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35套精选试卷合集】北京市门头沟区市级名校2019-2020学年化学高一下期中模拟试卷含答案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4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我国科学家以CCl4和金属钠为原料,在700℃时反应制造出纳米级金刚石粉末和另一种化合物,该成果发表在世界权威的《科学》杂志上,被各国科学家们高度评价为“稻草变黄金”.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反应是复分解反应 B.制造过程中元素种类没有改变 C.另一种化合物为NaCl D.金刚石属于非金属单质 【考点】化学基本反应类型.
【分析】根据题目信息,结合质量守恒可知CCl4和金属钠在700℃时发生反应制造出纳米级金刚石粉末和氯化钠,以此来解答.
【解答】解:A.CCl4和金属钠反应生成金刚石和氯化钠,属于置换反应,故A错误; B.化学反应中元素种类不会改变,故B正确; C.“另一种化合物”指的是NaCl,故C正确; D.金刚石是碳的单质,属于非金属单质,故D正确, 故选A.
2.下列各组物质,按化合物、单质、混合物的顺序排列的是( ) A.墨水、铜、氨气 B.熟石灰、液态氧、豆浆 C.烧碱、白磷、胆矾 D.生石灰、干冰、空气 【考点】单质和化合物;混合物和纯净物.
【分析】物质分为混合物和纯净物,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纯净物又分为单质和化合物.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
【解答】解:A.墨水属于混合物,铜属于单质,氨气属于化合物,故A错误; B.熟石灰属于化合物;液态氧属于单质;豆浆属于混合物,故B正确; C.烧碱属于化合物;白磷属于单质;胆矾属于化合物,故C错误;
D.生石灰属于化合物;干冰为二氧化碳属于化合物;空气属于混合物,故D错误. 故选B.
3.某化学兴趣小组进行化学实验,按照图2连接好线路发现灯泡不亮,按照图3连接好线路发现灯泡亮,由此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
A.NaCl是电解质 B.NaCl溶液是电解质
C.NaCl在水溶液中电离出可以自由移动的离子 D.NaCl溶液可以导电
【考点】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
【分析】根据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和构成条件:电解质溶液必须含有大量自由移动离子,电解质中阴阳离子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解答】解:A、NaCl是强电解质,故A正确; B、NaCl溶液属于混合物,不是电解质,故B错误;
C、NaCl在水溶液中电离出可以自由移动的钠离子和氯离子,故C正确;
D、NaCl溶液中含有大量的自由移动的氯离子和钠离子,所以可以导电,故D正确. 故选B.
4.当分散剂是水或其他液体时,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 ) A.胶体的分散质能透过滤纸 B.胶体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C.胶体在一定条件下能稳定存在
D.胶体的分散质粒子直径在1~1OOnm之间 【考点】胶体的重要性质.
【分析】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分散质微粒直径的大小不同.
【解答】解:胶体区别于其它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胶体粒子直径在1﹣100nm(10~10m)之间,溶液的粒子直径小于1nm,浊液的子直径大于100nm. 故选D.
5.下列电离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 A.H2SO4=2H++SO42﹣ B.NH4NO3=NH4++NO3﹣ C.NaHCO3=Na++H++CO32﹣ D.Ba(OH)2=Ba2++2OH﹣ 【考点】电离方程式的书写.
【分析】用化学式和离子符号表示电离过程的式子称为电离方程式,强电解质完全电离,弱电解质部分电离,多元弱酸分步电离,以第一步为主,据此解答.
【解答】解:A.硫酸为强电解质,完全电离,电离方程式为:H2SO4=2H++SO42﹣,故A正确; B.硝酸铵为盐,属于强电解质,完全电离,电离方程式为:NH4NO3=NH4++NO3﹣,故B正确; C.碳酸氢钠为盐,属于强电解质,完全电离,电离方程式为:NaHCO3=Na++HCO3﹣,故C错误; D.氢氧化钡是强碱,属于强电解质,完全电离,电离方程式为:Ba(OH)2=Ba2++2OH﹣,故D正确;
﹣7
﹣9
故选:C.
6.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石灰水与过量碳酸氢钠溶液反应:HCO3﹣+Ca2++OH﹣═CaCO3↓+H2O
B.硫酸氢钠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钡溶液至中性:2H++SO42﹣+Ba2++2OH﹣═BaSO4↓+2H2O C.氧化铜与稀硫酸反应:2H++O2﹣═H2O
D.碳酸氢钠溶液中加入盐酸:CO32﹣+2H+═CO2↑+H2O 【考点】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分析】A.碳酸氢钠足量,离子方程式按照氢氧化钙的组成书写,反应后有剩余的碳酸根离子; B.反应后的溶液为中性,则硫酸氢钠与氢氧化钡按照物质的量2:1反应; C.氧化铜不能拆开,离子方程式中需要保留化学式;
D.碳酸氢钠电离出碳酸氢根离子,碳酸氢根离子不能拆开,需要保留整体形式.
【解答】解:A.石灰水与过量碳酸氢钠溶液反应,离子方程式按照氢氧化钙的组成书写,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2HCO3+Ca+2OH═CO3+CaCO3↓+2H2O,故A错误;
B.硫酸氢钠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钡溶液至中性,氢离子与氢氧根离子恰好反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H++SO42﹣+Ba2++2OH﹣═BaSO4↓+2H2O,故B正确;
C.氧化铜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氧化铜不能拆开,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2H+CuO═H2O+Cu,故C错误;
D.碳酸氢钠溶液中加入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和水,碳酸氢根离子不能拆开,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HCO3+H═CO2↑+H2O,故D错误; 故选B.
7.在强酸性的无色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 A.Na+、K+、Cl﹣、CO32﹣
B.Ba2+、K+、OH﹣、NO3﹣
﹣
+
+
2+
﹣
2+
﹣
2﹣
C.Ba2+、Cu2+、SO42﹣、Cl﹣ D.NH4+、Mg2+、SO42﹣、Cl﹣ 【考点】离子共存问题.
【分析】强酸溶液中含大量的氢离子,根据离子之间不能结合生成沉淀、气体、水,不能大量共存,并结合离子的颜色来解答.
【解答】解:A.强酸溶液中不能大量存在CO32﹣,故A错误; B.强酸溶液中不能大量存在OH,故B错误;
C.Ba2+、SO42﹣结合生成沉淀,Cu2+为蓝色,与无色不符,故C错误; D.该组离子之间不反应,可大量共存,且离子均为无色,故D正确; 故选D.
8.下列变化中,需要加入氧化剂才能实现的是( ) A.Cl﹣→Cl2 B.CuO→Cu C.CaCO3→CO2 【考点】重要的氧化剂.
【分析】当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时,被氧化,须加入氧化剂才能实现,据此解答.
D.H2O2→O2
﹣
【解答】解:A.Cl→Cl2,氯元素的化合价升高,被氧化,须加入氧化剂才能实现,故A正确; B.CuO→Cu,铜元素的化合价降低,需要加还原剂,故B错误;
C.CaCO3→CO2,碳元素的化合价不变,不需要氧化剂、还原剂,故C错误; D.H2O2→O2,氧化剂和还原剂都是H2O2,因此无需再加氧化剂,故D错误; 故选A.
9.根据下列反应判断有关的物质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H2SO3+I2+HO═2HI+H2SO4 2FeCl3+2HI═2FeCl2+2HCl+I2
3FeCl2+4HNO3═2FeCl3+NO↑+2H2O+Fe(NO3)3. A.H2SO
>I﹣>Fe2+>NO B.HNO3>Fe3+>I2>H2SO3
3+
﹣
C.HNO3>Fe>I>H2SO3>I2 D.NO>Fe>H2SO3>I
2+﹣
【考点】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比较.
【分析】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还原剂的还原性大于还原产物的还原性,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解:①H2SO3+I2+HO═2HI+H2SO4中S元素化合价由+4价变为+6价、I元素化合价由0价变为﹣1价,所以I2是氧化剂、H2SO4是氧化产物,氧化性I2>H2SO3;
②2FeCl3+2HI═2FeCl2+2HCl+I2中Fe元素化合价由+3价变为+2价、I元素化合价由﹣1价变为0价,所以Fe是氧化剂、I2是氧化产物,氧化性Fe>I2;
③3FeCl2+4HNO3═2FeCl3+NO↑+2H2O+Fe(NO3)3中Fe元素化合价由+2价变为+3价、N元素化合价由+5价变为+2价,所以HNO3是氧化剂、Fe3+是氧化产物,氧化性HNO3>Fe3+;通过以上分析知,氧化性强弱顺序是HNO3>Fe3+>I2>H2SO3, 故选B.
10.一定条件下硝酸铵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5NH4NO3═2HNO3+4N2↑+9H2O,在反应中被氧化与被还原的氮原子数之比为( ) A.5:3 B.5:4 C.1:1 D.3:5 【考点】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
【分析】在5NH4NO3═2HNO3+4N2↑+9H2O的反应中,氮元素由铵根中﹣3价升高为0价,被氧化;氮元素由硝酸根中+5价降低为0价,被还原,氮气既是还原产物也是氧化产物,根据电子转移守恒,判断被氧化的氮原子与被还原的氮原子物质的量之比.
【解答】解:在5NH4NO3═2HNO3+4N2↑+9H2O的反应中,氮元素由铵根中﹣3价升高为0价,被氧化, 氮元素由硝酸根中+5价降低为0价,被还原,氮气既是还原产物也是氧化产物,
根据电子转移守恒,可知被氧化的氮原子与被还原的氮原子物质的量之比为(5﹣0):[0﹣(﹣3)]=5:3. 故选A.
11.一定量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4%的KOH溶液,若将其蒸发掉50.0g水后,其溶质质量分数恰好扩大一倍,体积变为62.5ml,则浓缩后溶液中KOH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3+
3+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