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2020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2单元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答案

2020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2单元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答案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6 13:12:16

课时作业(三)

1.B [解析] “鼻冲水”“贮以玻璃瓶,紧塞其口,勿使泄气”,说明“鼻冲水”能保存于玻璃瓶中,且易挥发,而氢氟酸能与玻璃中的SiO2反应,石灰水和稀硫酸均难挥发,故“鼻冲水”是指氨水。“刀创水”“以此水涂伤口,即敛合如故”,说明“刀创水”能杀菌消毒,能使血液发生凝固,故“刀创水”是指碘酒。

2.B [解析] 含活性炭、细铁、食盐及蛭石等的暖手宝,使用时发生原电池反应,并放出热量,A项错误;用活性炭口罩防护空气中的粉尘等有害物质,是利用了活性炭的强吸附性,属于物理变化,B项正确;汽车排气管安装尾气催化转化装置可将尾气中的CO和NO转化为CO2和N2,C项错误;煤的气化主要涉及反应为C与H2O(g)在高温下生成CO和H2,D项错误。

3.D [解析] 该分散系呈黑色,而Fe2O3呈红色,故该分散系的分散质不是Fe2O3,A项错误;该分散系的分散质粒子直径介于1~100nm之间,属于胶体,故用过滤的方法不能分离黑色金属氧化物与Na+,B项错误;发生电泳时,阴极附近分散系黑色加深,说明分散质粒子带正电荷,但该分散系不带电,C项错误;胶体能发生丁达尔效应,可看到一条光亮的“通路”,D项正确。

4.B [解析] 描述碳酸钙高温分解制取生石灰的反应,发生了化学变化,A项错误;雾属于胶体,日光照射时,产生丁达尔效应,B项正确;高粱的主要成分是淀粉,要先发生水解生成葡萄糖,再在酒化酶作用下发酵生成乙醇和CO2,C项错误;酿酒过程中,葡萄糖在酒化酶作用下反应生成乙醇,并非发生水解反应,D项错误。 5.C [解析]①白色的硫酸铜粉末变成了蓝色的硫酸铜晶体,属于化学变化;②用福尔马林浸制标本,属于蛋白质变性;③同素异形体之间的互变和④同分异构体之间的互变,都属于结构上的变化,生成了新物质,故也属于化学变化;⑤蜂蚁叮咬处涂稀氨水或小苏打溶液可减轻痛苦,是因为蚁酸(甲酸)和它们发生了中和反应;⑥核裂变不属于化学变化。

6.Ⅰ.(1)C 游离态 (2)D 固态 (3)D 化学变化 Ⅱ.(1)C (2)2NH4Cl+Ca(OH)2

CaCl2+2NH3↑+2H2O

[解析]Ⅱ.(1)分类标准为是否含有中间价态的元素。(2)分类标准为制备反应是否为氧化还原反应。 7.B [解析] 单晶硅是半导体材料,可用于制取通信芯片,A项正确;丝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麻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B项错误;航母上拦阻索中的钢丝是由特种钢铁制成,属于合金材料,C项正确;工业生产玻璃和水泥时以石灰石为原料,经高温反应制成,漂白粉则先由石灰石制取CaO,再与水反应生成Ca(OH)2,最后与Cl2反应制取,D项正确。

8.B [解析] “中国天眼”的“眼眶”是钢铁结成的圈梁,钢铁是铁和碳的合金,属于合金材料,A项正确;“碳纤维”是碳元素形成的一种单质,不是有机高分子材料,B项错误;宇宙飞船返回舱外面使用的高温结构陶瓷具有熔点高的特性,是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C项正确;硅电池板是太阳能电池,使用高纯硅作材料,可将光能直接转换为电能,D项正确。

9.C [解析] 缂丝是中国丝绸艺术品中的精华,使用的蚕丝主要成分是蛋白质,A项正确;“曾侯乙编钟”属于青铜制品,青铜是在铜中加入锡制成的一种合金,B项正确;釉彩大瓶的材质是陶瓷,其主要成分是硅酸盐,C项错误;铜在潮湿的空气中易发生腐蚀生成铜绿,铜绿可用作绿色颜料,其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Cu2(OH)2CO3],D项正确。

10.A [解析] 绿矾是FeSO4·7H2O,溶于水时Fe2+发生水解而使溶液显酸性,并非绿矾本身电离出H+而显酸性,A项错误;陶是黏土经高温烧制而成,属于传统硅酸盐产品,B项正确;冰、雪的主要成分都是水“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说明等量的冰具有的能量低于水,则冰转化为水是吸热过程,C项正确;黑火药是由木炭、硫黄和硝石(KNO3)按一定比例配制而成的,文章描述了黑火药的制造过程,D项正确。 11.B [解析] 分子状态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不是化学变化,B项错误。

12.C [解析] 由图可知太阳能最终转化为氧气和氢气中的能量,所以太阳能最终转变为化学能,A项正确;CeO2在反应前后质量和性质不变,所以CeO2是水分解的催化剂,B项正确;T<1050℃时,CeO2-δ转化成CeO2,所以CeO2比CeO2-δ稳定,C项错误;两步反应中都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第一步生成氧气单质,第二步生成氢气单质,所以两步反应均属于氧化还原反应,D项正确。

13.A [解析] 甲能与两种单质、一种化合物反应,则甲可能是氧气,化合物C是一种有机物(可能是气体、液体或固体),A、B分别是CO2、H2O,乙是碳,D是CO,丙是H2时符合题图转化关系,A项错误,B、C项正确;涉及的化合物中只有H2O是电解质,D项正确。 14.(1)丁达尔效应

(2)①红褐色液体 FeCl3溶液太稀,生成的Fe(OH)3太少 ②生成红褐色沉淀 自来水中含有电解质,胶体发生聚沉 ③生成红褐色沉淀 长时间加热使胶体发生聚沉 (3)①电解质H2SO4使 Fe(OH)3胶体聚沉而产生沉淀 ②Fe(OH)3+3H+15.(1)CO2 (2)HC

+OH-C

+H2O

Na2SO4+CO2↑+H2O或2NaHCO3+H2SO4

2CO2↑+Na2SO4+2H2O

Fe3++3H2O

(3)①Na2CO3+H2SO4

Na+[······]2-Na+

②H—O—O—H Ⅰ、Ⅳ、Ⅴ(全部正确方可算对) (4)2Na2CO3+Cl2+H2O

NaClO+NaCl+2NaHCO3

[解析] 根据X、Y、Z的焰色反应均为黄色,则均为钠的化合物,再结合转化关系,可以推断X为NaHCO3,Y为NaOH,Z为Na2CO3,W为CO2。

课时作业(四)

1.D [解析]CO和NO属于非电解质,A项错误;CO和NO不溶于水,B项错误;CO和NO属于不成盐氧化物,不与碱反应,C项错误;三者都属于共价化合物,D项正确。 2.B [解析]SO2与FeCl3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Fe2+和S

,溶液变为浅绿色,A项正确;书写离子方程式

时,氨水用化学式NH3·H2O表示,B项错误;NaHCO3溶液与FeCl3溶液混合,发生双水解反应,生成Fe(OH)3沉淀和CO2,C项正确;Mg(OH)2浊液中存在溶解平衡:Mg(OH)2(s)

Mg2+(aq)+2OH-(aq),加入FeCl3溶液,Fe3+

与OH-反应生成溶解度更小的Fe(OH)3,使平衡正向移动,白色固体转变为红褐色,D项正确。 3.C [解析] 加入BaCl2溶液出现不溶于稀盐酸的白色沉淀,溶液中可能含有Ag+或S液中无S

后,加入AgNO3溶液出现白色沉淀,则溶液中也可能存在C

,A项错误。确定溶

,B项错误。将干净的铂丝蘸取少

量溶液在酒精灯上灼烧,观察火焰呈黄色,说明溶液中含有Na+,C项正确。滴入NaOH溶液后,加热,产生能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可以证明原溶液中含有铵根离子,D项错误。 4.A [解析] 亚硫酸钡能被硝酸氧化为BaSO4,A项正确;酸性H2CO3>HClO>HC氯水的离子方程式为2C应:2Fe3++3S

+3Ba2++6OH-+Cl2+H2O

2HC

,碳酸钠溶液中滴加少量

+Cl-+ClO-,B项错误;Fe2(SO4)3溶液与Ba(OH)2溶液反

2Fe(OH)3↓+3BaSO4↓,C项错误;还原性I->Fe2+,向FeI2溶液中滴加少量氯I2+2Cl-,D项错误。

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I-+Cl2

5.A [解析]I-还原性大于Fe2+,I-优先被氧化,B项错误;不符合反应事实,SO2与Ca(ClO)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CaSO4和HCl,C项错误;C

与Ba2+还将反应生成BaCO3沉淀,D项错误。

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A项错

6.D [解析] 常温下pH=1的溶液呈强酸性,H+、Fe2+、N

误;Ag+与Cl-生成AgCl沉淀而不能大量共存,B项错误;加入铝粉产生氢气的溶液可能呈强酸性或强碱性,HC

与H+、OH-均反应,不能大量存在,C项错误。

发生双水解反应生成Al(OH)3沉淀和CO2气体,B项

7.A [解析] 向明矾溶液中滴加碳酸钠溶液,Al3+和C

错误;向Ca(HCO3)2溶液中滴加少量NaOH溶液,反应生成CaCO3、NaHCO3和H2O,C项错误;向Fe(NO3)3溶液中加入过量的HI溶液,Fe3+、N

(H+)均能氧化I-生成I2,而本身被还原为Fe2+、NO,D项错误。

8.D [解析] 各种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1mol·L-1,向溶液X中加入足量的盐酸,有气体生成,且反应前后溶液中阴离子的种类没有变化,那么产生的气体不可能是碳酸根离子或碳酸氢根离子与氢离子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根据表中的离子,可推知是Fe2+、N

在酸性环境下生成的一氧化氮,加入盐酸,溶液中阴离子种类

不变,所以原来溶液中含有Cl-,由于总共含有5种离子,再根据电荷守恒及离子共存知识可知还含有SMg2+,所以原溶液中含有的五种离子为Cl-、NHC

与C

、S

、Fe2+、Mg2+。根据分析可知,溶液中一定不存在

+4H+

、S

3Fe3++NO↑

、Fe2+、

,A项正确;生成的无色气体为NO,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Fe2++N

+2H2O,B项正确;原溶液中一定含有Mg2+,C项正确;原溶液中含有的五种离子为Cl-、NMg2+,含有2种阳离子、3种阴离子,D项错误。

9.C [解析] 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溶液呈碱性,四种离子不反应,可以大量共存;常温下c(H+)=0.1mol·L-1的溶液呈强酸性,四种离子不反应,可以大量共存;使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的溶液具有氧化性,四种离子不发生反应,可以大量共存。

10.A [解析] 铝土矿中除SiO2外的成分均能够与硫酸反应,浸取液中有Al3+、Fe2+、Fe3+、S入SO2发生反应SO2+2Fe3++2H2ONaClO,发生反应ClO-+2Fe2++2H+

2Fe2++S

+4H+,A项正确;通入氨不会产生Al

。向其中通,B项错误;加入

2Fe3++Cl-+H2O,NaClO过量使Al3+、Fe3+转化为沉淀,故溶液中不含

,D项错

Fe3+,C项错误;过量NaOH的加入使Fe2+、Fe3+和Al3+分别形成Fe(OH)2沉淀、Fe(OH)3沉淀和Al误。

11.A [解析]A组离子之间不反应,可大量共存,加稀硫酸发生反应3Fe2++N

+4H+

3Fe3++NO↑

+2H2O,A项正确;B组中Fe3+、I-或ClO-、I-之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大量共存,B项错误;C组离子之间不反应,可大量共存,加NaOH溶液发生反应Ba2++HC

+OH-Al

BaCO3↓+H2O,C项错误;D组离子之间不反+2H2O,D项错误。

应,可大量共存,加过量NaOH溶液发生反应Al3++4OH-12.D [解析] 溶液无色说明溶液中不含Fe3+。

(1)如果Y是盐酸,向溶液中加盐酸,先生成沉淀,则溶液中可能含Si、Al或二者中的一种,即生成的沉淀

为H2SiO3、Al(OH)3或二者中的一种,则溶液中不含Al3+、Mg2+、N;ab段沉淀的量不变化,是盐酸和碳酸根离子反应生成气体:C反应:Al(OH)3+3H+中有Si

和Al

+H+

HC

,HC

+H+

H2O+CO2↑;bc段沉淀的质量减少,即部分沉淀和盐酸

Al3++3H2O,部分沉淀和盐酸不反应,说明生成的沉淀既有H2SiO3又有Al(OH)3,原溶液,综上可知一定含有的离子为C

、Si

、Al

、Na+。

(2)若Y是氢氧化钠溶液,向溶液中加氢氧化钠溶液,先生成沉淀,溶液中可能含Al3+、Mg2+或二者中的一种,由于弱碱阳离子和弱酸根离子会双水解而不能共存,即溶液中不含C

、Si

、Al

,由于溶液一定要保持

NH3·H2O,即溶

电中性,故溶液中一定含Cl-;ab段沉淀的量不变化,是氢氧化钠和铵根离子的反应:N+OH-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课时作业(三) 1.B [解析] “鼻冲水”“贮以玻璃瓶,紧塞其口,勿使泄气”,说明“鼻冲水”能保存于玻璃瓶中,且易挥发,而氢氟酸能与玻璃中的SiO2反应,石灰水和稀硫酸均难挥发,故“鼻冲水”是指氨水。“刀创水”“以此水涂伤口,即敛合如故”,说明“刀创水”能杀菌消毒,能使血液发生凝固,故“刀创水”是指碘酒。 2.B [解析] 含活性炭、细铁、食盐及蛭石等的暖手宝,使用时发生原电池反应,并放出热量,A项错误;用活性炭口罩防护空气中的粉尘等有害物质,是利用了活性炭的强吸附性,属于物理变化,B项正确;汽车排气管安装尾气催化转化装置可将尾气中的CO和NO转化为CO2和N2,C项错误;煤的气化主要涉及反应为C与H2O(g)在高温下生成CO和H2,D项错误。 3.D [解析] 该分散系呈黑色,而Fe2O3呈红色,故该分散系的分散质不是Fe2O3,A项错误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