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浙教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下册《1.1二次根式》教学设计
浙江版数学八年级下教案——第一章《二次根式》
§1.1二次根式
教学目标:
1、经历二次根式概念的发生过程; 2、了解二次根式的概念;
3、理解二次根式何时有意义,无意义,会在简单情况下求根号内所含字母的取值范围; 4、会求二次根式的值。
重点与难点:本节教学的重点是二次根式的概念。例1的第(2),(3)题学生不容易理解,是本节教学的难点。b5E2RGbCAP 教学设想:课本在回顾算术平方根的基础上,通过“合作学习”的三个问题引出二次根式的概念,并说明以前学的数的算术平方根也叫二次根式,在例题和练习的安排上,着重体现三个方面的要求:一是求二次根式中字母的取值范围;二是求二次根式的值;三是用二次根式表示有关的问题。因此在教学中我采用基本按照教材的主体设计意图,按教材的步骤进行教学,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发现教材中的学习重点,概括学习所得,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p1EanqFDPw 教学过程:
一、引入(合作学习):
根据图1—1所示的直角三角形、正方形和等边三角形的条件,完成以下填空:
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是____________; 正方形的边长是____________; 等边三角形的边长是_________。
首先是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并在实际情境中写出表示算术平方根的式子。 提问:你认为所得的各代数式的共同特点是什么?
1、表示的是算术平方根;2、根号内含有字母的代数式。
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要求学生对上述答案进行解释。其中学生对于答案3,等边三角形的边长为
2s,一些学生会采用教材中以下的答案抄写,而不知该答案得到的原因。因此首先选不同程度的几名学生回答,鼓励学生大胆表述意见,然后作适当点评。对于该题的答案的得到过程可以用几何的推理的方法,即画出其中一条高后利用勾股定理进行计算的方法或利用公式S正?=3a2(a为该三角形的边长)的方法得
4到。DXDiTa9E3d 补充练习:判断,下列各式中哪些是二次根式?
7;
12;
x2y;x2?y2;?3;a;a(a<0=;
二、新课讲授
1、二次根式的概念:
(1)引导学生概括二次根式的定义:像a2?4,b?3,2s这样表示的算术平方根,且根号内含字母的代数式叫做二次根式。为了方便,我们把一个数的算术平方根(如1)也叫做二次根式。……即一个非3,2负数的算术平方根。RTCrpUDGiT (2)概念深化:
提问:a?1是不是二次根式?a?1呢?9呢?……学生对于上述的问题,在判断上会产生一定的歧义,此时应按照教参的要求进行教学:a?1、9是二次根式,而a?1不是二次根式,只能称为含有二次根式的代数式。此外对于2x?2x?3这样的代数式,他们的系数或常数项是二次根式,而整个代数式仍看做是整式。5PCzVD7HxA 2议一议:二次根式a?1表示什么意义?此算术平方根的被开方式是什么?被开方式必须满足什么条件的二次根式才有意义?其中字母a需满足什么条件?为什么?……经学生讨论后,指定一名学生回答,在指定一名学生点评。教师总结:强调二次根式根号内字母的取值范围必须满足被开方式(数)大于或等于零(非负)。jLBHrnAILg 三、讲解例题:
例1、求下列二次根式中字母a的取值范围:(因学生学习的需要,将例题进行适当改变,并进行一定增加。)
①?3a;②1;③1?2a(a?3)2;④x?3;⑤23?4x;⑥?5x;⑦|x|?1。
练习1:当下列各题的字母取何值时,下列各式为二次根式: (1)a2?b2 (2) ?3x (3)
12x (4)
?32?x
按提问→回答→板书→独立解答的方式教学,问题设计如下: 被开方式需满足什么? 由此可得怎样的不等式? 第(1)(2)两题可以转化为解怎样的不等式?第(3)题不解不等式就能确定a的取值范围吗?xHAQX74J0X 教师总结:从整体上来说,求二次根式中字母的取值范围主要是应用整个被开方式大于等于0这一结论。二次根式的本质是数的算术平方根,这是解决有关二次根式的一系列问题的最根本的依据。属于此类问题的基础条件。这类问题可以化归为解决开方数(或式)不小于零的不等式.但是,这类问题还需要顾及其他代数式的条件.LDAYtRyKfE 练习2:求下列二次根式中字母的取值范围:(1)a?3;(2)?13?a2a?1. ;(3)例2 当x=4时,求二次根式1?2x的值.
1、引导学生回顾代数式的值的概念和如何求代数式的值.2、指出二次根式也是一种代数式,求二次根式的值和求其他代数式的值方法相同.Zzz6ZB2Ltk 四、课堂练习:
1、完成课本“课内练习”.
2、物体自由下落时,下落距离h(米)可用公式 h=5t2来估计,其中t(秒)表示物体下落所经过的时间,(1)把这个公式变形成用h表示t的公式;(2)一个物体从54.5米高的塔顶自由下落,落到地面需几秒(精确到0.1 秒)?dvzfvkwMI1 3、已知a.b为实数,且满足a?2b?1?1?2b?1求a 的值
4、按下列程序运算,全班分成4个组,当x=1时,每人做一步,看哪一组完成得快.x 取其他数试一试.
五、小结
师生共同完成: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或困惑? 六、布置作业
课本“作业题”及作业本。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