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思维导图教学研究》课题成果简介

《思维导图教学研究》课题成果简介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7/5 0:50:54

课题附件·论文

又如在用碰撞理论来解释化学反应速率问题时,涉及到有效碰撞,这是一个化学反应发生的前提,如何让学生形象地理解这个微观世界里发生的碰撞所需要的条件呢?在老教材的书本上引用了生活中的一个常见情景,学生打篮球的画面,一组三张图片,第一张由于投篮的角度不对没有进球,第二张是由于用力不够也没有进球,第三张图投篮时角度准确、力量合适而进了球。此时,追问学生进球的要点,之后学生就能自然而然地联想到有效碰撞的两个条件:1、发生碰撞的分子具有足够高的能量。2、分子在一定的方向上发生碰撞。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们也一直在利用这种有效的概念教学方法指导教学工作。例如有机物反应类型中的聚合反应,由于反应产物结构比较大,学生没有弄清楚部分和整体的关系,因此是学生较难理解的一类反应。我们运用生活中手拉手活动形象地说明了加聚反应、缩聚反应的异同点。加聚反应好比很多人展开双手后手拉手形成长长的队伍。把单个人比作单体,把手拉手后的长队伍比作高分子有机物,学生就能理解加聚反应的原理。然后追问学生,如果每个人手里分别拿了一支笔和一本书还能手拉手吗?学生很快就能想到应该把两个手中的东西放一边后才能手拉手。之后引入缩聚反应就顺理成章了。 5、运用类比教学法,将抽象概念形象化

思维导图教学研究 - 45 - 乍浦高级中学课题组

课题附件·论文

类比法是一种有效的概念教学方法,也是由已知探索未知的一种重要方法。它不仅可以把死的概念比活,把抽象的概念比形象,把旧的知识带新,还能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应变能力,而且能优化学生的思维品质,培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物质的量是整个高中阶段化学计算的核心与重点,关于阿伏伽德罗常数的题目也是近几年高考的热点之一。如何让学生较快地理解并运用这个物理量呢?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利用类似的事物与物质的量这个抽象概念作类比,不仅降低了知识点的难点,也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物质的量概念类比教学过程如下:

名称 电视机 餐巾纸 大米 微粒

先通过学生生活中熟悉的电视机、餐巾纸和大米三种物质让学生了解物质常用的计量形式,发现较大的物体以个体来计量,较小的物体以集合体来计量,即:通常由多个个体组成一个集合体,再给它一个新的量词。如:10张为一包,200抽为一盒,10千克为一袋,这样给我们带来了方便。联想到化学中有一类肉眼看不见的微粒,如分子、原子、离子、电子、中子、质子如何来计量。学生自然会想到以个体集合体计量形式来描述微观粒子。然后告知,1971年,由41个国家派代表参加的第十四届国际计量大会上决定用摩尔(Mole)作为计量大量微观粒子的新的单位,符号为mol。那么1mol到底有多少个微粒呢?科学上的单位其实就是一个人为定的标准,标准虽然是人为定的,但有一定的科学性及实用价值。以“光在真空中经过1/299792458秒所走过的路程为1米”,“国际千克原器的质量为一千克”作类比,科学家通过长期实验测量规定:12g 碳--12中所含的

数量 个体量词 常用量词 ? 台 台 计量形式 个体 ? 张 包、盒、 袋、千克 ? 个体的集合体 ? ? 粒 个 个体的集合体 ? 思维导图教学研究 - 46 - 乍浦高级中学课题组

课题附件·论文

原子数目(阿伏伽德罗常数,用NA表示,近似值为6.02×1023)作为摩尔标准。有了摩尔这个单位以后,对微粒的描述带来了很多方便。

化学概念教学是整个高中化学教学的重点,抽象概念教学是重点中的难点。抽象概念的学习要求学生具有牢固的化学基础知识和较高的思维容量。在高中的化学学习中,抽象概念的理解是学生需要迈过的一座座山峰。学生如果不能真正的从本质上理解化学概念的内涵及外延,那么,提高学生的化学基本技能和思维品质也就无从谈起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切忌用灌输的方法让学生对概念死记硬背,试图以大量的练习来帮助理解,实践证明,这种方法不但无法使学生理解概念,反而让学生觉得化学概念的学习非常枯燥,也降低了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因此在化学抽象概念的教学中,教师在指导学生掌握和理解这些概念时如果选择一些适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方法,将会做到事半功倍。

参考文献:

[1]茆建军.新课程背景下化学概念的教学策略.化学教学,2008年第6期 [2]詹海鹏. 浅谈抽象化学概念的教学方法[J].甘肃教育,2007(7):56 [3] 王芳.化学习题解答中“具体化”的妙用[J].教学月刊中学版,2006,(8):60.

[4]祝世文.化学多媒体课件的使用与思考.

[OL/DB] http://eblog.cersp.com/UploadFiles/2008/11-20/1120197514.doc [5] 胡志刚.化学教学中的抽象与具体.中学化学,2007年第7期

思维导图教学研究 - 47 - 乍浦高级中学课题组

课题附件·论文

思维导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乍浦高级中学 刘军芳

[摘要] 文章描述了思维导图与高中地理教学整合的意义,从教师和学生层面上来剖析思维导图对于高中地理教学以及学生学习所起到的帮助;同时,分别从新授课、复习课和解题等三方面来阐述思维导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 思维导图 地理教学 整合 应用

一、思维导图概述

思维导图(Mind Map)是英国著名学者托尼·布赞在19世纪70年代初期创立的一种新型笔记方法,它以放射性思考为基础,是一个简单、高效、放射性、形象化的思维工具,能够全面调动左脑的逻辑、顺序、条例、文字、数字以及右脑的图像、想象、颜色、空间、整体思维,使大脑潜能得到最充分的开发,从而极大地激发人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托尼·布赞说“图像才是大脑的语言”,通过把抽象的文字表述转化为直观形象的图像思维,可以促进左右脑的开发,是记忆和理解知识的最好方法。

二、思维导图与高中地理教学整合的意义

高中地理虽然归入文科,但知识体系中既有自然地理,又有人文地理,是一门边缘学科,包括地理学科与其他学科的综合,比如数学和物理等。特别是必修1,不少内容跟数理思维结合,需要有很强的空间想象能力,才能理解;而其他人文地理的知识,涉及面广,内容丰富,如何形成一个知识体系,便于学生记忆和理解,是我们地理教师所面临的一个迫切的问题。那么用什么方法才能轻松、高效地学好高中地理呢?在具体实践中,我们应用了思维导图。 1、教师层面

运用思维导图,使教学有理念的指导,能认识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这样就使教师能够在理念的指导下去工作。

教师可运用思维导图建立系统完整的知识框架体系,对教学的课程进行有效的资源整合,使整个教学过程更加系统,科学,有效,这样会促成教师形成整体的观念和在头脑中创造全景图,进一步加强对所教内容的整体把握;除此,还能

思维导图教学研究 - 48 - 乍浦高级中学课题组

搜索更多关于: 《思维导图教学研究》课题成果简介 的文档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课题附件·论文 又如在用碰撞理论来解释化学反应速率问题时,涉及到有效碰撞,这是一个化学反应发生的前提,如何让学生形象地理解这个微观世界里发生的碰撞所需要的条件呢?在老教材的书本上引用了生活中的一个常见情景,学生打篮球的画面,一组三张图片,第一张由于投篮的角度不对没有进球,第二张是由于用力不够也没有进球,第三张图投篮时角度准确、力量合适而进了球。此时,追问学生进球的要点,之后学生就能自然而然地联想到有效碰撞的两个条件:1、发生碰撞的分子具有足够高的能量。2、分子在一定的方向上发生碰撞。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们也一直在利用这种有效的概念教学方法指导教学工作。例如有机物反应类型中的聚合反应,由于反应产物结构比较大,学生没有弄清楚部分和整体的关系,因此是学生较难理解的一类反应。我们运用生活中手拉手活动形象地说明了加聚反应、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