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学概论期末复习
3、符号相互作用论符号相互作用论是一种解释人们相互作用的发生、作用方式
与特征,强调人类交往中的象征、符号和意义的重要性的理论。
此理论认为人们相互作用得以发生是通过媒介符号。人们通 过运用大家都能够懂的、表示共同意义的符号进行交往与沟通。语言是主要的符号系统,人们的交往主要借助语言进行。
社会学家布卢默总结的符号论的基本观点:(1)人们是根据 他们赋予客观事物的意义来决定他所采取的行动的;(2)人们所 赋予事物的意义是社会相互作用的结果;(3)人们在交往时对所 处环境总是不断进行一种内部的解释,以便决定下一步的行动。 4、影响人际交往的因素(1)双方需求的互补性; (2)态度的类似性(双方对待某些事情的相似态度); (3)双方距离的远近;
(4)交往频率(人际关系通过频繁的交往才能建立起来)。 诚意、信任、尊重、合作以及双方在交往中得到的满足等均会直接影响人际关系。
第四章 人的社会化复习要点:
1、社会化的涵义及基本内容
掌握社会化的涵义。社会化的基本内容: (1)传授生活技能; (2)教导社会规范; (3)指点生活目标;
5
(4)提供角色人选。
2、继续社会化、再社会化和特殊社会化(1)三者的定义
继续社会化:指人的一生都不断学习、不断更新知识技能的社会化。
再社会化: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犯有越轨行为,被有关司法、公安部门收容,强制性地进行教化的过程。
特殊社会化:指对于某些遭受身心损伤不能进行正常社会生活的一些人们而进行的特殊措施的社会化过程。 (2)三者的关系
相同点:都是对人进行社会化,都是让人学习社会文化、价值与行为规范。
不同点:a、继续社会化对前一段社会是肯定的,再社会化对前一段社会化是否定的,特殊社会在正常条件下是无法实现的; b、继续社会化是非强制性的,再社会化是强制性的,特殊社会化是专门化的。
第五章 初级社会群体与家庭复习要点:
1、初级社会群体的涵义与特征
涵义:指由面对面的交往形成的,具有亲密的成员关系的社会群体。
初级社会群体的特征:(1)它是自然形成的;(2)成员之间具有多重角色,表现了全部人格;(3)一般靠非正式的控制来维持,没有 严格的规章制度;(4)成员关系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人际关系亲密;
6
(5)把满足成员需求放在首位;(6)具有多方面的综合功能。 2、家庭的起源与发展 家庭的发展经历了几种形式:血缘家庭;普那路亚家庭;对偶家庭;一夫一妻制家庭。 3、目前我国家庭存在的问题
(1)仍存在包办、买卖婚姻的现象; (2)早婚和违法婚姻问题严重;(3)独生子女问题;(4)老人赡养问题;(5)离婚问题。
第六章 社会组织与科层制复习要点:
1、社会组织的涵义与特征 掌握涵义
特征
(1)是有目的组织起来的群体; (2)目标简单、明确; (3)成员间的关系不那么亲密;
(4)成员的关系、行为常由事 本主义的、对事不对人的规则指导和调节;
(5)成员的可替代性强。
2、科层制及其功能科层制是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提出的社会组织内部职位分层、权力分等、分科设层、各司其职的组织结构形式及管理方式。
科层制的特征:内部分工,且每一成员的权力和责任都有明确规定;
职位分等,下级接受上级指挥;组织成员都是具备各专业技术资
7
格而被选中的;管理人员是专职的公职人员,而不是该企业的所有者;
组织内部有严格的规定、纪律,毫无例外地普遍适用; 组织内部排除私人感情,成员间的关系只是工作关系。科层制的功能分析:
它可以推动、保障组织和机构的顺利运行,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它的最大优点在于高效率。科层制一方面具有提高组织效率的功能;另一方面又产生降低组织效率的负功能。
它纯粹是理想型的。社会组织的环境与加入组织的成员都在不断变化,预先的详细规定往往不能适应现实的要求,从而束缚了人的 积极性,影响效率。
这就要求尽量发挥其功能而避免其负功能。
第七章 社 区复习要点:
1、社区的涵义及其构成要素 2、农村社区的特征
农村社区是指以农业为主要活动聚集起来的人们生活的共同体。农村社区的特征:
(1)居住特征:大聚居、小分居的居住方式;
(2)产业特征:主要产业是农业,包括农田种植业、林业、牧业、渔业;
(3)社会关系特征:血缘关系和地缘关系占支配地位;
(4)生活特征:生活节奏慢,自给性强,生活水平低,同质性高。 3、城市社区特征
8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