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施工组织设计 - 图文
漳州市古雷港口陆域和加工物流区(I区一期)填海造地工程
绞刀下放挖泥深度要根据涨落潮位的变化,随时调整下放深度,水位变化0.1m,应调整下放深度。由于土质、挖深、前移距和吸入等情况不同,挖出来的实际深度,不一定正好是绞刀下放的深度,所以在施工时,必须通过试挖测定深度后,来调整绞刀下放深度,以使达到施工需要深度。
(2)挖泥船实施每岗的三测制度
在施工中挖泥船上每岗要坚持三测,检测水深三次,可利用小艇或船身绞刀桥架进行检测,在一个断面上,至少要检测五个水深点,即挖泥中线点、边线点、中线和边线之间的点,专业测量组,要定段(或定期)检测。
6.3.7.2 绞吸船施工平面控制
(1)平面控制采用DGPS(全球定位差分系统)定位系统
本工程采用先进的DGPS定位系统作平面控制,定位精度优于1.0m。施工中,施工船舶将统一接收交通部设立在DGPS信标发射台发射的DGPS信标信号,由DGPS信标台所发射信号“八四”坐标转换成北京“五四”坐标的转换参数及转换公式获得施工船舶的平面定位信息,将保证上述转换计算后的误差优于0.5m。
(2)挖泥定位钢桩的定位
在施工中,挖泥定位钢桩,必须保持在挖泥中线上,或挖泥钢桩定位线上,要经常校核,发现有偏离,要及时调整到中线上或定位线上。挖宽的控制,以两台DGPS接收机来控制横移角度。横移角度的设定,以台车行程钢桩或定位线上位置、绞刀下放深度和挖宽而定。
(3)绞刀横移角度的控制
由于土质、挖深和吸入的情况不同,挖出来的实际宽度,不一定就是绞刀横移的宽度,必须通过试挖实际测量后来调整设定的横移角度,以使达到施工需要的宽度。
在操作中,当绞刀横移到临近设定角度时,要掌握好横移速度,并逐步减速,使到达设定角度时,即能停止横移并转向横移。转向的快慢,可根据土质、泥层厚度、吸入真空度掌握。一般挖砂性土或泥层较厚,转向可慢一些,可滞后3~5秒钟转向。挖较软的泥土或泥层较薄,转向可快一些,一到边线2~3秒钟后,即可转向。有些工程为了使边坡不受损,最好使挖泥船离开边坡(1~2米),在船体不动的状态下进行吸泥作业。
6.3.8边坡的控制
开挖边坡采用阶梯形(矩形)开挖方式,接替设计原则是上欠下超,超欠平衡。施工台阶的深度及宽度按计划线标示开挖,开挖后的边坡台阶土体在自重和东水的作用下,
49
漳州市古雷港口陆域和加工物流区(I区一期)填海造地工程
自然塌坡后形成1:6的边坡。为避免边坡超深超宽,施工过程严格按规范及技术要求施工。
边坡的控制,也就是边坡台阶宽度和深度的控制,其控制的方法与挖宽、挖深控制相同。
开挖边坡设计台阶见开挖边坡设计台阶示意图。
边坡设计台阶示意图
6.4 陆域形成 6.4.1施工流程
由于施工地点滩涂面较高,低潮时基本全部露出水面。因此,低潮时运砂船舶到指定区域取砂,高潮时运砂船舶乘潮运砂至施工现场进行抛灌,已经形成的部分需要进行整平及部分二次倒运。其施工流程如下:
砂船在指定区域取砂→满载砂船在指定区域定位→抛卸砂→整平及部分二次倒运 6.4.2主要施工方法
6.4.2.1 回灌砂质量要求
(1) 围堤I-3后方吹灌料要求:陆域吹灌时,围堤I-3定位线内侧20m范围内吹灌较好的海砂,海砂以粉砂、细砂为主,含泥量≤10%。
(2) 排水渠顶两侧5m范围内采用海砂,海砂为中粗砂,含泥量≤5%,要求内摩擦角Φ≥26°。
(3) 海域取砂回灌料平均含泥量≤15%。 6.4.2.2 施工方法 (1) 指定区域取砂
在指定取砂区域四周设置浮标,砂船在该区域内放下取砂管,抽吸海砂。
50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