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床头上的标签》教案范文
希望能帮助到您
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床头上的标签》教案
范文
篇一 教学目标
1.在略读和精读的过程中,感知课文内容,了解人物的内在精神。
2.明确为什么以“标签”为题。 3.品读课文中的细节描写。 教学重点
在略读和精读的过程中,感知课文内容,了解人物的内在精神。 教学难点
品读课文中的细节描写。 教具准备 搜集科学家的资料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程序 一、导入新课
交流课下搜集的科学家的故事。引入新课
板书课题,齐读:你有什么疑问?(板书学生的问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思考:课文围绕主人公写了哪些事情?
希望能帮助到您
2.概括课文主要内容填空:课文记叙了德国化学家( )的两件事------其一:( ):其二:( )。这两件事告诉我们,在科学的道路上( )。
3.根据内容给课文分段,找出文章的过渡句。 三、再读课文,解决课前简单的疑问 四、研读课文
1.默读课文,小组合作交流:(1)是什么使李比希与新元素失之交臂?
(2)为什么要将标签贴在床头? (3)标签起到了什么作用? (4)为什么以“标签”为课题? 2.交流
问题1:出示句子:他( )呼吸,( )地阅读,读完( )。 (1)填空,抓住所填的词语说说自己的感受。 (2)想象:李比希此刻会想些什么?
问题3:李比希的“更认真、更严谨表现在哪里?
3.思考:在李比希一成一败两个故事中,你学到了什么?李比希身上具有怎样的科学精神? 五、总结
本文以别具匠心的标题、精心的选材、巧妙的细节描写让我们认识了严谨、持之以恒的科学家李比希,生活中做任何事都要具有这种精神。
希望能帮助到您
板书设计
床头上的标签 叶永烈 失败:失“溴“ 浅尝辄止 成功:柏林蓝 吸取教训 更严谨、更认真、持之以恒 篇二
教学目标:
1、学会围绕中心、多角度选取材料及正、侧面描写相结合来刻画人物的方法;
2、明确为什么以“标签”为题,学习科学家的精神;树立对科学的信念与追求;
3、品读文中巧妙的细节描写及其对表现人物的作用。 教学准备: 1、学生预习课文 2、小黑板抄写问题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交流预习收获。 1、板书课题 2、齐读课题 3、检查预习情况
师:老师昨天布置大家去预习并收集与本课有关的资料。现在,
希望能帮助到您
大家就来交流你们的预习收获。 生答。
4、交流预习收获的同时,教师适时让学生学习课文内容。 师:同学们的预习收获可真多,说明你们的阅读能力提高了。那么现在请同学们小声读课文,想想还有那些问题不懂,题出来大家帮忙解决。
二、默读课文,提出问题
1、学生交流预习课文遇到的问题。
(预设问题有:标签上写的是什么?为什么把标签贴在床头上?标签起了什么样的作用?为什么以标签为题?……)
2、老师归纳刚才学生预习所遇到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默读课文。
3、学生默读后,带领学生解决问题,简单地问题在交流中解决,解决后擦去。
4、剩下的问题需要学生研读课文解决。 三、再读课文,解决疑难
1、小组合作研读课文,解决黑板上的问题。 2、小组交流
3、在交流问题时适时出示句子帮助学生理解问题。 (1)他( )呼吸,( )地阅读,读完( )。
请学生填空,然后抓住填上的词语说会所自己的感受,想象李比希此刻会想些什么,学习通过动作描写展现人物心情的写作方法。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