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论企业文化的构建与研究
企业生存发展的每一过程都呈现为成长期、高峰期、衰退期、低谷期。这四个时期循环往复,不断延伸。企业文化在这四个时期具有不同的内涵和特征。为此,企业文化建设必须要有系统的思维。当企业处在成长期、高峰期这种上升通道的时候,要尽可能地构建延长企业成长期和高峰期的文化理念,同时,也要以清醒的忧患意识,为可能到来的衰退期做好思想文化准备。当企业处在衰退期、低谷期这种下降通道的时候,则要尽可能地构建平稳应对的文化理念,同时还要以积极的进取意识,为将要到来的新的成长期做好思想准备。总之,不论是从企业文化自身内涵的结构、从企业职能文化建设的横截面,还是从企业生存发展的纵向历程来看,企业文化建设都应是一个系统的实践过程,必须要有系统性原则作为指导。
2、目标性原则
目的性原则是指按照企业的目的构建企业文化。企业的目的是追求企业效益的最大化.它是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总和的最大化,不是指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时或分别达到最大化。企业的目的制约着企业的一切行为,构建企业文化必须服务于企业的目的。
美国著名管理学家彼得·圣吉在其著作《第五项修炼》中提出企业”共同的愿景”.意思就是说一个企业必须要有一个明确的事业目标。明确目标定位,就告诉我们要干什么,要干到什么程度。这个事业目标.既是对员工的一种利益吸引.也是对大家行为方向的一种界定。尽管没有具体到每个员工能够得到什么得到多少,但至少可以让我们相信自己所从事的事业是一个有利可图的事业,是一个有前途光明的事业。这就是大家共同的利益、共同的愿景。有了这样一个远大的目标.必然会引导大家共同去追求、去努力。从这个角度看.事业目标的确立,既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基础,也是企业精神形成的必要条件.没有共同的事业目标,团队精神就无从谈起。
3、全员努力原则
第三,企业文化必须得到企业全员的认同。要增强内部凝聚力和外部竞争力,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必须使职工形成同一的理念,并且贯彻落实。通过在职培 训等形式,增强职工对企业文化系统的认识。让职工人人参与在其中,从“要求我这样做”转化为“我应该这样做”。才能按照企业文化管理的要求,用文化理
念指导个人行为,使之符合企业发展的需要。
4、求实创新原则
五是企业文化具有创新性。就是说企业文化可以适应企业内外环境的变化。创造出更有利于企业生存与发展的新型企业文化。创新文化就是要让企业的每一位员工都要深刻理解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理念,从制定企业中长期发展战略、市场定位、年度营销计划、人力资源规划到具体实施的每一个环节中都要有创新意识,制定和选择多套应变方案。根据客户和市场的需求在产品、技术和服务上不断创新是现代企业的生存发展之道。企业文化建设要不断创新。值的依据。把创新这个内核植入企业价值观,全方位融入企业文化诸多要素和建设企业文化的全过程,培育全体员工的创新精神.使创新成为企业的品质,这是企业文化建设必须始终关注的焦点问题,也是所有成功企业的共同经验。创新作为一条成功的经验,存在于各个企业的个性化实践之中,以本企业特有的表达方式、实践方式和实际效果表现出来。成为富有创新精神的企业,与企业的发展目标保持一致。要激发和培养员工的创新意识,同时为其提供创新的外部环境,大力推进企业的经营理念创新、管理创新、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在企业文化建设中,注意发现、总结、提升独具特色的创新内核,无疑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由于企业是处在一个不断变化的环境中,企业不能固守一种固定文化表现形式,它既要保持其文化的本质不变,又要不断创新它的表现形式,增添新的文化内容,这是企业文化获得巩固和发展的必然要求。创建学习型组织是企业文化建设构建刨新行为的激励体制’在创新行为过程中,激励体制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通过给员工设定一定的目标,满足员工的个性化需要来引导员工的创新行为。企业可以通过浮动的工资福利方案、技能工资方案、员工参与计划、重视精神激励等措施,来激发员工的创新行为。对于有形的物质激励,企业在报酬的决策上应酋先提供一个经过市场调查的、有竞争力的薪酬,同时这个激励机制的中心思想也要能体现出员工分享企业的成功。这样的机制可以使员工产生强烈的归属感。在基本薪金的制定上,首先要考虑到职工安全感和职业保障的心理需求,丽奖金等额外报酬应该有较强的鼓励性。
企业文化是基于共同价值观之上企业全体职工共同遵循的目标和行为规范及思维方式有机整体的总称。企业培育核心竞争力,获得持续竞争优势,关键在
于培养集体学习能力,创建学习型的企业文化。建立学习型组织,正是增强企业领导层管理和决策能力,提高员工科研和开发能力、处理信息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竞争能力和沟通能力,扩展创造未来能量的先决条件。团队学习能使众多的智慧转化为团体的力量。实现知识的共享,进而形成企业的核心能力。这些能力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才能得到提升。企业应当形成以终身学习为核心的文化氛围,建立起多元回馈和开放的学习系统,形成学习共享与互动的组织氛围,从而使企业不断创新发展。
第四,企业文化建设必须坚持长期建设和不断创新。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的长期性。在于它伴随着企业建设和发展的全过程。要使文化理念化为职工的自觉行为。必须有长期“作战”的准备。企业文化建设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它需要一批批、一代代的企业家和员工在经营企业的过程中去营造、培养和发展。
企业文化刨新的前提是企业经营管理者观念的转变。第一。要对企业文化的内涵有更全面更深层次的理解。要彻底从过去那种认为搞企业文化就是组织唱唱歌、跳跳舞、举办书法摄影比赛的思维定式中走出来,真正将企业文化的概念定位在企业经营理念、企业价值观、企业精神和企业形象上;第二,要积极进行思想观念的转变。要从自我封闭、行政命令、平均主义和粗放经营中走出来。牢周树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全新的发展观念、改革观念、市场化经营观念、竞争观念、效益观念;第三,要学习掌握现代化的管理知识、方法和技能,积极吸收国外优秀的管理经验,并在文化上积极融人世界,为企业走国际化道路做好准备;第四,要有强烈的创新精神。思维活动和心理状态要保持一种非凡的活力。要时刻关注国际、国内各种信息。注重市场需求,能及时地将外界信息重新组合作出新的创新决策。
5、战略性原则
企业文化建设是企业的灵魂,是企业发展的内在主导力量。创新能力是企业最大的、最重要要的资产.是其他企业不可模仿的、决定企业长期竞争优势的最根本的关键因素。要把企业文化界定为是一种人的价值理念,一种全面反映企业变革现状的价值理念。变革时期的企业文化建设要求人在价值理念上认同企业新的战略和新的制度,要求企业不仅要重视硬仆建设,更要重视软件建设。
企业使命决定着企业战略的选择,因此企业文化引导着企业的战略选择。企
业文化义是企业战略实施的重要手段。企业制定战略以后,就需要全体成员积极有效地贯彻实施翻!业文化正是激发人们热情,统一群体成员意志的重要手段为战略实施提供行为导向。如近年来,全球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许多企业纷纷调整竞争战略,收缩或者扩展业务,经营理念也随之发生变化。为了重新定位企业形象,展示新的企业文化,获取新的竞争力,许多企业纷纷进行企业品牌标识的创新和切换。2003年,联想集团放弃旧的品牌标识,启用新的品牌标识“I。enovo”;同年,可口可乐(中国)饮料公司更换包装。启用新标识。联想舍弃使用长达19年之久的原品牌标识,是为了下一步的国际化战略目标;而可口可乐为了更好地适应中国市场竞争的需要,首次改用中文新标识。可见。企业文化建设是离不开企业发展战略的,对于尚未进行发展战略规划的企业来说,企业文化建设的首
要任务就是要勾勒出企业发展战略的轮廓,或者制定企业的发展战略,并以此作为文化建设的基本依据。 (二)企业文化构建的方法
1、实施企业识别战略是建设企业文化的重要手段 2、管理者应高度重视企业文化建设(华为)
企业家是企业战略决策的主导者,企业家的战略决策理念与思想决定了企业的战略决策文化,反过来它又直接支配和影响着企业家的具体战略决策取向和行为,并进而决定着企业的经营方式与发展战略模式。有时,成功的企业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就在于企业家战略决策的不同,企业家战略风格的不同,这使得这些成功企业不但在企业文化上大相径庭,在企业核心竞争力上也是各具特色。核心竞争力三要素之一是:领先于竞争对手的新理论、新经验、新知识的学习率和传递率。从企业最高领导开始,各层次都不断学习和吸收国内外新理论、新经验、新方法,了解新的形势、新变化,并把新东西传递出去,不同的战略决策文化会形成不同的企业经营方式和发展模式,培育符合新时代的企业家的领导风格和管理思想也对企业核心竞争力产生积极影响。
确保领导者全力投入,建立价值驱动的企业文化如果领导者确信有必要进行文化转变,那么他的第一项任务就是实施一个带有强制性的试验.如果试验很成功,那么领导者应进一步进行规划.制定下一阶段企业发展的愿景目标。如果试验不怎么成功,那么领导者应果断地采取新的措施,以便推动企业的更新。企业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