,有组织、有系统地收集、归纳、反馈各种安全信息;每季度组织召开护理安全管理委员会会议,分析现存护理安全的主客观因素,寻找、制定规避安全的措施,紧急情况随时召开会议;定期组织护士长进行安全护理查房。 2、护理安全管理委员会: 详见护理管理委员会工作制度
各护理单元 各护理单元 各护理单元 各护理单元 护理安全管理委员会 护理部 3、各护理单元
收集各种安全信息并及时与相关人员沟通;完成科室不安全隐患及事件的流程再造;贯彻执行护理安全管理制度,做好科室的安全管理;每月组织护理人员分析讨论科室不安全隐患及事件,对存在问题提出整改措施及意见;填写护理安全月报表,每月按时上报护理部;发生差错事故、意外事件及时报告护理部。 四、具体措施
1、制定高风险科室的管理规范
ICU、手术室、急诊科、儿科、产科等安全系数相对较高的科室,有常见安全项目的评估,分析其主客观因素,制定管理规范,实行规范化管理。
2、建立安全管理流程再造,减少安全事件发生。
各护士长根据科室出现的安全隐患,改进工作流程,建立新的护理工作流程,不断追踪、评估、改进,趋于完善后制作成多媒体,在护士长会议或护士长培训班交流,进行全院推广。 3、重视护理标识的作用,规范应用护理标识
各护理单元使用多种统一、规范、醒目的护理标识,主要标识有:药物过敏标识、非静脉用药药物标识、高危跌倒标识、特殊饮食标识、人工喂养标识等。
4、开展多种形式的安全教育培训
定期与不定期对全院护士进行多种形式、不同层次的教育培训,使护士树立正确、积极的安全管理意识,增强化解纠纷的能力,每年举办
一次医疗护理安全知识讲座,开展安全案例分析、化解纠纷的情景教育等。
5、认真贯彻执行安全管理制度
大型医疗设备故障应急预案
一、目的
本预案主要是针对放射科大型医疗设备突发故障时及时调整工作流程,完成相应的医学检查,保证正常的诊疗秩序,杜绝差错,提高服务质量。 二、总则
当出现大型医疗设备突发故障时,首先应由相应岗位上机医师和技术人员进行简单处置,内容包括:(1)暂停检查;(2)将患者转移至非工作区域;(3)进行包括重新启动在内的简单故障排除方法。同时应通知:(1)当天备班科主任;(2)住院总医师;(3)相关技术组长;(4)科室机修组。
如简单处置后,设备能够正常运转,则恢复检查流程;如设备无法正常运转,则进入突发故障处置流程。 三、 故障处置流程
本流程包括:1、设备报修和故障排除环节;2、患者分流环节;3、岗位调整和人员安排环节。 1、设备报修和故障排除
由当天该岗位上机医师和技术员上报技术组长和科机修组,由后者向相应的设备供应商报修,同时由后者进行设备故障和维修记录。本记录应包括:(1)报修设备名称;(2)故障内容:时间、有无诱因、故障状况、报修时间、报修人;(3)设备维修状况、更换零配件、修复时间、工程师、有无保修期限、科室验收人。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