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下文综三模2013.5(历史)定稿
2013年九年级复习检测(三)
思想品德、历史试题
本试题满分200分,考试时间是120分钟。本试题分为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第Ⅰ卷(1~8页)为选择题,90分;第Ⅱ卷(9~16页)为非选择题,110分。
第Ⅰ卷(选择题 共90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请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并同时将考点、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规定的位置。考试结束后,应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2. 第Ⅰ卷共40小题,第1-20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第21-4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所列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1项是正确的。
历史部分
1. “济南刘家功夫针铺”(右图) 是中国最早的商标,它出现在 A.汉朝 B.唐朝 C.宋朝 D.明朝
2.学习历史有一个基本的结论就是“思想文化是一定现实的反映”,“百家争鸣”学术局
面反映的社会现实是
A.孔子“有教无类”,使社会上有学问的人增多 B.夏桀暴政,人民怨声四起 C.西周灭掉商朝,实行分封制 D.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
3.秦朝“焚书坑儒”、明清“八股取士”都是为了 A.鼓励知识分子
B. 加强思想控制
C.推崇儒家经典 D. 完善法律体系
4.小奇同学进行研究性学习,他搜集了“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玄奘西游”、“鉴真
- 1 -
东渡”的相关资料,由此可知他研究的课题是 A.政权分立和民族融合 B.中华文明的起源
C.统一国家的建立 D.繁荣与开放的唐朝
5.中国古代行政制度不断变化。右图反映的是哪 一时期的地方行政管理制度
A. 西周 B.秦朝
C.元朝 D.清朝
6.穿越剧,因其许多剧情与历史事实不符而遭到学者批评。下列情节违背史实的是
A.秦始皇“焚书坑儒” B.汉武帝派张骞两次出使西域
C.唐太宗鼓励商人用交子进行商品贸易
D.乾隆帝隆重招待回归祖国的土尔扈特部首领渥巴锡
7.灵岩寺主体建筑千佛殿内宋代的罗汉泥塑像天下闻名,被誉为“海内第一名塑”。这是谁对它的赞誉
A.刘海粟 B.梁启超 C.张起岩
D.张养浩
8.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但为中国近代企业积累了生产经验,培养了科技人才的历史事件是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9.一位美国记者赞叹道:“每一场革命都有它自身的传奇,毛泽东率领数万工农红军所完成的战略转移就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伟大传奇。”他说的“伟大传奇”是指 A.秋收起义 B.井冈山会师 C.红军长征 D.跃进大别山 10. 1928年日本制造“济南惨案”的目的是
- 2 -
A.扶植新的代理人 B.阻止南京国民政府北伐 C.向奉系军阀施压 D.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日斗争
11.右图为我国著名漫画家张乐平于1958年创作的漫 画《跃!跃!跃!》。当时作者热情讴歌的是 A.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 B.“一五”计划提前完成 C.“大跃进”运动的开展 D.人民公社化运动兴起
12.会议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作出将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这次会议是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B.中共十二大 C.中共十四大 D.中共十五大
13.“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这首歌描绘的两位领导人是
A.孙中山和毛泽东 B.毛泽东和邓小平
C.孙中山和邓小平 D.刘少奇和邓小平
14.《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评论说:在1955年的一次国际会议上,“周恩来利用了
他个人的巨大魅力和外交机敏逐渐减弱了那些怀疑中国或怀疑共产主义的领导人的敌对情绪”。在这次会议上,周恩来提出的外交方针是 A.“另起炉灶”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求同存异” D.“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15.法国史学家米西勒认为,14到16世纪欧洲封建社会末期是“人”和“世界”被发现的时代。这两个“发现”对世界历史的共同影响是
- 3 -
A.倡导人文主义 B.发现了美洲大陆
D.促进了早期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C.把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
16.欧洲封建君主说,拿破仑不过是一个“1789年瘟疫的暴发户”。“1789年瘟疫”指的是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B.美国独立战争 C.法国大革命 D.日本明治维新
17.有人认为在美国历史和人类历史上“林肯必将与华盛顿齐名”。这主要是因为林肯
A.解放黑人奴隶,通过南北战争维护国家统一 B.领导北美人民打败英国殖民者羸得民族独立 C.推行新政,使美国缓解了经济危机 D.领导美国人民进行反法西斯战争
18.1912年4月14日23点40分,泰坦尼克号豪华巨轮在北大西洋撞上冰山,次日凌晨2点20分沉没。下列关于泰坦尼克号豪华巨轮叙述中,不符合史实的是 A.船上装有以煤为燃料的蒸汽机 B.嘹望员抓起话筒高喊“正前方有冰山” C.发报员发出一封封呼救电报 D.游客纷纷通过互联网向家人发送电子邮件
19.“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纳税后剩余的一切粮食、原料和饲料,农民可以全权处理。”苏俄实行这一政策的目的是 A.夺取十月革命胜利 B.对付美国的“冷战” C.推动工业化建设 D.恢复发展国民经济
20.有人评论当今国际局势说:“当今世界,巨人林立:日本是独角巨人,俄罗斯是生病的巨人,欧洲是缺乏凝聚力的巨人,美国是萎缩的巨人,中国是潜在的巨人??”这一评论说明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基本特点是 A.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 B.多极化局面完全形成 C.美国独霸世界的格局 D.美、日、欧盟的三极格局
- 4 -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