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山东省青岛市2019年中考语文真题试题(含解析)
C.“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意为“在分别的路口,我虽想挽留你,却无能为力,只能默默无语,泪下沾巾”。
D.“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意为“船行平羌江上,半轮秋月高悬在峨眉山头,明月倒映在江水中,伴诗人远行”。
下列对两首诗的内容与情感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A.《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首联描写友人即将离京赴任蜀州,诗人遥望蜀地,视线却为风烟所遮,心头萌生淡淡的伤感。 B.《峨眉山月歌》描写了诗人乘船顺江而下所见之景,“峨眉山月”与诗人千里相随,触发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C.《峨眉山月歌》后两句叙写诗人江上行船的旅程,表现了诗人离友人越远就越加思念的情感。
D.《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和《峨眉山月歌》皆为离别而作,两首诗均充满了离愁别绪和难以释怀的悲戚之情。
六、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1小题,共12.0分) 9. 文言文阅读
魏征,字玄成,魏州曲城人,有大志,通贯书术。
十年,为侍中。尚书省滞狱不决者,诏征平治。征处事以情,人人悦服。多病,辞职,帝曰:“公不见金①在矿何贵之有?冶锻而为器,人乃宝之。朕自比于金,以卿为良匠而加砺②焉。卿虽疾,未及衰,岂得便③尔?”
时上封事④者众,或不切事,帝厌之。征曰:“古者立谤木,欲闻己过。封事,谤木之遗也。陛下当任其所言,以彰得失。言而是,则为朝廷之益;非,亦无损于政。”帝悦,皆慰之。 帝宴群臣,曰:“贞观以前,从我定天下,玄龄功也;贞观之后,纳忠谏,正朕违,征而已。”亲解佩刀,以赐二人。帝尝问群臣:“征与诸葛亮轨贤?”岑文本曰:“亮才兼将相,非征可比。”帝曰:“征蹈履仁义,以弼朕躬,欲致之尧、舜,虽亮无以抗。”
(选自《新唐书》,有删改)【注】①金:金属。②砺(lì):磨砺。③便:安适。④封事:指密封的奏章。⑤违:过失、错误。 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A.尚书省滞狱不决者,诏征平治 .B.古者立谤木,欲闻己过 .C.陛下当任其所言,以彰得失 .D.征蹈履仁义,以弼朕躬 .
狱:案件 谤:诽谤 彰:揭示 弼:辅佐
下列句中“以”的意义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______ 例句:征处事以情,人人悦服 .A.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
B.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 .
C.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唐雎不辱使命》) .D.近岸,卷石底以出(《小石潭记》) .
下列句子与文中“封事,谤木之遗也”句式相同的一项是______ A.何陋之有(《陋室铭》)
B.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醉翁亭记》) C.蒙辞以军中多务(《孙权劝学》)
D.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桃花源记》)
下列对选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A.魏征因多病辞职,皇帝以金属自比,要求魏征做“良匠”对他加以磨砺。
B.魏征劝谏皇帝,想要知道自己的得失,就要广泛听取意见,让臣子们畅所欲言。 C.皇帝认为房玄龄助他平定天下,魏征纠正他的过失,他们都是国家功臣,于是解下佩刀赐给二人。
D.上至皇帝,下至群臣,都认为魏征践行仁义,尽心辅佐,才干超过诸葛亮。 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冶锻而为器,人乃宝之。
(2)帝尝问群臣:“征与诸葛亮孰贤?” 七、名著导读(本大题共1小题,共5.0分) 10. 名著阅读
某位同学在阅读《骆驼祥子》的过程中做了文段批注和整本书的读书卡片,请仔细阅读,完成下列各题。
下面是这位同学做的文段批注,有误的一项是______
下面是这位同学做的整本书的读书卡片,表述有误的一项是______
读书卡片 作品:《骆驼祥子》 作者:老舍,原名舒庆春,被誉为“人民艺术家”。 主要情节: A.祥子经过多年积攒,买上了一辆属于自己的新车,可是不久却被匪兵连人带车劫走。 B.祥子从匪兵处逃走,继续攒钱买车,车还没买上,钱又被孙侦探敲诈去了。 C.祥子与虎妞结婚后,用她的私房钱买下一辆车,虎妞因难产死去,祥子又只得卖掉车 子料理丧事。 D.命运的三起三落打消了祥子买车的念头,他重新投奔刘四爷,老老实实赁车挣钱。
八、作文(本大题共2小题,共100.0分) 11. 从以下两题中任选一题,完成作文。
半命题作文
一份约定,或关乎友谊,或关乎亲情,或关乎过往,或关乎未来……你曾经与谁约定?又将这份约定镌刻在何处?
请以“镌刻在______的约定”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②写一篇 600 字左右的记叙文,力求写出真切体验与独特感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与人名。 12. 自命题作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童话大王郑渊洁去参加笔会,有位作家在发言时,大谈自己读了很多书,此人在说完一位外国作家的书后,问郑渊洁:“你知道这本书吗?”郑渊洁摇了摇头说:“不知道。” 世界那么大,知识那么多,谁都不可能全知道。“说‘不知道’”体现了一种态度、一种品质、一种精神、一种胸怀……
请你结合自己的经历或感悟,自拟题目,自选文体(诗歌、戏剧除外),写一篇 600 字左右的文章,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与人名。
答案和解析
1.【答案】C 【解析】
A.有误,“弥”应读为“mí”; B.有误,“黠”应读为“xiá”; C.正确。
D.有误,“震憾”中的“憾”应为“撼”; 故选:C。
本道题考查学生对重点字的读音掌握程度,解答本题首先要拿准注音字的读音,特别是多音字。拼读时要结合语境和注音字所在词的词义。需要学生在平时多读课文,养成熟练地语感,注意读音,多积累词语,多读课下注释,多查字典等工具书。
中考常考查多音字,形声字,形似字,同音字,易误读字,而字音多而杂,不是一两节课就能解决的,要树立长期积累的意识。 2.【答案】A 【解析】
A.有误,“抑扬顿挫”形容声音的高低起伏。剧情可以用跌宕起伏形容。所以用错了对象。
BCD.正确。 故选:A。
本题考查成语的辨析。解答此题要结合具体的语境进行分析。
大家在学习中要积累一些常见的近义词、易错词,注意区分近义词中不同语素的含义,做题时根据语境分析哪个更合适;更重要的是在阅读中培养语感,注意词语使用的语境。 3.【答案】B 【解析】
A.有语病,前后不一致,“能否”包含两个方面,“能”仅包含一个方面; B.没有语病;
C.有语病,“现状”与“提升”搭配不当,将“提升”改为“改善”; D.有语病,句子成分残缺,缺少主语,去掉“在”。 故选:B。
本题考查学生对病句的辨析能力。常见的病句类型有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混乱、结构混乱、语意不明、语言赘余等。我们必须先通读全文,凭语感判断正误,如果不能判断的,可以压缩句子,看搭配是否得当,找出病因。
解答此类问题,我们注意把握常见类型及修改方法,平时在语言表达中,要防止病句的发生。
4.【答案】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潮平两岸阔 风正一帆悬 欲为圣明除弊事 病树前头万木春 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 弓如霹雳弦惊 【解析】 答案:
(1)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2)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注意“潮”的书写) (3)欲为圣明除弊事 (4)病树前头万木春
(5)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注意“濯”的书写) (6)弓如霹雳弦惊(注意“雳”的书写)
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成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理解性识记,注意结合语境填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