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自考传播学概论简答论述

自考传播学概论简答论述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5 16:42:32

1、 什么是传播?我们把传播的定义归纳为:传播是带有社会性、共同性 什么是传播? 的人类信息交流的行为和活动。

2、 什么是大众传播?大众传播是指传播组织通过现代化的传播媒介—— 什么是大众传播? 报纸、广播、电视、电影、杂志、图书等,对极其广泛的受众所进行 的信息传播活动。

3、 大众传播的特点?首先,它需要借助特定的传播媒介传递信息,这些 大众传播的特点? 媒介的特性各不相同,统称为大众传播工具。其次,大众传播所传递 的信息是公开的、面向社会的;受众则是大量的、匿名的、各不相干 的。第三,大众传播基本上是信息的单向流动,受众是不知其名的,来自受众的信息反馈也是有限的、滞后的。第四现代科学技术特别是 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大众传播的信息传递更为快捷与广泛。第五,大众传播的内容多半是由组织和职业传播者所发布的,而不是由个人 发出的。此外,大众传播还具有强烈的选择性。 4、 传播学诞生的条件。 、 传播学诞生的条件。 从主观条件看,人类认识能力有了空前提高—伴随着封建专制时代的终结, 自然科学,社会科学都为之面目一新,并日趋“整体化”人类对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了解越来越正确,各种新理论,新学说大量涌现,在此背景下, 对传播现象,传播活动的全面把握和系统,科学的认识,终于成为可能。从客观条件看,传播的作用和影响高度凸现,工业化使整个世界连成一片, 其必然结果之一是:传播活动日益频繁和复杂,特别是传播的相对独立化和职业化,给人类带来一种全新的重大的冲击,这种冲击,终于引起全社会对 传播现象,传播活动的高度重视

5、 传播学诞生的奠基人。哈德罗·拉斯韦尔、 库尔特·卢因、 保罗·拉 传播学诞生的奠基人。 扎斯菲尔德、卡尔·霍夫兰、 韦尔伯·施拉姆 6、拉斯韦尔的主要贡献 拉斯韦尔的主要贡献答:①提出传播的 5W模式,不仅首次较科学地分析 拉斯韦尔的主要贡献 了传播的结构和过程。还首次较完整地界定传播学的研究领域,为传播学的 形成和发展确定了总体构架,开辟了广阔的研究途径②提出 “社会传播学院” 的概念,从宏观上初步探讨了传播的社会功能等到课。③倡导并亲身实践内容分析法为使传播学成为一门真正的科学而立下功勋。

7、.施拉姆的贡献答:①施拉姆是美国传播学的集大成者,曾从事新闻实践 .施拉姆的贡献 及新闻教育工作,自 30年代起开始研究传播学,并发费了几乎毕生的心血。 ②他的历史功绩,不是从某个相关学科出发,而是“集大成”—将他人的贡献集中起来,整理使之完整化,系统化,最终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他是第 一个具有创建 “传播学” 这样一个独立学科的明确意识并为之奋斗终生的人。 ③先后在伊利落·斯坦福等大学建立了 4 个专门的传

播研究机构,培养了大 批人才,编辑,出版了近 30 部著作,代表作有《大众传播和社会发展》施

拉姆并曾多次访华,给中国带来了传播学的新鲜信息,刺激传播学在中国的 发展。 8、所谓传播模式 传播模式,指再现传播现实的一种理论性的、简化的形式,是一种传播模式 间接的表现传播理论的手段。

9、模式的类型有 模式的类型有:①文字模式②图像模式③数学模式。其中,最常用的是 模式的类型有 图像模式。

10、拉斯韦尔模式对传媒的贡献 拉斯韦尔模式对传媒的贡献:①在传播学史上,第一次比较详细、科学 拉斯韦尔模式对传媒的贡献地分解了传播的过程。②与此相联系,拉斯维尔的工作,带来另一个意义更 为重大的结果,即第一次为传播学搭建了一个比较完整、全面的理论构架,从而使传播学的最终确立成为可能。 ③把 5W 规定为传播学的五大研究领域, 为后人分门别类地深入研究开辟了广阔的道路。 11、布雷多克就曾经在 5W模式的基础上,添加了情境和动机这两个环节, 把它变成了 7W 模式 模式。

12、所谓反馈 反馈,本是电子工程学的概念。这里借用过来,指传播过程中的受反馈者对收到的信息所作出的反应。

13、传播单位 “传播单位 传播单位”都兼有“传者” “受者”这两种身份,以及发信、收信、编 码、译码这四种功能。

14、传统的线性模式 传统的线性模式:拉斯韦尔模式 申农—韦弗模式 控制论模式 社会 传统的线性模式 系统模式

15、抽样调查法 :是指从研究对象的全部单位中抽取一部分单位进行考察和 抽样调查法 分析,并用这部分单位的数量特征去推断总体的数量特征的一种调查方法。

16、非随机抽样形式 非随机抽样形式有①偶遇抽样②判断抽样③雪球抽样④定额抽样 非随机抽样形式

17、 内容分析是一种对于传播内容进行客观、系统和定量地描述的研究方法。

18、内容分析的长处与局取 内容分析的长处与局取 答:长处:①在调查和试验中,由于被查者所处的环境或多或少是人为设置的,而内容分析研究的对象是已经记录在案的讯息,所以能真实地表现信息 的特征。②内容分析的研究内容来源于报刊、书籍、录音、录像,大多可以从相关的图书馆、资料室得到,因而所需的费用低。局限:无法单纯以内容 分析为根据来作为某一内容对受众影响程度的结论。 他一般只能得出内容讯息,较为表层的、直接的效果方面的结论,如能否吸引受众,是否使受众

易 于阅读和理解。至于较为深层的、间接的效果研究结论,只有在与其他传播学研究方法相配和的情况下才能发挥其独特的作用。

19、传播的社会功能是 传播的社会功能是:①环境监测功能②社会协调功能③文化传递功能④ 传播的社会功能是 娱乐功能 20、 拉扎斯菲尔德与默顿发表 大众传播、《大众传播、 大众鉴赏力和有组织的社会行动》 大众鉴赏力和有组织的社会行动》提出了富有新意的有关传播功能的分析, 它的社会功能有①授予地位的功能 提出了富有新意的有关传播功能的分析, 它的社会功能有②重申社会准则的功能③麻醉精神的功能失调 21、控制研究包括三项内容 控制研究包括三项内容:一是分析传播者的施控行为 二是分析传播者 控制研究包括三项内容的受控情状 三是指出各种不同的控制形态 22、对信息进行筛选与过滤,这种对信息进行筛选与过滤的传播行为就叫做 把关,凡有这种传播行为的人就叫做把关人。

23、把关人包括记者、编辑、作家、出版公司编辑、电视电影制片人、影片 把关人 剪辑、图书管理员、教员、负责汇报的官员。

24、巴斯的“双重行动模式”的内容是什么? 巴斯的“双重行动模式”的内容 巴斯的 答:巴斯的“双重行动模式”是对麦克内利把关模式的进一步完善。巴斯认为信息流通中的把关环节虽然很多,每个参与传播的人都可以看做把关人, 但最关键的把关人是传播媒介,因此,他专门研究了传媒的把关活动,指出这是前后相连的两个步骤或两个阶段,也就是“双重行动” 。其中的第一阶 段是新闻采集,把关人主要是记者。记者根据一定的标准对现实事件进行取舍和提供新闻稿件。第二阶段是新闻加工,把关人主要是编辑。传媒输出的 所有的信息,都得经过这道重要关,因而这一阶段的把关活动更具有决定性 作用

25、潜网 :任何处于特定社会环境中的传播媒介都担负着社会控制的职能, 潜网 而这类控制往往是一种潜移默化,不易察觉的过程,形象化词概括为潜网。

26、四种报刊理论 :集权主义理论 四种报刊理论 苏联的共产主义理论

27、 集权学说中包含有这样的观点, 即国家安全高于一切, 为保卫国家安全、 集权学说 维护国家利益,就必须严格控制自由讨论和信息的传播。 28、 (论述题)社会责任理论:传播媒介在享有自由的前提下,在社会为他 社会责任理论: 社会责任理论提供自由保障的环境中,还应主动的、积极地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在没有 外来约束、外来控制的条件下自觉地进行自我约束、自我控制。 29、控制的形态控制的形态:政治控制 经济控制 控制的形态 受众控制 自我控制 自由主义理论 社会责任理论及其他

30、信息按内容的性质分为信息按内容的性质分为

新闻信息、教育信息、说服性信息、商业信息和 信息按内容的性质分为 娱乐信息。

31、新闻与信息的关系:一方面,新闻和信息是密切相关的。另一方面、新 新闻与信息的关系: 新闻与信息的关系 闻与信息之间也不能简单的画上等号。

32、.如何控制信息流量 如何控制信息流量 答:一方面要考虑决定社会信息流量的因素是什么。首先最根本的是整个社会对各类信息的普遍要求,以及各阶层、各行业不分年龄、性别对信息的多 种需求。其次,社会文化背景和思想道德意识倾向也有影响。第三,传播环境对信息流量也有影响。第四,信息流量和个人因素也有直接的联系。另一 方面,要善于借助社会系统的反馈机制去调节和控制信息流量。具体的说,当信息超量时,要实行负反馈,相反,低量时要实行正反馈。

33、冗余信息 冗余信息:重复的缺乏实质意义的信息。在传播过程中,传播得越多, 冗余信息的质量就越差、含有用量就越少。 34、编码 编码:就是把讯息或消息转化为适宜于传播和能够是接受者接纳和理解 编码 的各种符号。 35、译码 :是指信息接收者要把符号重新还原为讯息,以便得出它的含义。

36、根据波兰学者柯日布斯基等人的研究,从语义学角度来看,语言特性主 从语义学角度来看, 从语义学角度来看 要有以下三种: 要有以下三种:①语言是静态的,客观实际是动态的。②语言是有限的,客 观实际是无限的③预言的是抽绎的 37、媒介:是指扩大人类信息交流能力的传播中介物,媒介包括个人之间进 媒介 行信息交流的中介物和用于社会公从进行公开传播的工具。 38、麦克卢汉的主要观点是: 麦克卢汉的主要观点 “媒介即讯息” “媒介是人体的延伸” 39、 冷媒介”意味着“高清晰度” “冷媒介”意味着“高清晰度”,所提供的信息明确度高,能高清晰度地 延伸人体的某一感觉器官,其传播对象在信息的接收过程中参与程度低,想 象力发挥程度低。 热媒介”则恰恰相反,意味着“低清晰度” “热媒介”则恰恰相反,意味着“低清晰度” ,所提供的信息明确度低,其传播对象在信息的接收过程中需要发挥丰富的想象力,参与 程度高。

40、梅洛维茨的主要论点 :①应把情境视为信息系统②每种独特的行为需要 梅洛维茨的主要论点 一种独特的情境③电子传播媒介促成许多就情境的合并。

41、.受众:社会信息传播的接受者群体的总称,是传播过程的要素之一, 受众 大众传播的受众是对报刊读者,广播听众和电视听众的总称。 42、大众传播受众的主要特征:广泛性 大众传播受众的主要特征 混杂性 分散性 隐匿性 答:由于社会经济地位高者通常能比社会经济地位低者更快地获得信息,因此,大众媒介传送的信息越多, 这

两者之间的知识鸿沟也就越有扩大的趋势。 43、个人差异论:以“刺激—反应论”的心理学模式为基础,从行为主义的 个人差异论 角度描述受众,认为不同的受众成员对大众传播信息的不同接收行为,取决于个人特性的千差万别。

44、 (论述题).受众的选择性因素及理论解释 受众的选择性因素及理论解释 答: (1)选择性接触 (2)选择性理解(3)选择性记忆; 45、为什么大众传播中的反馈总是延迟的? (P217)首先,受众向媒介机构 为什么大众传播中的反馈总是延迟的? 为什么大众传播中的反馈总是延迟的 表达自己的意见,几乎总是事后的行为,他们难以在接受信息的过程中同时 将自己的反应传递给传播者。另一方面,在大众传播中,传播者对受众反馈 的处理也往往是迟缓的,根据反馈对自己的传播行为作出调节也是延迟的。

46、常用的采集受众反馈的方法 常用的采集受众反馈的方法主要有:面对面调查法、电话询问法、日记 常用的采集受众反馈的方法 法、仪器记录法。

47、传播媒介拥有不可抵抗的强大力量 传播媒介拥有不可抵抗的强大力量,他们所传递的信息在受传者身上就 传播媒介拥有不可抵抗的强大力量

像子弹击中躯体,药剂注入皮肤一样,可以引起直接速效的反应,他们能够 左右人们的态度和意见,甚至直接支配他们的行动。 48、结晶”效果:使原来意向未明、态度未行者的态度明确起来的效果。

49、 (论述题) 沉默的螺旋”对我国现代传播如何引导社会舆论的启示 以 “沉默的螺旋” 及它的重要意义(P276—P282) 及它的重要意义 启示和意义: 1.它把对舆论形成过程的考察从现象论的描述引向了社会心理 分析的领域,强调了社会心理机制在这个过程中的作用。这正是传统的舆论 学所忽略的一个重要方面。2.它强调了大众传播对舆论的强大影响,并正确地指出了这种影响来自于大众传播营造“意见环境”的巨大能力。假说中对 传播媒介的“赋予地位”功能、大众传播的公开性和普遍性、报道内容的类似性和累积性以及由此带来的“选择性接触”的困难性所作的分析,对重新 评价大众传播的影响和效果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

50、 (论述题)知识沟的理论和意义 “知识沟”扩大的原因 (P289—P291)答:1.传播技能上的差异——获得 知识沟”关于公共事物和科学的知识,需要一定程度的阅读和理解能力。2.已有知识 存储量的差异——知识储存越多,对新事物、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越快。3. 社交

范围的差异——社交范围越广,人际交流越活跃,获得知识的过程越能 加速。4.信息的选择性接触、理解和记忆的因素——生活的水准、层次和媒介的内容越接近,对媒介的接触和利用程度越高。5.大众传播媒介的性质— 传播有一定深度的关于公共事务和科学知识的媒介只要是印刷媒体, 其受众主要集中于高学历阶层。无论哪一方面,社会经济地位高的阶层都处于有利 的状况,这是造成社会“知识沟”不断扩大的根本原因。

51法兰克福学派第一代代表人物:霍克海默、马尔库塞、阿道尔诺 法兰克福学派第一代代表人物 52、在批判学派的研究领域,可以大致区分出三个探讨方向在批判学派的研究领域,可以大致区分出三个探讨方向:一是意识形态 在批判学派的研究领域 三个探讨方向 二是政治经济 三是文化理解。 53、批判学派与传统学派的长处与不足。 批判学派与传统学派的长处与不足。 批判学派与传统学派的长处与不足 (P335—P336) 批判学派的长处:主要致力于传播现象之深层背景的考察,更注重传播及传 播体制的阶级性,更强调传播与社会的联系,故而其研究有高屋建瓴、发聋振聩、大刀阔斧之势,令人有酣畅淋漓、茅塞顿开之感。不足:忽视或根本 就无视对传播自身规律的探讨,置实际经验和具体问题于不顾,一味进行大而无当、天马行空的高谈阔论,远离传播实践,结果其研究大多无助于指导 人们从事传播活动。 传统学派的长处:研究的成果往往能直接用来指导传播实践,特别是对开展卓有成效的传播活动作用更大。不足:对现存社会及其传播体制持一种非批 判的肯定态度,因此,总把自己置于现存秩序“之内” ,把现存秩序当做一种固定不变既定事实接受下来,从而自觉不自觉地以维护现存秩序为己任。 要言之,传统学派奉行的是同现存社会秩序相一致、相调和的“服从主义” 。

搜索更多关于: 自考传播学概论简答论述 的文档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1、 什么是传播?我们把传播的定义归纳为:传播是带有社会性、共同性 什么是传播? 的人类信息交流的行为和活动。 2、 什么是大众传播?大众传播是指传播组织通过现代化的传播媒介—— 什么是大众传播? 报纸、广播、电视、电影、杂志、图书等,对极其广泛的受众所进行 的信息传播活动。 3、 大众传播的特点?首先,它需要借助特定的传播媒介传递信息,这些 大众传播的特点? 媒介的特性各不相同,统称为大众传播工具。其次,大众传播所传递 的信息是公开的、面向社会的;受众则是大量的、匿名的、各不相干 的。第三,大众传播基本上是信息的单向流动,受众是不知其名的,来自受众的信息反馈也是有限的、滞后的。第四现代科学技术特别是 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大众传播的信息传递更为快捷与广泛。第五,大众传播的内容多半是由组织和职业传播者所发布的,而不是由个人 发出的。此外,大众传播还具有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