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2010届高考语文复习三年模拟精华汇编3

2010届高考语文复习三年模拟精华汇编3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5 21:45:05

而“忘了除非醉”则更是将这种情感表现得深沉真挚。

(2)词的上阕写初春的景色及词人的感受,是为下阕抒发思乡的悲情作反衬。“忘了除非醉”则直抒胸臆,说明这种思乡之情只有在醉时才能忘却。

4.(08河南省实验中学高三联考)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昭君怨 咏荷上雨

杨万里

午梦扁舟花底,香满西湖烟水。急雨打篷声,梦初惊。 却是池荷跳雨,散了真珠还聚。聚作水银窝,泛清波。

(1)从词的下阕来看,作者写的是庭院荷池上的雨,但上阕却写午梦西湖,这样构思的目的是什么? 答:

(2)作者是从哪些角度分别运用什么手法来咏荷上雨的?

答:

答案 (1)借梦中西湖之美,满湖荷花满湖荷香,满湖烟水舟自乐,来衬托庭院池荷之美:它虽不及西湖大,不及西湖荷多,但同样有西湖荷花、荷香之美,之乐。

(2)作者先用梦幻(或虚写或想像)的手法,写梦中雨打船篷声,惊醒才知是急雨打庭院池中的荷叶的声音,突出雨之急之大;然后用比喻(或实写)的手法写雨珠的形、色——像真珠那样圆、那样白,它们随着荷叶的颤动而忽聚忽散,最后聚在叶心,就像一窝泛清波的水银,突出荷上雨之美。

5.(08湖北宜昌高三第二次调研考试)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问题。

水调歌头 黄州快哉亭赠张偓佺

苏 轼

落日绣帘卷,亭下水连空。知君为我新作,窗户湿青红。长记平山堂上,欹枕江南烟雨,杳杳没孤鸿。认得醉翁语:“山色有无中。”

一千顷,都镜净,倒碧峰。忽然浪起,掀舞一叶白头翁。堪笑兰台公子,未解庄生天籁,刚道有雌雄。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

【注】 ①战国时期楚国的宋玉,他曾任兰台令。其《风赋》写他与景差陪同楚襄王游兰台之宫,忽然刮起风来,楚襄王披襟当风说:“快哉此风!寡人所与庶人共者邪?”宋玉说:

“此独大王之风耳,庶人安得而共之!”然后铺叙“大王之雄风”与“庶人之雌风”之差别。②刚道:“硬说”的意思。

(1)词的上片写景,用了什么样的艺术手法,请结合词句简要分析。 答:

(2)作者通过“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告诉了我们什么样的人生哲理?请结合词的下片作简要阐释。

答:

答案 (1)运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开头四句,先实写,描绘了亭下江水与碧空相连,远处夕阳与亭台相映的优美图景(或卷起窗帘,看见的亭台连水,碧水连空,水天一色的胜景)。“长记”一词点明“平山堂”之景是回忆,属虚写,描绘了作者在此领略的江南那种山色若隐若现,高远空濛的景致。

(2)下片先写平静澄澈的江面突然大浪掀起,老渔翁沉着与风浪搏击的场景,来表现虽然人生风云变幻,但只要胸中有“一点浩然气”(指正气和节操),刚直不阿,坦然自适,在任何境遇中,都能处之泰然,如同领略“千里快哉风”那样舒适快意的哲理。 6.(08郑州一中高三专项复习)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鹧鸪天

陆 游

家住苍烟落照间,丝毫尘事不相关。斟残玉瀣行穿竹,卷罢黄庭卧看山。 贪啸傲,任衰残,不妨随处一开颜。元知造物心肠别,老却英雄似等闲!

【注】 ①玉瀣(xiè):一种美酒名。②黄庭:道经的一种,即黄庭经书。③元知:原本就知道。

(1)刘克庄说陆游的词可分为激昂慷慨、飘逸高妙和流丽绵密三类。你认为此词可归于哪

一类?请结合全诗所营造的意境作简要分析。

答:

(2)陆游不但曾亲自参加抗金战斗,而且在死前还写下“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

翁”的遗嘱。他的爱国情怀在此词里也有所体现,请找出相关词句作简要分析。

答:

答案 (1)此词应该归于飘逸高妙一类。从词中看,词人生活在苍烟落照、无尘事扰乱的

环境里,天天有美

酒相陪,然后可以自由地读道家之书,可以在山林中行走,还可以歌咏自得,这些都体现

了飘逸高妙的特点。

(2)此词的最后一句“元知造物心肠别,老却英雄似等闲”,道出了词人其实并非真意想

过与尘事无干的飘逸

生活,而是造物主别有用心的安排,让英雄白白等闲而老去。从中可见陆游对朝廷消极抗金的抱怨,和自己收

复中原的理想不得实现的惆怅。

7.(08北京市海淀区高三第一学期期中练习)阅读下面一首清词,完成(1)~(2)题。

蝶恋花

纳兰性德

又到绿杨曾折处。不语垂鞭,踏遍清秋路。衰草连天无意绪,雁声远向萧关去。 不恨天涯行役苦。只恨西风,吹梦成今古。明日客程还几许,沾衣况是新寒雨。 (1)前三句借助刻画人物形象来抒发感情。作者刻画了怎样的形象?抒发了什么感情?请结合词句作具体

分析。 答:

(2)简要分析“不恨天涯行役苦。只恨西风,吹梦成今古”句是如何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 答:

答案 (1)“又到”句点明词人重到当年分别之地;“不语”句勾画出词人驻马立足,默默无言,沉浸在对往事的回忆之中;“踏遍”句写出在清冷的秋季,词人长久地徘徊在故地,不忍离去。表达了离别之苦,怀念之情,凄凉之意。

(2)诗人用“不恨”“只恨”形成对举(对比),来突出“西风吹梦成今古”给词人带来的痛苦。(能从其他角度如反语、比喻等方面进行分析,言之成理也可以) 8.(江苏南通5月调研)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南歌子

黄庭坚

槐绿低窗暗,榴红照眼明。玉人邀我少留行。无奈一帆烟雨画船轻。 柳叶随歌皱,梨花与泪倾。别时不似见时情。今夜月明江上酒初醒。

(1)请分析“槐绿低窗暗,榴红照眼明”两句写景的特色及作用。

答:

(2)词的下片层次清晰,角度有变,试作简要赏析。

答:

答案 (1)利用对句,对偶工整,槐叶浓绿,榴花火红,“窗暗”“眼明”渲染叶之绿、花之红;“绿”与“红”、“暗”与“明”在色彩与光度上构成强烈对比;衬托了离别的伤感。 (2)下片先写离别之时伊人蹙眉而歌、泪如雨倾的情状;后写分别后月色皎皎、江水悠悠的情景。这样虚实结合,既拓展了本词的意境,又显得含蓄蕴藉,意味无穷。 9.(08安徽皖南八校高三联考)阅读下面的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踏莎行

贺 铸

杨柳回塘,鸳鸯别浦,绿萍涨断莲舟路。断无蜂蝶慕幽香,红衣脱尽芳心苦。 返照迎潮,行云带雨,依依似与骚人语。当年不肯嫁春风,无端却被秋风误。 【注】 《宋史〃文苑传》载贺氏“喜谈当世事,可否不少假借。虽贵要权倾一时,少不中意,极口诋之无遗辞。人以为近侠。……竟以尚气使酒,不得美官,悒悒不得志”。 (1)词中塑造了一个怎样的荷花形象?请结合全词加以分析。 答: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而“忘了除非醉”则更是将这种情感表现得深沉真挚。 (2)词的上阕写初春的景色及词人的感受,是为下阕抒发思乡的悲情作反衬。“忘了除非醉”则直抒胸臆,说明这种思乡之情只有在醉时才能忘却。 4.(08河南省实验中学高三联考)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昭君怨 咏荷上雨 杨万里 午梦扁舟花底,香满西湖烟水。急雨打篷声,梦初惊。 却是池荷跳雨,散了真珠还聚。聚作水银窝,泛清波。 (1)从词的下阕来看,作者写的是庭院荷池上的雨,但上阕却写午梦西湖,这样构思的目的是什么? 答: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