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2014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试卷(含答案) - 初二八年级物理
2014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试卷
八年级物理
(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4分) 1、物理教科书的长度约为( )
A.2550微米。 B.255厘米。 C.255毫米。 D.2.5米。 2、一块冰完全熔化成水,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水的质量一定等于冰的质量。 B.由于冰的状态改变了,质量可能变大了。 C.由于冰的状态改变了,质量一定变小了。 D.由于冰的温度升高了,质量一定变大了。 3、关于声音的发生和传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B.一切发声物体都在振动。
C.声音在钢轨中传播比在空气中传播慢。 D.在空气中声音的速度与光的速度相等。 4、中国成语 “曲高和寡”,其中“高”的意思是( )
A.响度大。 B.音调高。 C.音色好。 D.都有可能 5、在教室中听课的学生,听不到老师讲课的回声,是因为( )
A.老师讲课的声音太小。 B.教室的空间太小,不能产生回声。 C. 回声太小,人耳听不到。 D.回声和原声混合在一起不能区分。 6、在图1中甲、乙两条光线射至界面并被反射,由图可知
甲、乙两条光线的反射角分别为( ) A.90;30。 B.0;60。 C.0;30。 D.90;60。
7、下列有关光的现象中,不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 A.人能看见本身并不发光的物体。 B.小孔成像。 C.人在太阳光下地面上形成的影子。 D.日食和月食。
8、一束光线斜射到平面镜上,当入射光束与镜面间的夹角逐渐增大时,则( ) A.入射角逐渐减小,反射角逐渐减小。 B.入射角逐渐增大,反射角逐渐增大。 C 入射角逐渐增大,反射角逐渐减小。 D.入射角逐渐减小,反射角逐渐增大。 9、光线从水斜射入空气中,入射角是45o,则折射角可能是( ) A.55o B.45o C.30o D.0o
1
图1
10、如图2所示,猴子看见月亮在井中,就要去捞,结果什么也没捞到。关于水中月亮离水
面的距离,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月亮就在水的表面上。 B.井有多深,月亮就有多深。 C.和天上月亮到水面的距离相等。 D.和猴子的眼睛到水面的距离相等。
图2
11、测量视力时,利用平面镜成像特点可以节省空间。如图3所示,让被测者面对镜子背对
视力表,此人看到视力表的像离他的距离是 A.3米。 B.4米。 C.5米。 D.6米。
图7
图3
( )
12、太阳光与水平地面成30°角射到一深井口,现想用一块平面镜反射,使太阳光竖直(与
水平面垂直)向下射入深井中,则平面镜与水平方向的夹角是( ) A.30° B.45° C.60° D.75°
二、填空题(除13(1)2分,其余每空1分,共40分)
1、测量的基本要素是要有一个________和合适的___________;任何待测物理量的记录都应该有________和___________。 2、填写合适的单位:
(1)物理教科书的宽度是0.2______; (2)一张课桌的高度约80_______; (3)两个鸡蛋的质量约100______; (4)正常成年人心跳70次约需1______。 3、物体所含_______的多少叫做质量,它是物体一种_______。航天服质量约为120千克,带上太空后其质量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打点计时器是一种测量________的工具,如图4是其中的一条纸带,取O、A、B、C、D五个计数点,则相邻两个计数点的时间间隔是_________的(选填“相等”或
图4
“不相等”),纸带在OA段运动比CD段运动的________(选填“快”或“慢”)。 5、有时候我们形容一种声音“脆如银铃”指的是声音三个特征中的__________高,反映发声体振动的频率______(选填“高”或“低”);“震耳欲聋”指的是声音的__________大;在听熟人打来的电话时,容易听出对方是谁,原因是不同的人讲话时声音的__________不同。
6、光在_______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_______的(选填“可逆”或“不可逆”)。
7、一束与水平面成60°角的光线射到水平放置的平面镜上,入射角是_______度,反射角是_______度。若保持入射光线的位置不变,使平面镜绕入射点转过10°时,反射光线的传播方向将转过_______度。
8、离平面镜2米处站立一个身高1.5米的学生,他的像离平面镜的距离是______米,像高_______米。他向镜面前进1米,像的大小将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
9、如果人的耳朵要将回声与原声区分开来,必须满足:传入人耳的原声与回声时间相差_______秒以上。向海底发射超声波,经4秒后听到回声,已知海水中超声波传播的速度为1500米/秒,则海底的深度为______米。这种方法________用来测量月亮与地球之间的距离?(选填“能”或“不能”),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晚自修时,校外某广场晚会的声音相当大,严重干扰了正常的教学秩序。有一位同学用
棉花堵住自己的耳朵,他减弱噪声的方法是在______________处减弱。听到隆隆的雷声,人耳常会觉得痛,这是因为声音具有____________。
11、一束光从空气中射入水中,传播方向_________改变(选填“一定”或“不一定”)。 12、如图5所示,MM′为两种介质的界面,NN′为法线。光线
_________为反射光线,入射角等于_______度,折射角等于_______度。如果两种介质中,一种是空气,另一种是水,则MM′的_________方是水(选填“上”或“下”)。 13、在探究光的反射现象实验时,某同学根据实验现象画出了
图5
M
A、B、C三个光路图如图6所示,请仔细观察图中现象,写出实验结论:
60° 60°
图6
A B C
(1)分析比较图A或B或C可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比较图A和B和C可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作图题(每题3分,共9分)。
1、在图7中,根据给出的入射光线AO画出反射光线OB,并标出反射角的度数。 2、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画出图8中物体AB在平面镜MN中的像A’B’。
3、在图9中,根据入射光线与折射光线,在括号内填上介质(空气和玻璃)的名称,并标出折射角。
3
A’
B’
( ) ( )
图7 图8 图9
四、实验题(每空1分,共27分)
1、如图10所示的广口瓶内放一个音乐芯片,在瓶口塞上插有玻璃管的软木塞。
(1)此时你_____听到音乐声(选填“能”或“不能”)。
(2)用抽气机将瓶内的空气抽出,在抽气机向外抽气的过程中,你
听到的音乐声将____________(选填“逐渐变轻”、“逐渐变响”或“响度不变”)。 (3)如果把瓶中的空气完全抽出来,你_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听到音乐声。 2、使用托盘天平时应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再移动游码至标尺________处,这时发现指 针仍偏左(如图11甲所示),应将横梁上的___________向_____端调节,使指针___________________,此时横梁平衡,天平可以使用了。如果天平在测量时,右盘中砝码的质量和游码的位置如图11乙所示,则被测物体的质量为________克。
3、如图12所示的光具盘是研究光的反射的实验装置,入射点O处是一块__________,实验中保持入射点不变是为了保证__________的位置不变,便于从中直接读出反射角的大小。图中入射光线为AO、CO、EO,对应的反射光线为OB、OD、OF,把小门向后折就不能看到_____________(选填“入射光线”或“反
图12 图11
图10
射光线”),于是得出结论: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____________内。
4、小红同学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时,将一块_________作为平面镜,并使其__________(选填“竖直”或“倾斜”)架在一把水平放置的直尺上面,再取两段相同的蜡烛A和B一前一后竖直放在直尺上,点燃蜡烛A,进行观察,如图13所示,在此实验中:
(1)直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像与物__________________; (2)两段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____________;
(3)把手指放在镜后蜡烛B的烛芯上,手指________(选填“会”或
“不会”)被烧伤。在玻璃板后面挡一张黑纸,该同学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在玻璃板内看到点燃的蜡烛A的像。由此可以得出初步结论: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____像(选填“实”或“虚”)。
5、在“研究影响摆球摆动周期的因素”的实验中,下表是一组同学实验时记录的数据:
4
图13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