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促进幼儿感知觉和注意发展的策略与活动设计1
(2)选择一首他们喜欢的歌曲,要求幼儿用手跟着音乐节拍拍手,并且轻声哼唱。
(3)风铃提供了一种让幼儿注意集中的轻柔声源。给幼儿提供几种不同的风铃,让他们吹动风铃,感受声音。
(4)音乐盒为儿童的倾听提供了独特的声音,它的音乐完整,声响适度。把准备好的几个不同的音乐盒让儿童去探索,鼓励他们说出自己的感受。
给教师的建议进行曲是一种很好让幼儿从一个活动转换到下一活动的方式。当向幼儿介绍乐器时,应该讲明并解释乐器的使用规则。观察并倾听幼儿,他们会让你知道所要表达的意思。教师应该主动加入到儿童的活动中。
活动总结声音多美妙,小朋友也是小小的音乐家。我们也可以自己欣赏优美的音乐,我们也能唱出动人的旋律。小朋友,想想我们周围还有哪些好听的音乐,我们能模仿出来吗?我们能跟着唱吗?
三、促进其他感知觉发展的活动设计
(一)我们的五味
活动任务和目的通过对材料的观察、品尝和闻,掌握其个别属性,从而帮助幼儿认识酸、甜、苦、辣、咸。
活动用具米醋,酱油,蔗糖水,苦瓜汁,辣椒油。
活动过程
(1)用敞口小碟把原料盛放在桌子上,让幼儿先看看它们的颜色有什么不同,然后问:“我们能确定它们都是什么吗?”
(2)让幼儿闻一闻碟子里东西的味道。告诉他们能够闻出来的是米醋和酱油,问:“它们的味道是什么?”然后请他们想一想,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哪些东西也有这些味道。
(3)让幼儿对每种原料都尝一尝(注意用量),一边尝,一边告诉他们是什么味道,也请他们再说说哪些食物有这些味道。
(4)让大家回忆今天的早餐都尝到了哪些味道,说一说最喜欢哪种味道。
(5)请大家说说,除了这五种基本的味道以外,我们生活里还有其他的什么味道,都是什么。
给教师的建议告诉幼儿现实生活中常遇到的味道,通过帮助幼儿回忆,让他们形成这种
味道的印象。品尝过程中,可以用小棒或筷子少量蘸取材料,以免幼儿受不了较强的刺激,保护幼儿身体。
活动总结我们通过看、闻、尝了解了五味,还可以通过这些方法了解其他物品的味道。这五种味道是我们生活中最常见的,也是对我们生活影响最大的味道。我们在发酵的食物中能闻到酸味,米醋是最常用的调味品,还可以作为药品使用,帮助我们治疗皮肤疾病。甜味是大家最喜欢的味道,我们的点心和饮料中最常尝到,我们的生活一天都离不开它。苦味不是经常都能吃到,但是我们的菜做糊了,就有这种味道。很多小朋友都不喜欢吃辣椒,觉得它很辣,但是辣椒里有丰富的维生素,那是我们长得强壮的必备武器,我们还是应该少量吃点儿辣椒。咸味在我们的午餐中总是会有的,我们不能不吃盐,缺少了盐我们就会感到没有力气。小朋友们,我们再来复述一遍这五种味道的名称,记住它们。
四、促进注意发展的活动设计
(一)钓鱼比赛
活动任务和目的通过用鱼杆钩住对旋转小鱼,锻炼幼儿的眼手配合能力,提高他们对事物注意的稳定性。
活动用具电动旋转鱼,小糖果。
活动过程
(1)组织好幼儿,告诉他们比赛规则。每三人分为一个小组,在组内实行淘汰赛,获胜者得到两块糖果,并参加下一阶段的比赛。在下一阶段中,两两对战,其他幼儿旁观,获胜者再次获得一块糖果。最后的胜利者就是这次比赛的冠军。
(2)把电动旋转鱼分发到各个小组中。
(3)第一轮结束,对获胜者发放糖果,并对他们进行分组。组织好其他幼儿加油。
(4)多轮比赛后,决出了最后的获胜者。
给教师的建议在比赛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做好裁判和保安的工作,防止幼儿在比赛中乱跑。可以在钓鱼以前,给幼儿讲授一些技巧,用自己的行动来指导幼儿怎么能快速、准确把鱼钓上来。
活动总结小朋友们,今天我们的冠军是某某。他为什么能获胜呢?让他告诉我们大家他的经验,好不好?(不论那个小朋友说什么,我们要把大家的注意力引到手眼并用、专心工作上来。在我们的生活中,影响我们的东西很多,我们怎么才能做好呢?就是要一心一意做事。
(二)按要求找积木
活动任务和目的提出两个以上的要求,要求小朋友从积木堆中选出合乎要求的积木块,看谁选得又对又快。这样可以训练幼儿对物体多个维度的注意,提高注意的广度。
活动用具积木若干,糖果。
活动过程
把小朋友分成若干小组,每组三个小朋友,小组每次选出一名代表完成老师交代的任务。又快又正确完成任务的小组获得糖果一块。对积木的要求从一个条件开始,慢慢增加到三个条件。若干轮以后,对小组获得的糖果进行统计,选出优秀小组。
给教师的建议三岁左右的幼儿很难同时在头脑中从不同方面描述一件事物,我们的要求应该简单一些。教会他们复述的策略也是这一活动的目的。
活动总结小朋友们,是不是常常在老师告诉你们要求之后只记住了一个?我们可以把老师的那些要求在嘴里不断重复,然后走到积木堆里进行比较。这样我们就不容易犯错了,对不对?
五、增强观察力的活动设计
(一)猜猜他(们)是谁
活动任务和目的通过对周围事物的观察和模仿,以及对行为的描述,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观察、模仿能力与描述能力,同时也培养他们社会协作的能力。
活动用具一些在活动室能够用得上的道具。
活动过程
(1)让幼儿想想,自己常看到什么,自己能不能装扮得像。
(2)给幼儿表演一个鸭子过河的动作,让他们说说刚才老师在做什么。
(3)告诉幼儿活动规则。老师把一个小朋友的眼睛蒙上,让其他小朋友各自模仿其他事物从身前走过。再让被蒙眼的小朋友猜一猜,刚才过去的其中一个充当行为的扮演者。
(4)启发幼儿模仿时还可以加上道具,这样就更逼真,别人也更好描述。鼓励他们使用活动室能利用上的道具。
(5)让幼儿明白可以跟其他小朋友协作,一起扮演角色。比如可以是两个小朋友,各自拿着羽毛球拍,一起去打羽毛球。
(6)教师逐渐退出游戏,整个活动全部由幼儿自己完成。教师在旁边监督和解释。
给教师的建议在活动中,幼儿的模仿可能不是很到位、很形象,除了帮助他们更准确模仿以外,还要引导幼儿理解和解释别人的行为动作。注意防止活动中危险行为的发生。在集体活动中,注意幼儿之间的争执,鼓励合作与相互谅解,尽量让大家都能在这个共同的游戏规则下开心地玩耍、学习。
活动总结小朋友们,我们的活动是不是非常简单呀?只要有四个小朋友,不要任何的道具就可以玩这个游戏。大家还要想一想,我们怎么才能模仿得更准确、更形象呢?
(二)找一找、比一比
活动任务和目的通过对两幅相近的图画进行差异对比,提高幼儿的观察力和注意的稳定性,引导他们在观察比较中应用策略。
活动用具比较图若干。
活动过程两人一组,把比较图按小组发到小朋友的手中,让他们找出图中多处不同。
给教师的建议在活动中,注意图形的难度和观察的时间。幼儿长时间用眼对发育不利,安排适当的休息时间。逐渐引导幼儿用顺序策略,从图的一边到另一边慢慢对比。开始不限制时间,让幼儿尽量细心,不放过每一细节。在大班的教学中,可以限定时间,让他们的观察速度加快。
活动总结小朋友们的眼睛越来越敏锐,能够发现好多我们一下无法发现的东西。我们的速度是不是还是慢了一点儿呢?我们可不可以总结一些方法、一些技巧呢?哪位小朋友可以告诉我?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