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论央视版《水浒传》对原著改编
新乡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胜、呼延灼、秦明、董平、张清等骁将的陆续上山,梁山的祝家庄、曾头市之捷,二赢童贯,三败高俅等役之胜,又从何谈起?[10]
其三,因为运用了智谋和计术,才有阮小七等人的偷换御酒,粉碎了敌人的招安阴谋,使梁山受招安的行动大大推迟了一个时期。所以,明确的结论是:运智施谋和作计操术,对梁山农民革命事业的创建、巩固、壮大、发展,起着极其巨大的作用。而所有这些丰富的内蕴,电视剧《水浒传》改编时,却缺乏梳理、发掘,因而使广大观众感受不深
2.电视剧对智谋、计术在梁山多姿多彩的表现形式反映不力。
电视剧《水浒传》一些集子,虽然有一些关于梁山农民起义军运用智谋、计术的内容(如“智取生辰纲”、“三败高俅”的段子),然而就整部电视剧而言,对梁山农民起义军有着极其重要意义和巨大作用的智谋、计术的运用,却表现得太少了,或太残缺平淡了,即便是较卖力去反映的“智取生辰纲”、“三败高俅”的段子,电视画面也远不如原著那样精彩。其实,在小说《水浒传》中,描写梁山农民起义军运用智谋、计术的表现形式,是极其多姿多彩的,如大略梳理、分类、概括一下,突出的便有:
1.巧布陷阱,逗人中机:“智取生辰纲”,是最精彩的代表。
2.引蛟出渊,拦堵网擒:“时迁盗甲赚徐宁”、“吴用卖卦赚卢俊义”,是突出的典型。
3.里应外合,多管齐下:“智取大名府”、“三打祝家庄”是出色的例子。 4.乔妆冒充,以假击真:“赚金铃吊挂”、“赚李应人伙”、“孙立反登州”,是典型的例子。
5.诱敌深入,出奇制胜:“二赢童贯”、“三败高俅”,是精彩的范例。?? 如果说这些分类和概括还偏于抽象的话,那么只要对比原著和电视剧中关于“时迁盗甲”栩栩如生的情况,观众会明显地感觉到,央视版电视剧《水浒传》对于梁山好汉起义运智施谋、作计操术,去夺取一个又一个胜利方面,是何等疏漏,该有多大的缺陷:电视剧津津乐道的画面:时迁作为能飞檐走壁的梁上君子,悄然无声、谙熟利索,不仅轻而易举地解下悬甲,而且不费吹灰之力偷宰活鸡,美啖后携甲飘然而去??而小说《水浒传》讲的是:呼延灼受朝廷之命前来镇压梁山起义,用连环马阵打败了梁山起义军,对于这次失利宋江心中很是苦恼。正着急时,
11
新乡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汤隆献上策来:欲破敌阵,须用钩镰枪。汤隆虽会打造,但不会使用。要使用,非其表兄徐宁不可。而此时的徐宁,却正在东京官军中任职。但是作为朝廷命官的徐宁肯定不会上梁山帮助所谓朝廷眼中的“贼寇”使用钩镰枪对抗朝廷的。这时智多星吴用献上了一条妙计。因为他从汤隆口中听说徐宁有祖传的雁翎锁子甲,而徐宁又视为此甲为珍宝时,由此便计上心来。先派能飞檐走壁的鼓上蚤时迁,径奔东京,潜入徐家,盗来锁子甲,盗后故意门户洞开,告知徐家人失盗,然后路放记号,见酒店便入喝酒,见客店便入住宿,故意把装锁子甲的皮匣子放在明显的的地方,以此引诱徐宁的追赶。当时迁“闪纳”了腿终被徐宁赶上时,盛甲的皮匣子却是空的。原来,时迁并非以真甲引诱徐宁,而是假装伤腿故意让徐宁赶上,好再逗引他往泰安州的路上来。正当徐宁朦然不察,又被引到往泰安州路上来时,乐和又扮成汤隆以往结识的兄弟,拽出辆空车,假装说是从郑州做买卖回家,正要回泰安州,巧妙地把徐宁骗上了车。过一段时间感觉离梁山不远了,乐和又以口渴了到酒店沽酒为名,在酒中放了蒙汗药麻翻了徐宁,利利索索将徐宁弄上了梁山。虽然徐宁人是被赚上了梁山,但是作为朝廷命官的他一开始肯定不愿入伙,更不会尽心教使钩镰枪。吴用为徐宁死心塌地于梁山,又操二术,使徐宁一解念妻之忧,二绝回京之路:
(1)针对徐宁药醒后,首先担忧家中妻子必被官司擒走的恐惧,着汤隆带着锁子甲,往说徐夫人;“锁子甲是夺回来了,只是哥哥在路上染了疾病,将死在客店里,叫嫂嫂和孩子来看视。”把她也赚上梁山。[11]
(2)当徐宁醒来直叹:凭时地,我们不能够回东京去”!汤隆却说:“我又教哥哥再知道一件事:在回梁山的半道上,遇见了一伙做生意的商人,我把哥哥家传的的雁翎甲穿在身上,脸上抹了些灰,冒充了哥哥您的大名,劫去了那伙商人的财物,如果您现在回去,朝廷肯定会发放文书捉拿哥哥”。如此之下,徐宁怎不死心塌地!于是徐宁在梁山尽力教使钩镰枪。很快,梁山起义军借此大败呼延灼的连环马。显然,电视剧在“时迁盗甲”中,突出的是时迁飞檐走壁的轻功和谙熟麻利的盗技,而把握不到原著中有关智谋计术的成功运用及其深远意义,因而没能按原著这一丰富的内蕴,组织和展开应有的内容和情节。而且,在电视剧《水浒传》其它故事中,类似的仅取其“皮”,而忽弃其“肉”的,还远非一例,这不能不是让人们为电视剧《水浒传》扼腕叹息的一大缺陷。[11]
12
新乡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第三章 结论
从央视版《水浒传》1998年上映至今20多年的时间证明,央视版《水浒传》本身体现出来的独具特色的艺术魅力和其他作品无与伦比的审美价值,使央视版《水浒传》名至实归地成为了当代中国电视剧发展史上的经典之作,成功创造了把小说名著改编为电视剧的奇迹。这部电视剧观看之后,会使观众在心中产生一种舒坦痛快之感。这一现象可谓产生已久,明末清初文学批评家金圣叹曾经说过“不读水浒,不知天下之奇。”[12]央视版《水浒传》的改编者在尊重小说《水浒传》原著的基础上通过个人独特的思维方式,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不断创新,1998年,搬上荧屏播出后,引来了各方如潮水般的好评,出现了所谓的万人空巷的场景。在全国广大观众心中引起强烈反响,跟其它三部央视改编的四大名著一样,在一代人心中成为了永久不可磨灭的经典。[13]。《水浒传》剧情给人一种壮阔豪迈之感,是一部讲述梁山一百零八将的好汉戏。每个人观看完央视版《水浒传》后,都会对梁山众好汉的一腔心中热血、反抗压迫的能量所感染,让人心中久久难以忘怀。[14]《水浒传》描述了梁山泊一百零八位好汉从聚义到失败的一个悲剧过程。其深刻地揭示了北宋农民起义起义的社会根源,赞扬了梁山起义英雄无畏的反抗斗争精神和他们的理想抱负,也全方面的揭示了起义失败的内在社会历史原因。
把小说文字改编成各种影视作品搬上荧屏向观众展现总会不可避免产与原著产生一些分歧。但是我们到底该怎样评价由小说改编的影视剧与小说原著两者之间的关系呢?恐怕这就是一个所谓的与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相似的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15]
13
新乡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参考文献
[1]赵凤翔.名著影视的改编[M].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9:58~62. [2]张庆成.视听风尚改变下的名著改编[D].陕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8~10.
[3]朱一玄、刘毓忱.水浒传资料汇编[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2:14~ 20.
[4]李昌宪.从《水浒传》谈宋代社会[J].中国文化报,2013,(2):31~34. [5]施耐庵.古本水浒传[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85:194~198. [6]朱嘉琪.电子媒介影响下的《水浒传》传播研究[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2014,(06):143~148.
[7]赵静.论《水浒传》的影视改编[D].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5~11. [8]刘鹏.宋代蹴鞠运动研究[D].河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6~10. [9]蔡金成.宋代民间歌谣研究[D]. 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6~9.
[10]王天奇.水浒故事现代影视传播探微[J].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02):4~5.
[11]施耐庵.水浒传[M].济南:齐鲁书社,2008:256~264.
[12]姚小鸥.古典名著的电视剧改编[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210~213.
[13].施耐庵、罗贯中.水浒传[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5:324~330. [14].冯文楼.水浒传一个文化整合的悲剧[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1997:4~6.
[15] 邓晋东.理性看待水浒传改编[J].嘉应大学学报,1999,(10):6~8.
14
新乡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致 谢
四年的读书生活在这个季节即将划上一个句号,而于我的人生却只是一个逗号,我将面对又一次征程的开始。感谢所有在毕业设计中曾经帮助过我的良师益友和同学,以及在设计中被我引用或参考的论著的作者。
在本文的撰写过程中,XXX老师作为我的指导老师,她治学严谨,学识渊博,视野广阔,为我营造了一种良好的学术氛围。置身其间,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使我不仅接受了全新的思想观念,树立了明确的学术目标,领会了基本的思考方式,掌握了通用的研究方法,而且还明白了许多待人接物与为人处世的道理。其严以律己、宽以待人的崇高风范,朴实无华、平易近人的人格魅力,与无微不至、感人至深的人文关怀,令人如沐春风,倍感温馨。正是由于她在百忙之中多次审阅全文,对细节进行修改,并为本文的撰写提供了许多中肯而且宝贵的意见,本文才得以成型。
在此特向XXX老师致以衷心的谢意!向她无可挑剔的敬业精神、严谨认真的治学态度、深厚的专业修养和平易近人的待人方式表示深深的敬意!同时感谢马建华老师、毛建军老师、杨鸣老师等几年来对我的栽培和教育。
15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