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11_20各数的认识第2课时认识11_20各数(2)教案西师大版

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11_20各数的认识第2课时认识11_20各数(2)教案西师大版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1 15:12:18

精选范本

第四单元 11~20各数的认识

第2课时 认识11~20各数(2)

【教学内容】

教材第57~59页内容。

【教学目标】

1.知道11~20各数的数序。 2.能用“大一些”、“小一些”、“小得多”等语言描述11~20各数之间的大小关系。 3.能熟练掌握10加几的口算。

【重点难点】

重点:能熟练掌握10加几的口算。 难点:能用“大一些”、“小一些”、“少得多”等语言描述11~20各数之间的大小关系。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教师提问: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上节课都学了些什么?(学生思考后回答。)

教师提问:很好,大家已经会数、读、写11~20这些数了,还知道了它们的组成,这节课我们要对这些数进行更深入的认识,大家有信心学好吗?(有!)

二、互动新授

(一)教学10加几

师:听到同学们响亮的回答,小青蛙也来给你们加油了!你们看,它们来了。 (课件:先出示10只青蛙,再出示6只青蛙。)

教师提问:请大家数数,有多少只小青蛙来给我们加油? 学生看屏幕数,并回答。(教师板书:16)

师:对,这里有16只小青蛙。请你用小棒表示出16这个数,并和同桌说说它的组成。 学生先独立摆小棒,再和同桌说16的组成。 学生汇报小棒的摆法后,全班一起说16的组成。

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在黑板上贴出学生的摆法(1捆加6根),并板书:1个十,6个一。 教师结合刚才小青蛙出现的顺序引导学生发现,先来了10只小青蛙(板书:10),又来了6只小青蛙(板书:6),一共是16只小青蛙(板书:16)。 师:学生们,我们可以用一个加法算式表示刚才的过程。(板书:+、=)

教师指着算式说:10+6=16这个算式就能清楚地表示16是由1个十和6个一组成的。 指导学生独立完成教材第59页例4右半部分填空题,教师订正。

(二)教师10加10

师:小青蛙的加油声吸引了一群小鱼。 (课件:先出示10条鱼,再出示10条鱼。)

教师提问:请和同桌的小伙伴一起数数一共有多少条小鱼,用小棒怎么表示? 同桌讨论、商量后汇报。

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在黑板上贴出学生的(2捆十)摆法,并板书:2个十。 教师提问:能用算式表示小鱼的总数吗?

.

精选范本

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10+10=20。

师:这个算式就表示20是由2个十组成的。

(三)教学数序和大小比较 1.教学数序。

师:正当小青蛙和小鱼玩得高兴的时候,它们听见了一阵哭声。 (课件演示:一只哭泣的小兔子。)

师:小兔子为什么哭呢?原来它的尺子上的数字娃娃不见了。 (教师在黑板上贴出空白直尺图。)

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能帮小兔把数字娃娃找回来吗? 教师请几位同学上台贴数学卡片,其余同学帮忙指导。

师:在同学们的帮助下,数字娃娃回到了直尺上,我们一起读一读这些数字。 学生在直尺上数出0~20各数。

教师提问:出了一个一个地数,你还能怎样数? 学生汇报数法:2个2个地数、5个5个地数……

2.比较大小。

师:看着尺子上的数字,你最喜欢哪个数?把它告诉你的同桌。 教师点名两位同学,说出自己最喜欢的数字,并拿出相应的数字卡片。 教师提问:这两个数谁大谁小?学生回答。

教师再请一位同学说出喜欢的数,并拿出数字卡片,将三个数放在直尺上的相应位置,让学生从具体的表现中体会“大一些”、“小一些”、“大得多”、“小得多”。

教师请学生从尺子上任意找两个数比比大小。如15,18,7,14,说说怎样比。 学生尝试回答,同时教师在黑板上板书大一些、小一些、大得多、小得多。

三、巩固练习

1.对比练习,巩固10加几。

(1)教师指导学生独立完成教材第59页“试一试”。 8+10= 2+10= 4+10= 10+8= 10+2= 10+4=

学生完成后,教师选择几个算式让学生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师归纳:在计算10加几的加法时,我们可以通过想数的组成来计算。 教师再要求学生对照上下两个算式,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交换加号前后两个数的位置,得数不变。

(2)卡片游戏。

教材第59页“课堂活动”第1题。

游戏规则:一个同学出10,另一个同学出1~9各数,说说合起来是多少。 以同桌形式进行游戏,教师巡视进行指导。

(3)摆小棒说算式。

教材第59页“课堂活动”第2题。 教师先示范摆小棒(1捆零1根),边摆边说,1个十和1个一组成11,10+1=11。 学生按要求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时给予一定的指导。

.

精选范本

2.在具体情境中感悟数的大小关系。

创设情境:一天下午,猫妈妈带着她的两个学生淘淘和乐乐去钓鱼,乐乐认真地向猫妈妈请教钓鱼的方法,而淘淘却只顾自己玩,不认真钓鱼,结果猫妈妈钓了18条鱼,乐乐钓了14条鱼,而淘淘只钓了4条鱼。

师:同学们,你能用我们今天学的“大一些”、“小一些”、“大得多”、“小得多”说说它们钓鱼的情况吗?

学生汇报后教师点评。

教师提问:你想对乐乐说些什么?(品德教育)

3.完成教材第60页“练习十”第1~4题。 教师根据课堂上的练习时间,灵活处理。

四、课堂小结

教师提问:同学们,今天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学生回忆并回答。

师:看来今天的收获还真不小!不仅能计算10加几,还能用“大一些”、“小一些”、“大得多”、“小得多”来描述11~20各数之间的大小关系。真了不起!请同学们再想想,我们的生活中哪些地方要用到11~20各数,什么时候会用到大小比较? 学生举例进行汇报,只要说得有道理,教师都要给予肯定。

五、作业设计 1.课堂作业

2.课后作业

板书笔记

认识11~20各数(2)

一些 大得多 小一些 小得多

.

精选范本

教学反思

教学本课时,我通过复习让学生回忆了认识11~20各数的组成,还将学生常见的计数器进行了适当的变形,让学生巩固个位、十位的位置值。由于导入环节已让学生对数的组成说得很充分了,因此在10加几的教学时学生很快就明白了数的组成和10加几这两个知识点之间的关系。值得注意的是,这里10加几的教学仅仅是强化数的概念,而不是突出它的计算功能,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把握好尺度。

.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精选范本 第四单元 11~20各数的认识 第2课时 认识11~20各数(2) 【教学内容】 教材第57~59页内容。 【教学目标】 1.知道11~20各数的数序。 2.能用“大一些”、“小一些”、“小得多”等语言描述11~20各数之间的大小关系。 3.能熟练掌握10加几的口算。 【重点难点】 重点:能熟练掌握10加几的口算。 难点:能用“大一些”、“小一些”、“少得多”等语言描述11~20各数之间的大小关系。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教师提问: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上节课都学了些什么?(学生思考后回答。) 教师提问:很好,大家已经会数、读、写11~20这些数了,还知道了它们的组成,这节课我们要对这些数进行更深入的认识,大家有信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