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井下探放水技术规定
(1)检查排水系统。准备或清理好水沟、水仓;检查排水管路、排水泵及电动机,确保排水系统正常运转,达到设计的最大 排水能力。
—6—
(2)检查瓦斯。矿井必须按管理制度定时进行瓦斯检查,瓦斯浓度超过安全规定时应停止工作,及时加强通风。
(3)检查支护情况。矿井井下探放水施工巷道现场发现有松动或破损的支护要及时修整或更换,并仔细检查帮顶是否背好。
(4)检查煤壁。矿井井下探放水施工现场的煤壁有松软或膨胀等现象时,要及时处理,闭紧填实,必要时可打上木垛,防止水流冲垮煤壁,造成事故。
(5)检查避灾路线。矿井井下探放水施工过程中,设计的避灾路线内不许有煤炭、木料、煤车等阻塞,要时刻保证畅通无阻。
2)探放水前的准备工作
安装钻机探水前,必须遵守以下规定:
(1)加强钻孔附近的巷道支护,并在工作面迎头打好坚固的立柱和拦板。在探水地点应备用一定数量的坑木、麻袋、木塞、木板、黄泥、棉线、锯和斧等,以便探放水过程中意外出水或钻孔水压突然增大时及时处理。
(2)清理巷道,挖好排水沟。探水钻孔位于巷道低洼处时,配备与探放水量相适应的排水设备;
(3)在打钻地点或其附近安设专用电话;
(4)依据设计,确定探水孔位置时,由测量人员进行标定。负责探放水工作的人员亲临现场,共同确定钻孔的方位、倾角、
深度和钻孔数量;
(5)在预计水压大于0.1MPa的地点探水时,必须预先固结套管。套管口安装闸阀,套管深度在探放水设计中规定。预先开
—7—
掘安全躲避硐,制定包括撤人的避灾路线等安全措施,并使每个作业人员了解和掌握;
(6)钻孔内水压大于1.5MPa时,采用反压和有防喷装置的方法钻进,并制定防止孔口管和煤(岩)壁突然鼓出的措施。
KMFKMahW? W? 或
cos?sin?式中:W—老空积水量,m3;
4.2老空水积水量估算
M—采厚,m; a—老空走向长度,m; h—老空垂高,m; F—老空区水平面积,m2;
α—煤层倾角,(°);
K—老空的充水系数,一般老空区取0.3-0.5,煤巷取0.5-0.8,岩巷取0.8-1.0。
4.3探水线内钻孔布置
1)超前距、允许掘进距离、帮距和密度的确定(图2)。
安全外围线帮距孔间距(应小于老空宽度)外斜眼中眼探水终孔位置允许掘进距离超前距
图2 探水钻孔的超前距、帮距和允许掘进距离示意图
—8—
探放老空水超前距、帮距需满足前述规定,另外也可按以下公式计算确定。
(1)超前距 按下式计算:
a=0.5AL3pkp
式中:a —超前距(或帮距),m;
A —安全系数,一般取2~5;
L —巷道的跨度(宽或高取其大者),m; P —水头压力,MPa;
Kp—煤的抗张强度,MPa,可由试验测定。一般采用0.2~
1.4MPa,在无实测资料时可供参考。
(2)允许掘进距离
指经探水后,证实无水害威胁,可以安全掘进的长度。 (3)帮距
指扇形布置的最外侧探水孔所控制的范围与巷道帮的距离,其值一般应与超前距相同,有时可略比超前距小1-2m。
(4)钻孔密度(孔间距)
指到允许掘进距离的终点处的探水钻孔之间的间距。间距的大小视具体情况而定,一般不得超过3m。
2)探水钻孔布置方式。
(1)针对三线管理规定中“警戒线、探水线、积水线”不同范围内的钻孔设计原则,因水患威胁不同,结合现场的可操作性和实际经济效果等综合因素考虑,应分三种情况进行分别设计。
—9—
探水钻孔的布置方式、数量和夹角大小可参见表1。
①在警戒线圈定以外区域,按照掘进钻探“有掘必探”工作要求,实行基本钻探方式。
薄煤层:设计钻孔成扇形布置,按照超前距离控制至少30m,帮距控制至少20m的要求,探放水钻孔布置按照至少3个进行设计。
厚煤层:设计钻孔成扇形布置,按照超前距离控制至少30m,帮距控制至少20m的要求,探放水钻孔布置按照至少4个进行设计。即在薄煤层钻孔设计基础上,在垂直方向上增加1个钻孔。 ②在警戒线以内、探水线以外的过渡区域,应按照资料掌握的可靠程度,结合地面、井下物探成果,针对性的进行钻孔方案设计,原则上要比情况1方案设计钻孔数多、比情况3方案设计钻孔数少,应按照山西省掘进钻探“有掘必探”工作要求,实行有针对性的钻探方式。参考方案(以钻孔设计60m为例)。
薄煤层:煤层赋存方向应至少应布置5个探放水钻孔(见图1)。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