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2-2018年高考化学试题(全国卷II)(Word版 含详细解析)
ΔH/(kJ·mol?1) 活化能/ (kJ·mol?1) 催化剂X 催化剂Y 积碳反应: CH4(g)=C(s)+2H2(g) 消碳反应: CO2(g)+C(s)=2CO(g) 75 33 43 172 91 72 ①由上表判断,催化剂X Y(填“优于”或“劣于”),理由是: 。在反应进料气 组成、压强及反应时间相同的情况下,某催化剂表面的积碳量随温 度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升高温度时,下列关于积碳反应、消碳反 应的平衡常数(K)和速率(v)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填标号)。 A.K积、K消均增加 B.v积减小,v消增加
C.K积减小,K消增加 D.v消增加的倍数比v积增加的倍数大
②在一定温度下,测得某催化剂上沉积碳的生成速率方程为 v=k·p(CH4)·[p(CO2)]-0.5(k为速率常数)。在p(CH4)一定时, 不同p(CO2)下积碳量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则pa(CO2) 、pb(CO2)、pc(CO2)从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①247;A;1/3 (2) ①劣于;相对于催化剂X,催化剂Y积碳反应的活化能大,积碳反应的速率小,而消碳反应活化能相对小,消碳反应速率大 AD ②pc(CO2)、pb(CO2)、pa(CO2)
mol?1 ②C(s)+O2(g)=CO2(g) ΔH=-394 kJ·mol?1 【解析】(1)①C(s)+2H2(g)=CH4(g) ΔH=-75 kJ·
mol?1;根据盖斯定律计算:③×2-①-②,得:CH4(g)+CO2(g)= ③C(s)+1/2O2(g)=CO(g) ΔH=-111 kJ·
2CO(g)+2H2(g) ΔH=+247kJ·mol?1。因正反应为吸热反应,且正反应方向为气体体积增加的反应,升高温度或减少压强有利于提高CH4平衡转化率, A正确。 CH4(g)+CO2(g)2CO(g)+2H2(g) 始(mol/L): 1 0.5 0 0 变(mol/L): 0.25 0.25 0.25 0.25 平(mol/L): 0.75 0.25 0.25 0.25 K= 0.25×0.25/[0.75×0.25]=1/3
(2)①根据表中数据可知相对于催化剂X,催化剂Y积碳反应的活化能大,积碳反应的速率小;而消碳反应活化能相对小,消碳反应速率大,所以催化剂X劣于Y。 A.正反应均是吸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因此K积、K消均增加,A正确; B.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均增大,B错误; C.根据A中分析可知选项C错误; D.积碳量达到最大值以后再升高温度积碳量降低,这说明v消增加的倍数比v积增加的倍数大,D正确。答案选AD。 ②根据反应速率方程式: v=k·p(CH4)·[p(CO2)]-0.5可知,在p(CH4)一定时,生成速率随p(CO2)的升高而降低,所以根据图像可知pa(CO2)、pb(CO2)、pc(CO2)从大到小的顺序为pc(CO2)、pb(CO2)、pa(CO2)。
【考点】盖斯定律;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 利用转化率求化学平衡常数;温度对反应平衡常数的影响;化学图像的分析与判断;[化学平衡图像分析的答题技巧,看图像时:①一看面:纵坐标与横坐标的意义;②二看线:线的走向和变化趋势;③三看点:起点,拐点,终点,然后根据图象中呈现的关系、题给信息和所学知识相结合,做出符合题目要求的解答]。
[2018全国卷Ⅱ-28]K3[Fe(C2O4)3]·3H2O(三草酸合铁酸钾)为亮绿色晶体,可用于晒制蓝图。回答下列问题:
3H2O作感光剂,以K3[Fe(CN)6]溶液为显色剂。其光解反应的化学方程(1)晒制蓝图时,用K3[Fe(C2O4)3]·
5
式为:2K3[Fe(C2O4)3] 光2FeC2O4+3K2C2O4+2CO2↑;显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某小组为探究三草酸合铁酸钾的热分解产物,按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①通入氮气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实验中观察到装置B、F中澄清石灰水均变浑浊,装置E中固体变为红色,由此判断热分解产物中一定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为防止倒吸,停止实验时应进行的操作是 。 ④样品完全分解后,装置A中的残留物含有FeO和Fe2O3,检验Fe2O3存在的方法是: 。 (3)测定三草酸合铁酸钾中铁的含量。
①称量m g样品于锥形瓶中,溶解后加稀H2SO4酸化,用c mol·L-1 KMnO4溶液滴定至终点。滴定终点的现象是 。 ②向上述溶液中加入过量锌粉至反应完全后,过滤、洗涤,将滤液及洗涤液全部收集到锥形瓶中。加稀H2SO4
L-1 KMnO4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KMnO4溶液V mL。该晶体中铁的质量分数的表达式为酸化,用c mol·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3FeC2O4+2K3[Fe(CN)6]=Fe3[Fe(CN)6]2↓+3K2C2O4 (2) ①排尽装置中的空气,使反应生成的气体全部进入后续装置 ②CO2、CO ③先熄灭装置A、E的酒精灯,冷却后停止通入氮气。 ④取少许固体粉末于试管中,加稀硫酸溶解,滴入1~2滴KSCN溶液,溶液变红色,证明含有Fe2O3 (3) ①溶液变为浅紫(红)色 ②5cv×56×10-3×100%/m
2+
【解析】(1)光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3[Fe(C2O4)3]光2FeC2O4+3K2C2O4+2CO2↑,生成的Fe(草酸亚铁)遇K3[Fe(CN)6]会产生有特征蓝色的沉淀,所以显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FeC2O4+2K3[Fe(CN)6]=Fe3[Fe(CN)6]2↓+3K2C2O4。
(2)①装置中的空气在高温下能氧化金属铜,能影响E中的反应,所以反应前通入氮气的目的是:排尽装置中的空气,使反应生成的气体全部进入后续装置。 ②实验中观察到装置B澄清石灰水均变浑浊、说明反应中一定产生了CO2; E中固体变为红色,F中澄清石灰水均变浑浊,说明氧化铜被CO还原为铜,说明反应中一定产生了CO,由此判断热分解产物中一定含有CO2、CO; 为防止倒吸,必须保证装置中保持一定的气体压力,所以停止实验时应进行的操作是先熄灭装置A、E的酒精灯,冷却后停止通入氮气即。 ④要检验Fe2O3存在首先要转化为可溶性铁盐,方法是:少许固体粉末于试管中,加稀硫酸溶解,滴入1~2滴KSCN溶液,溶液变红色,证明含有Fe2O3。
L-1 KMnO4溶液滴定至终点,实为(3)①三草酸合铁酸钾于锥形瓶中溶解后,加稀H2SO4酸化,用c mol·
高锰酸钾氧化草酸根离子,高锰酸钾溶液显紫色,所以滴定终点的现象是溶液变为浅紫(红)色。
2+3+
②锌把Fe3+还原为Fe2+,MnO4-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又把Fe氧化为Fe。反应中消耗高锰酸钾是0.001cVmol,
2+
被还原成Mn,Mn元素化合价从+7价降低到+2价,所以根据电子得失守恒可知铁离子的物质的量是0.005cVmol,则该晶体中铁的质量分数的表达式为:5cv×56×10-3×100%/m。
2+2+2-【考点】用K3[Fe(CN)6]检验Fe;Fe、C2O4的还原性;高锰酸钾的强氧化性;装置中空气的排除;通气3+
法防倒吸;Fe2O3的性质、Fe的检验;草酸与高锰酸钾溶液反应;元素含量测定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 实验安全:净化、吸收气体及熄灭酒精灯时要防止液体倒吸;[进行某些易燃易爆实验时要防爆炸(如H2还原CuO应先通H2,气体点燃前先验纯等) ;防氧化(如H2还原CuO后要“氢气早出晚归”,白磷宜在水中进
6
行切割等);尾气处理;防止导气管堵塞;注意防吸水(如实验取用、制取易吸水、潮解、水解的物质时宜采取必要措施,以保证达到实验目的)]。
(二)选考题:共15分。请考生从2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2018全国卷Ⅱ-35]硫及其化合物有许多用途,相关物质的物理常数如下表所示: 熔点/℃ 沸点/℃ H2S ?85.5 ?60.3 S8 115.2 >600(分解) 444.6 ?10.0 45.0 337.0 回答下列问题: (1)基态Fe原子价层电子的电子排布图(轨道表达式)为 ,基态S原子电子占据最高能级的电子云轮廓图为_________形。
(2)根据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H2S、SO2、SO3的气态分子中,中心原子价层电子对数不同于其他分子的是_________。
(3)图(a)为S8的结构,其熔点和沸点要比二氧化硫的熔点和沸点高很多,主要原因为 。
FeS2 SO2 ?75.5 SO3 16.8 H2SO4 10.3
(4)气态三氧化硫以单分子形式存在,其分子的立体构型为 形,其中共价键的类型有 种;固体三氧化硫中存在如图(b)所示的三聚分子,该分子中S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________。 (5)FeS2晶体的晶胞如图(c)所示。晶胞边长为a nm、FeS2相对式量为M,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NA,
cm?3;晶胞中Fe2+位于所形成的正八面体的体心,该正其晶体密度的计算表达式为 g·
八面体的边长为 nm。 【答案】 (1)
、哑铃(纺锤) (2) H2S (3) S8相对分子质量大,分子间作用力强
(4) 平面三角, 2, sp3 (5) 4M×1021/(NAa3) a/2
2262662
【解析】(1)基态铁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s2p3s3p3d4s,故基态Fe原子价层电子的电子排布图(轨道表达式)为
22626
,基态S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s2p3s3p,电子占据最高能级为3p,
电子云轮廓图为哑铃形;
H2S、SO2、SO3的气态分子中,2+(6-1(2)根据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分析知,中心原子价层电子对数分别是:
×2)/2=4, 2+(6-2×2)/2=3, 3+(6-2×3)/2=3,因此中心原子价层电子对数不同于其他分子的是H2S;
(3)S8、SO2都为分子晶体,相对分子质量大,分子间作用力强,熔沸点高。故S8的沸点比SO2的高. (4)气态SO3以单分子形式存在,根据(2)中分析可知中心原子(S)含有的价层电子对数是3,且不存在孤对电子,所以其分子的立体构型为平面三角形。分子中存在氧硫双键,因此其中共价键的类型有2种,即σ键、π键;固体SO3中存在如图(b)所示的三聚分子,该分子中S原子形成4个共价键,因此其杂化
3
轨道类型为sp。
(5)根据晶胞结构可知,一个晶胞中含:N(Fe2+) =12×1/4+1=4,N(S22-) =8×1/8+6×1/2=4,晶胞边长为a nm、FeS2相对式量为M,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NA,则其晶体密度的计算表达式为:p=m/v=4M /[ NA·a·10-7]3
=[4M·1021/(NA a3)]g·cm-3;晶胞中Fe2+位于S22-所形成的正八面体的体心,该正八面体的边长是面对角线
7
的一半,则为/2nm。
【考点】核外电子排布、杂化轨道、分子空间构型、晶体熔沸点比较以及晶胞结构判断与计算等,难度中等。 [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是价层电子对的立体构型,而分子的立体构型指的是成键电子对的立体构型,不包括孤电子对。①当中心原子无孤电子对时,两者的构型一致;②当中心原子有孤电子对时,两者的构型不一致;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能预测分子的几何构型,但不能解释分子的成键情况,杂化轨道理论能解释分子的成键情况,但不能预测分子的几何构型。两者相结合,具有一定的互补性,可达到处理问题简便、迅速、全面的效果。]
[2018全国卷Ⅱ-36]以葡萄糖为原料制得的山梨醇(A)和异山梨醇(B)都是重要的生物质转化平台化合物。E是一种治疗心绞痛的药物,由葡萄糖为原料合成E的过程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葡萄糖的分子式为 。
(2)A中含有的官能团的名称为 。 (3)由B到C的反应类型为 。 (4)C的结构简式为 。
(5)由D到E的反应方程式为 。
(6)F是B的同分异构体,7.30 g的F与足量饱和碳酸氢钠反应可释放出2.24 L二氧化碳(标准状况),F的可能结构共有 种(不考虑立体异构),其中核磁共振氢谱为三组峰,峰面积比为3∶1∶1的结构简式为 。
【答案】 (1) C6H12O6 (2)羟基 (3)酯化(取代)反应 (4)
(5)
(6) 9 (7)
【解析】(1)葡萄糖的分子式为C6H12O6 (2)葡萄糖[CH2OH-(CHOH)4-CHO ]在催化剂作用下,与氢气发生醛基的加成反应生成A(CH2OH-(CHOH)4-CH2OH),因此A中含有的官能团的名称为羟基; (3)(4)A在浓硫酸的作用下发生分子内脱水反应生成B(C6H10O4),B与乙酸(C2H4O2)发生酯化反应生成C(C8H12O5),对比B、C的分子式知,B中只有一个羟基参与酯化反应,因此由B到C的反应类型(酯化)取代反应, C的结构简式为
;(5)D在氢氧化钠溶液中水解(酯基水解)生成E,由D到E的反应方程式为:
。
(6)F是B(相对分子质量:146)的同分异构体,7.30 g(0.05mol)的F与足量饱和碳酸氢钠可释放出2.24
L(0.1mol)二氧化碳(标准状况),说明F分子中含有2个羧基,则F相当于是丁烷分子中的2个氢原子被2个羧基取代,如果是正丁烷,根据定一移一可知有6种结构。如果是异丁烷,则有3种结构,所以可能的结构共有9种(不考虑立体异构),即: HOOC-CH2CH2CH2CH2-COOH、HOOC-CH(CH3)CH2CH2-COOH、
8
HOOC-CH2CH(CH3) CH2-COOH、HOOC-CH(C2H5)CH2-COOH、HOOC-CH(CH3)- CH(CH3)-COOH、
HOOC-CH(C3H7) -COOH、HOOC-C(CH3)(C2H5)-COOH、HOOC-C(CH3)3-COOH。其中核磁共振氢谱为三组峰,峰面积比为3∶1∶1的结构简式为HOOC-CH(CH3)- CH(CH3)-COOH。
【考点】葡萄糖的结构;官能团的结构与名称;多元醇在浓硫酸作用下的分子内脱水反应(信息);乙酸与醇的酯化反应;酯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反应;规定条件下同分导构体的书写。[同分异构体类型通常有:碳链异构、官能团异构、位置异构等,有时还存在空间异构,要充分利用题目提供的信息来书写符合题意的同分异构体。对于二元取代物同分异构体的数目判断,可固定一个取代基的位置,再移动另一取代基的位置以确定同分异构体的数目]。
9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