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关于大学生哲学素养的调查分析

关于大学生哲学素养的调查分析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7/2 15:17:49

太原师范学院政治系毕业论文

关于大学生哲学素养的调查分析

——以2015届部分大学毕业生为例

学 生:谈 焱 指导老师:王彩蓉

【摘要】我国大学教育终极教育目标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而学习哲学对于培养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非常重要。在设置相关的哲学素养问题对部分大四毕业生调查后,比较文科生与理科生对哲学的认知和对学习哲学的态度发现文理科生的哲学素养有一定的差别:大部分学生充分肯定了哲学对自身能力培养的作用。哲学是启迪智慧的学问,有助于我们对学习生活的认知,可以丰富自己的知识,树立正确的“三观”,并支持大学里开设相关哲学课程。但也有一部分学生认为哲学是理论教条、枯燥乏味,学习哲学只是为了应付考试,大学里不需要开设哲学课程。经过对数据的分析得出高校学生对哲学认识、高校哲学教学中的问题以及问题产生的原因,根据原因提出了一些解决问题的建议与对策。 【关键字】大学生 哲学素养 认知水平 调查

哲学素养是通过学习和掌握一定的哲学知识形成的,并且是用语言和行为以及特定的思维方式表现出来的哲学意识。包括三个方面:第一,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三观”构成了哲学素养的核心内容。第二,自觉运用哲学的科学方法论。能否自觉地运用正确的观点和方法解决问题。是哲学素养的表现特征。第三,具备高层次的思维能力和水平。是否具有独立思考,自由创造的思维能力,是把理论转化为能力的标准。良好的哲学素养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有助于学生知识系统的完整,也有助于学生养成高尚的情操和独立的人格,对于促成大学生建立正确的“三观”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主要就部分被调查高校学生的哲学素养在文化素质教育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大学生哲学素养的现状和出现问题的原因,对比文科生与理科生对哲学的认知和差距,对这些问题进行了调查分析后,得出相应的结果。

一、调查方法 (一)、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对象的范围很广,所处的区域各不相同,高校的性质也各不相同,有文有理,调查对象的平衡性和调查结果的可靠程度相对较高。问卷主要通过微信群、新浪微博、邮箱等现代化手段发送给不同大学的学生完成。 (二)、资料收集方法

本次调查采取问卷收集的方法来收集资料,问卷共设置17个问题包括5个单选题和12个多选题,涵盖了哲学一般问题以及哲学思维能力的应用。通过这次问卷调查了解大学生的哲学素质现状,出现问题的原因,让学生认识到自身的不足,学校和社会也作出相应的改变,通过一些恰当的方法改变这种现状。

共计发放800份问卷,收回499份,回收率62.3%。其中男生232人,占总人数的46.7%;女生250人占总人数的53.3%。理科生250人,占总人数的50.1%;文科生249人,占总人数的49.9%。

(三)、数据分析方法

所有问卷标记编号统一发放与回收,并在计算机上重新整合,然后用spss软件进行数据和问卷的整体分析。

1

太原师范学院政治系毕业论文

二、大学生哲学素养的现状

大学生的哲学素质是学习和掌握一定的哲学知识,并用一定的语言和行为表现出来的哲学意识。在此次调查中包括了你觉得哲学素养包括什么、你对哲学的理解是什么、你学习过的哲学类课程等相关问题。通过对大学生对一系列相关问题答案的分析,可以看出大学生哲学素养的现状。

(一)、对哲学的整体认知

哲学作为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追寻智慧的学问”,是时代的精华和人生的向导,对于这一点,大多数大四学生都有清楚的认识(见表1)。但也有部分学生认为哲学是理论教条,枯燥繁琐,深奥且难懂,对于哲学存在很大的偏见,认识有待提高。在提及大学里是否需要开设哲学类课程时,有71.5%的学生认为需要开设哲学类课程,仅有14%的学生觉得大学不需要开设哲学类课程。大部分学生选择大学里需要开设哲学类课程由此可以看出即将毕业的大学生对哲学的认识基本上是正面的和肯定的,认为学习哲学在学习上、生活上、理论怀疑、论证分析上都有帮助,哲学并不是毫无用处的。 表1 对哲学的理解 追本溯源,追寻智慧的问 理论教条,枯燥繁琐 人生的向导,时代精神华 深奥且难懂 Responses N 263 208 233 186 Percent 29.6% 23.4% 26.2% 20.9% 52.7% 41.7% 46.7% 37.3% 178.4% Percent of Cases Total (二)对哲学的具体认知

890 100.0% 大部分学生认为哲学是深奥且难懂,枯燥繁琐的理论教条,对哲学没有一个具体、系统的认知,对哲学存在许多误解。哲学的晦涩难懂使得学生缺乏学习哲学的动力,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取得相应的学分。要想让大家学习哲学从被动变为主动,需要对哲学有一个具体的认知。

1.对哲学课程的态度 (1)学习哲学的目的

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统一。用这种理论观点去观察世界、分析和解决问题,为人们提供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办法,作为价值观对人们起着导向和激

[2]

励作用。在调查中发现大四学生对学习哲学的目的有比较清楚的认识,不管是文科生还是理科生,大部分都觉得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学习哲学的目的(见表2)。有44.7%的人认为学习哲学是为了树立正确的“三观”,但也有14.2%的人只是为了应付考试才学习哲学的。这一小部分学生学习哲学的功利性太强,忽略了哲学对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指导作用,以及哲学思维方式对于人们的帮助。

[1][2]

[1]

本书编写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版,(第4页) 张亮:《对大学生哲学素养的调查研究》,《重庆大学学报》,2013(2)

2

太原师范学院政治系毕业论文

表2 学习哲学的目的 丰富自己的知识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Total (2)学习哲学的到课情况

Frequency Percent Valid Percent Cumulative Percent 71 205 223 499 14.2 41.1 44.7 100.0 14.2 41.1 44.7 100.0 14.2 55.3 100.0 Valid 应付考试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大多数高校的公共必修课,无论是理科生、还是文科生都要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通过调查哲学课程的到课情况可以看出大部分学生的到课情况还是比较好的(见表3),但也有一小部分学生只有在点名划重点才去,甚至有极个别连一节课都没有去上过。经过对文理科生的上课情况的对比发现他们的到课情况没有很大的差别,大部分学生还是基本每节课都去上课。到课情况不好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学生自身的原因,也有学校和其他方面的原因。大部分学生觉得哲学枯燥难懂,也不实用,尤其是理科生在高中会考以后就不再学习哲学课程,哲学知识对他们来说比较陌生,难以理解。

表3 学习哲学的到课情况 基本每节都去 上一半就走 只有点名划重点才去 一节都没去过 Total Frequency Percent Valid Percent 152 246 34 52 15 499 30.5 49.3 6.8 10.4 3.0 100.0 30.5 49.3 6.8 10.4 3.0 100.0 Cumulative Percent 30.5 79.8 86.6 97.0 100.0 Valid 没有缺过课 2.对哲学知识内容的了解 (1)学习过的哲学类课程

许多高校都开设了哲学类课程其中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科学哲学、西方哲学、科学方法论。这些课程以必修课和选修课的形式对学生呈现出来,供学生选择学习。在大部分高校学生都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这本书,也有学生选修自己喜欢的哲学课程(见表4)。有41%的人学习过马克思主义哲学,19.8%的人学习过中国哲学,18%的人学习过西方哲学,10.9%的人学习过科学哲学,10.3%的人学习过科学方法论 。文科生和理科生对于学习过的哲学课程的选择不同,大部分理科生选择的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文科生的涉及范围比较广。由此可以看出理科生对哲学知识的渴望程度很低,他们觉得自己已经选择了理科而哲学属于文科生学习的部分,因此觉得理科生不需要学习哲学的相关内容。但是科学与哲学关系紧密,哲学思维方法可以为科学研究提供正确的方法和指导,有助于科学研究。随着时代的发展,国家经济水平的提高,在现在这个国际大环境下需要

3

太原师范学院政治系毕业论文

的全面发展人才。因而哲学哲学的相关知识很有必要。 (2)对哲学素养的认识

哲学素养是一个人哲学思维方式、哲学知识的综合体现。在调查中也涉及到哲学素养包括哪些?对此大家都有自己的看法,34%的人认为哲学素养包括哲学思维方法,32.2%的人认为哲学素养是对日常生活的影响,32.8%的人认为哲学素养是哲学知识。对于哲学素养包括什么文科生与理科生有不同的认识,在文科生中有 39.2%的学生认为哲学素养包括思维方式,而理科生中有33.5%的学生认为哲学素养包括哲学对日常生活的影响,这在对理科生的调查中占比重最大。由此可以看出文科生与理科生对于哲学素养的认识与看法有所不同。在问到哲学素养时一部分学生觉得哲学素养包括了哲学思维方法,也有一部分学生觉得哲学素养包括哲学思维方法。有些人觉得哲学不实用,但在我们的生活中到处用到哲学思维方法,用哲学思维方法来指导人们的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对科学研究也一定的帮助,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哲学思维方法。在调查中问到在日常生活中用到的哲学方法时,有30.4%的学习选择了分析与综合的方法,24.9%的学生选择了归纳和演绎的方法,22.6%的学生选择了逻辑与历史的方法,22.1%的人选择了矛盾分析法。可以看出大家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哲学思维方法哲学思维方式对大家有一定的帮助。在我们日常生活和科学研究过程中,只有坚持使用辩证

[3]

的哲学思维方法,才能实现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实现质的飞跃。在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时,必须要运用归纳和演绎、分析和综合、抽象与具体等方法,坚持辩证思维方法对于建立科学体

[4]

系,指导社会实践有重要意义。 表4 学习过得哲学类课程 N 215 198 120 453 113 1099 Responses Percent 19.6% 18.0% 10.9% 41.2% 10.3% 100.0% 43.3% 39.8% 24.1% 91.1% 22.7% 221.1% Percent of Cases classa 中国哲学 西方哲学 科学哲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科学方法论 Total 表5 用到的哲学方法 a N Responses Percent 24.9% 30.4% 22.6% 22.1% 100.0% Percent of Cases 方法 归纳和演绎 分析和综合 逻辑与历史 矛盾分析法 Total [3][4]

267 327 243 237 1074 53.5% 65.5% 48.7% 47.5% 215.2% 本书编写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版,(第62页) 本书编写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版,(第64页)

4

搜索更多关于: 关于大学生哲学素养的调查分析 的文档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太原师范学院政治系毕业论文 关于大学生哲学素养的调查分析 ——以2015届部分大学毕业生为例 学 生:谈 焱 指导老师:王彩蓉 【摘要】我国大学教育终极教育目标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而学习哲学对于培养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非常重要。在设置相关的哲学素养问题对部分大四毕业生调查后,比较文科生与理科生对哲学的认知和对学习哲学的态度发现文理科生的哲学素养有一定的差别:大部分学生充分肯定了哲学对自身能力培养的作用。哲学是启迪智慧的学问,有助于我们对学习生活的认知,可以丰富自己的知识,树立正确的“三观”,并支持大学里开设相关哲学课程。但也有一部分学生认为哲学是理论教条、枯燥乏味,学习哲学只是为了应付考试,大学里不需要开设哲学课程。经过对数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