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力学》复习指导-new
3、二根圆截面拉杆,材料及受力均相同,两杆直径d1 / d2 =2 ,若要使二杆轴向伸长量相同,那么它们的长度比l 1 / l 2 应为( )。
A. 1 B. 2 C. 3 D. 4
4、图示圆截面悬臂梁,若其它条件不变,而直径增加一倍,则其最大正应力是原来的( )倍。
A:18 B:8
C:2 D:12
5、图示结构,其中AD杆发生的变形为( )。
A.弯曲变形
B.压缩变形
C.弯曲与压缩的组合变形 D.弯曲与拉伸的组合变形
6、三根试件的尺寸相同,材料不同,其应力应变关系如图所示,( 试件弹性模量最大。
A.(1) B.(2) C.(3)
1、平面汇交四个力作出如下图所示力多边形,表示力系平衡的是( 5
)。
)
2、截面C处扭矩的突变值为( )。
A.mA B.mC C.mA?mc
1 D.(mA?mc)
2
3、某点为平面应力状态(如图所示),该点的主应力分别为:( )
A.?1?50MPa ?2?0MPa ?3?30MPa B.?1?50MPa ?2?0MPa ?3??30MPa C.?1?50MPa ?2?30MPa ?3?0MPa
4、在研究一点的应力状态时,引用主平面的概念,所谓主平面是指( )。 A.正应力为零的平面 B.剪应力最大的平面
C.剪应力为零的平面 D.正应力应力均为零的平面
5、一直径为d的实心圆轴,按强度条件计算其受扭转时的容许转力矩为T,当此轴的横截面面积增加一倍时,其容许扭转力矩将为( )。
A.2T; B.22T C.4T. D.42T 1、作为脆性材料的极限应力是( )
A. 比例极限 B 弹性极限 C.屈服极限 D.强度极限
2、为了保证结构的安全和正常工作,对构件承载能力要求是( )
A.强度要求; B.强度要求和刚度要求;
C.刚度要求和稳定性要求; D.强度要求、刚度要求和稳定性要求。
6
50Mpa 30Mpa
3、第二强度理论是( )
A.最大剪应力理论; B.最大拉应力理论; C.最大拉应变理论; D.形状改变比能理论。 4、工程中一般是以哪个指标来区分塑性材料和脆性材料的?( )
A.弹性模量 B.强度极限 C.比例极限 D.延伸率
5、环形截面对其形心的极惯性矩为( )
A. I?4p?64?D?d4?;
B. I?4p?32?D?d4?; C. Ip??416?D?d4?; D I?p??D48?d4?.
1、塑性材料的危险应力是( ),脆性材料的危险应力是( )
A. 比例极限 B. 弹性极限 C. 屈服极限 D. 强度极限
2、圆轴扭转变形时最大的剪应力发生在( ) . A.圆心处 B.中性轴处
C.圆轴边缘 D.不确定。
3、如果仅从扭转强度方面考虑,图(a)、(b)所示的传动轴的两种齿轮布置方式中 ,( 为合理。 m m
m m 2m 2m
( A ) ( B )
4、如果仅从弯曲正应力强度方面考虑,图(c)、(d)所示梁的两种支座布置方式中 ,(较为合理。
q q
7 ( A ) ( B )
)图的)图的较
5、杆件的刚度是指( )。
A. 杆件的软硬程度; B. 杆件的承载能力; C. 杆件对弯曲的抵抗能力; D. 杆件对变形的抵抗能力。
1、物体受力作用而发生变形,当外力去掉后又能恢复原来形状和尺寸的性质称为( )。 A.弹性 B.塑料 C.刚性 D.稳定性 2、没有明显屈服平台的塑性材料,其破坏应力取材料的( )。 A.比例极限?p B.名义屈服极限?0.2 C.强度极限?b
3、低碳钢的拉伸σ-ε曲线如图。若加载至强化阶段的C点,然后卸载,则应力回到零值的路径是沿( )。
A. 曲线cbao B.曲线cbf (bf ∥ oa)
C. 直线ce (ce ∥ oa) D.直线cd (cd∥oσ)
ε f d e 4、一圆截面直杆,两端承受拉力作用,若将其直径增大一倍,其他条件不变,则下列不对的是( )。 A.其轴力不变 B.其应力是原来的14
C.其强度将是原来的2倍 D.其伸长量是原来的14 5、钢筋经过冷作硬化处理后,其性能的变化是 。
A. 比例极限提高 B. 弹性模量降低 C.延伸率提高
1、某直梁横截面面积一定,试问下图所示的四种截面形状中,那一种抗弯能力最强 。
A.矩形 B.工字形 C.圆形 D.正方形
2、T形截面铸铁材料悬臂梁受力如图,轴Z为中性轴,横截面合理布置的方案应为 。
8
? a b c o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