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武汉工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卷1-7

武汉工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卷1-7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23 21:40:55

E 交往是以生产关系为中介的人与自然界之间的关系

44,物质生产是制约科学发展的最主要的因素,其表现有 ( ) A 物质生产发展的需要是科学发展的动力 B 物质生产为科学提供实验设备和观测手段 C 物质生产决定科学发展的规模和速度 D 物质生产决定科技成果向直接生产力的转化 E 物质生产发展的水平总是超前于科学发展的水平

45,人的全面发展是指 ( ) A 个人的德、智、体、美、劳和谐完整的发展 B 个人潜力和智能的最大限度的发挥 C个人需要的全面丰富和满足 D 人的发展最理想的境界 E 人的本质的真正实现 46,商品的使用价值是( )。

A.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 B.构成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

C.商品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D.反映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E.反映人和社会之间的关系

47,生产资本的构成对资本周转速度的影响是( )。 A.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之间的比例 B.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各自的周转速度 C.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之间的比例

D.生产资本构成中,固定资本比重大,周转速度就慢 E. 生产资本构成中,固定资本比重大,周转速度就快 48,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是( )。 A.II(C+M-M/X)>I(V+M/X) B.I(V+M)>IIC C. I(C+V+M)=IC+IIC

D.II(C+V+M)=I(V+M)+II(V+M) E. I(V+M)

49,影响利润率高低的因素有( )。

A.资本周转速度快慢 B.剩余价值率高低

C.资本有机构成高低 D.劳动生产率高低 E.工人人数多少 50,垄断条件下的竞争有( )。

A.垄断组织之间的竞争 B.垄断组织与非垄断企业之间的竞争

C.占统治地位的自由竞争 D.垄断组织内部的竞争 E.垄断资本家集团之间的竞争

三、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51,阐述意识的本质及其能动性的表现。

52,为什么说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53,简述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 54,阐述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辩证关系。 55,阐述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之间的关系。 56,阐述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原因。 四、论述题:(20分)

57,以人口因素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的原理为指导,说明如何正确认识和解决我国的人口问题。(10分)

58,阐述社会主义首先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取得胜利的原因。如何理解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的艰巨性和长期性。(10分)

附表二: 武汉工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试题2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35分) CBCDA 6-10 ABCCB 11-15 DCACC 1-5 16-20 AADBD 21-25 ACBAD 26-30 BDCDA 31-35 CDDCA 二、多项选择题(15分) 36 ACD 37 ABD 38 ABE 39 BCDE 40 BCD 41 AD 42 BD 43 ABD 44 BCD 45 ABCE 46 ABCD 47 ABD 48 CD 49 ABCD 50 ABDE 三、简答题(30分) 51,答: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能动性主要表现有:第一,意识活动是一种主动的创造过程。第二,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计划性。第三,对客观世界的改造.第四,意识能反作用 于主体及生理过程和活动。 52 ,答:(1)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变化发展的内在源泉和动力。(2)是否承认事物的内在矛盾是辩证法与形而上学斗争的焦点,是它们的根本区别。(3)是贯穿于辩证法其他规律和 范畴的中心线索。(4)矛盾分析法是最根本的认识方法。 53 ,答: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性质、变化),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集中表现为它是为经济基 础服务的)。 ,答: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辩证关系:相互依存相互包含;相互转化,无数相对真理之和构成了绝54对真理。 55 ,答:对立统一的关系。对立性:二者相互排斥,不可兼得。统一性: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价值寓于使用价值之中。 56,答:各个国家的生产力发展状况和社会发展阶段;历史文化传统的差异性;时代和实践的不断发展。 四、论述题(20分) 57 答:人口因素是社会物质生活的必要条件之一,对社会的发展起着制约和影响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 几个方面:第一,一定数量的人口是社会物质生产的必要前提。第二,人口状况能够加速或延缓社 会的发展。总之, 我国的人口问题是现代建设中一个十分严重的问题。突出地表现为人口数量多, 在一段时间内增长速度快,人口生产与物质生产比例严重失调,从面导致离人口生产与经济建设之间的尖锐矛盾,并且带来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只有认真汲取教训,充分估计到我国人口问题的严重性,坚持正确的政策和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才能解决好我国的人口问题。我们既要看到我国人口问题的严重性,又要对我国人口问题的解决充满信心。 58答:原因:革命的客观形势和条件;并不违背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艰巨性和长期

武汉工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考试试卷3

-------------------------------------------------------------------------------------------------------------------------------------

一、选择题(从下列各题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共40题,每题1分):

1、哲学是

A 科学之科学 B 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 C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D 自然知识、社会知识、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2、全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石是

A 一元论 B 物质 C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D 意识 3、唯物辩证法普遍联系的观点的前提是

A 承认事物之间的区别性 B 否认事物之间的确定界限 C 承认事物的客观性 D 否定事物的相互区别

4、在实践活动的类型中,决定其它一切活动的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 A 处理社会矛盾的实践 B 生产实践

C 科学实践 D 人的主观活动 5、人的最深刻最根本的本质是

A 物质生产劳动 B 自觉能动性

C 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D 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统一 6、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最基本方面在于他们是

A 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B 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C 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D 历史任务的提出者和组织者 7、衡量社会是否进步的根本标准和客观尺度是 A 物质文明 B 精神文明

C 思想道德水平 D 物质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8、“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这句话体现了 A 相对主义的观点 B 辩证法的观点 C 形而上学的观点 D 诡辩论的观点 9、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的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 A 迂回曲折 B 前进上升运动 C 周而复始的循环 D 直线式的发展 10、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认识的主体是指

A 从事脑力劳动的人 B 现实社会中的一切人

C 改造和探索世界的现实的人 D 作为生产力要素的劳动者 11、一切错误思想就其本质而言都是

A 人的头脑里固有的 B 客观存在的反映 C 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D 没有任何根据的 12、设想没有运动的物质是

A 庸俗唯物主义观点 B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 C 唯心主义观点 D 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13、下列现象中属于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的有

A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B 先进和落后的相互排斥

C 真理和谬误失去一方,他方就不存在 D 顺利变为困难,困难变为顺利 14、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反映的内容主要是: A 社会存在 B 地理环境

C 人口因素 D 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15、衡量社会是否进步的最为根本的标准是

A 物质文明 B 精神文明 C 思想道德水平 D 科学技术

16、唯物史观认为,评价一个人的价值更重要的是在于

A 他的奉献得到社会的承认 B 他为社会作了什么贡献 C 社会对他的合理需要予以满足 D 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关心 17、“真理没有阶级性”这是

A 主观唯心主义真理观 B 旧唯物主义真理观 C 客观唯心主义真理观 D 辩证唯物主义真理观 18、人们常说的“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其哲理是讲 A 空间的三维性 B 时间的一维性

C 时间空间的客观性 D 时空和物质运动的不可分离性

19、哲学上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划分是依据对————的不同回答来进行的。 A 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 B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C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 D思维和存在是否具有同一性的问题 20、依据对思维和存在是否具有同一性问题的不同回答,哲学上可以划分 A 唯心论和唯物论。 B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C 具体科学和哲学。 D 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21、物质的最高属性是它的

A 存在性 。 B 运动性。 C 可知性 。 D 客观实在性。 22、认为具体的物的形态如水、火、气等是世界的本原的观点是

A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 B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观点。 C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D庸俗唯物主义观点。

23、汉代的董仲舒说“古之天下,亦今之天下;今之天下,亦古之天下”。这是

A 唯物论观点 B 唯心论观点 C 辩证法观点 D 形而上学观点

24、 认为存在着没有物质的运动是——的观点。

A 庸俗唯物主义 B形而上学 C 唯心主义 D 辨证唯物主义

25、矛盾的两个基本属性是

A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 B 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 C矛盾的内在性与外在性 D矛盾的实践性与历史性 26、生产力的基本含义是

A人的体力与脑力的支出 B人们解决自然界矛盾的能力 C人类解决社会同自然界的实际矛盾的能力 D人类解决人与社会矛盾的能力 27、“望梅止渴”是关于

A感觉的生动的例子 B知觉的生动的例子

C表象的生动的例子 D 理性认识的生动的例子 28、世界观是人们对于

A世界的看法的总和 B世界的一般规律的看法,主要是了解人与世界的关系

C世界的一般规律的科学看法 D世界与人生的最基本的看法 29、马克思主义认为,宗教不是

A世界观 B理论化与系统化的世界观 C歪曲的世界观 D 能够消灭的 30、唯物辩证法的总的特征是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E 交往是以生产关系为中介的人与自然界之间的关系 44,物质生产是制约科学发展的最主要的因素,其表现有 ( ) A 物质生产发展的需要是科学发展的动力 B 物质生产为科学提供实验设备和观测手段 C 物质生产决定科学发展的规模和速度 D 物质生产决定科技成果向直接生产力的转化 E 物质生产发展的水平总是超前于科学发展的水平 45,人的全面发展是指 ( ) A 个人的德、智、体、美、劳和谐完整的发展 B 个人潜力和智能的最大限度的发挥 C个人需要的全面丰富和满足 D 人的发展最理想的境界 E 人的本质的真正实现 46,商品的使用价值是( )。 A.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 B.构成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