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学心理学复习资料
1、智力的核心成分是( )能力。 2、吉尔福特认为,内容有5种,操作有6种,产品有6种,共有( )种智力。
3、能力是与( )紧密相联的。
4、为了完成活动任务的各种能力的独特结合就是( )。 5、根据能力所影响的活动性的性质,可将能力区分为( )、( )和( )。 三、名词解释 1、能力 2、一般能力 3、特殊能力 四、简答题
1、能力的个别差异。
2、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关系。 3、斯腾伯格的智力三元理论。 五、论述题
如何培养学生的能力?
第十四章 心理卫生
一、选择题
1、环境决定论的代表人物是( )。
(1)华生 (2)弗洛伊德 (3)冯特 (4)马斯洛 2、少年期是指( )这一时期。
(1)8、9-12、13岁 (2)、11、12-14、15岁 (3)7、8-10、11岁 (4)、10、11-15、16岁 3、下列不属于个体心理发展过程特点的是( )。 (1)不平衡性 (2)、顺序性 (3)差异性 (4)、跳跃性 4、( )是心理发展的根本动力。
(1)环境 (2)遗传 (3)心理发展的内部矛盾 (4)生理成熟 5、下列不属于认知方法的是( )
(1)认知重建术 (2)心理应付技术 (3)解决问题技术 (4)系统脱敏法 6、人本主义心理辅导方法在具体辅导实践上,( )的影响最大。 (1)罗杰斯 (2)马斯洛
(3)罗洛梅 (4)弗洛姆 7、按问题的性质,心理辅导可分为( )、支持性辅导和日常辅导。
(1)危机干预 (2)系列辅导 (3)系统辅导 (4)个别辅导
8、传授有关社会活动和礼仪的知识,训练和培养一定的社会活动技能属于( )
(1)学习辅导 (2)职业辅导 (3)人际交往辅导 (4)一般生活辅导 9、条件反射建立的主要条件是( ) (1)模仿 (2)强化 (3)移情 (4)观察 10、下列不属于非言语性技巧的是( ) (1)目光 (2)体态 (3)声音的物理变化 (4)共情 11、下列不属于行为性方法的是( ) (1)阳性强化法 (2)消退法 (3)行为塑造法 (4)认知重建法
二、填空题
1、个体心理发展既有连续性,又有( )。 2、心理年龄特征具有相对稳定性和( )。
3、个体心理发展可分为八个阶段:乳儿期、婴儿期、( )、( )、少年期、( )、( )、老年期。
4、个体的心理发展既有( )的一面,又有( )的一面。 5、影响个体心理发展的因素可分为两大类,一是( ),二是( )。
6、初中生的思维处在从( )思维到( )思维的过渡阶段。
7、心理辅导的具体内容按心理行为的性质可分为认知和智能辅导、( )、( )、学习辅导、( )、( )等。 8、学生心理辅导资料可分为团体资料与( )、( )和(综合资料、定量资料和( )等。 9、心理辅导要遵循发展、( )与( )相结合的原则。 10、行为主义提出了著名的( )公式,以之作为解释人类行为的原则。
11、心理辅导的基本原理包括三个方面:关于心理的基本理论、( )和( )。
12、认知重建技术包括三种辅导方法:( )、( )、( )。
三、名词解释 1、心理健康 2、心理年龄特征 3、一级预防 四、简答题
1、挫折和心理卫生的关系。 2、心理健康的标准。
3、如何增进青少年学生心理健康。 4、个体心理发展过程的特征。 5、简述心理发展的条件。 6、常用心理预防方法有哪些? 五、论述题
1、论述少年期学生的个性和社会化的发展。
2、联系实际,谈谈青年初期学生的个性和社会化发展特点。 3、论述心理辅导与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的关系。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