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以人为本 密切联系 扎实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
访难题。
3、把好诉求关,规范信访秩序。引导信访群众以理性合法的方式表达个人诉求,教育广大干部依法行政,减少社会矛盾产生的诱因,加强宣传教育作用重大。岱岳区三年组织区、乡、管区干部专题培训班24次,培训干部6100余人次,有力地提高了各级干部做好新形势下信访工作的业务素质和技能。同时,充分利用电视、广播、宣传栏、流动宣传车等形式,不间断组织普法活动,以党小组和生产小组为单位入户发放明白纸,让群众了解和掌握上访的基本程序。对缠访、闹访等非正常上访行为及其重点人员严厉打击,三年来采取劳动教养、治安拘留、集中办班等方式处臵非正常上访人员45人次,规范了信访秩序,维护了法律的严肃性。
三、讲方法,灵活施策,努力提高信访工作水平
对待群众信访,必须从“事要解决”入手,创新思路措施,控源治本,灵活施策,以有的放矢的方法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1、矛盾纠纷排查法。区委、区政府制定《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制度》,建立区、乡镇(街道)、村三级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网络,各乡镇、街道及区直部门对矛盾纠纷实行周排查、周上报、
月处结,重大节日及敏感时期一天一排查一上报。对排查出来的矛盾纠纷和不稳定因素,由区乡信访工作领导小组召开例会,本着“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逐个研究,明确责任,及时解决,做到苗头早发现、工作早介入、问题早解决。今年1—7月,全区共排查矛盾纠纷和不稳定因素419件,目前已处结387件。
2、领导干部包案法。区委、区政府制定《重点信访事项交办工作制度》、《重点信访事项领导包案制度》,对重点疑难信访案件,由区委区政府领导班子成员、区直部门和乡镇(街道)主要负责人包案,实行“四定四包”和“现场处臵责任”制度,即定承办人员、定工作任务、定具体措施、定办结时限;包调查处理、包教育稳控、包反馈汇报、包息诉罢访;对随时发生的集体访或非正常上访,各级包保领导及时赶赴现场做化解处臵工作。去年以来,区信访工作领导小组共交办重点信访事项38件,处结35件。
3、联动联调化解法。各乡镇、街道建立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化解中心,整合综治办、司法所、派出所、信访办、民政办、国土资源所、劳动办、安监办等部门资源,联合接访,集中办公,协调处臵。对涉及多个部门的信访事项,相关部门共同参与,互相配合,促进了信访问题的迅速有效解决。
4、会诊听证释理法。区委、区政府制定《关于建立信访听证制度的实施意见》,对疑难案件组织相关部门、专业人员进行集中会诊,分析论证,共同研办,然后召开听证会,向信访人诠释道理,以达到心悦诚服的目的。去年以来,先后召开27次听证会,案件当事人均无再越级上访。
5、法律援助诉讼法。信访积案涉法涉诉所占比例较大,信访当事人信“访”不信“法”,因对公安部门的处罚或法院部门的判决不服走上了上访道路,有的上访长达十几年,成了“骨头案”、“钉子案”。这类案件,信访人思想固执、思维定势、态度僵硬,仅通过说服教育很难化解。对此,应当引导信访人依托法律渠道,为信访人提供司法援助,聘请律师,以案释法,解疑释惑,梳理案情,代理诉讼,解决问题,息诉罢访。
6、感化帮扶救助法。对上访群众诉求不合理,依据现有法律、政策确实无法解决,但家庭确有困难的“法度之外、情理之中”的信访事项,应采取政府救助、社会救助、民间互助等手段,解决他们的生活保障问题。岱岳区政府每年拿出50万元信访事项救助金解决疑难信访问题,同时采取大病救助、落实低保、安排就业、解决住房等不同形式帮扶救助上访人的做法,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
四、讲效果,集中攻坚,全力破解信访疑难问题
“发展是第一要务,稳定是第一责任”,和谐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是经济发展的前提和保障。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解决了,各级干部就能腾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抓经济,促发展。对此,必须围绕化解矛盾、解决问题,切实注重效果、攻坚克难,减少信访案件存量,创优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社会环境。
1、强化认识,提高站位攻坚破难。发展是硬道理,但影响稳定的发展就没道理。上项目、谋发展必须以保持社会稳定为前提。岱岳区坚持把信访工作列入区委常委会、区政府常务会重要议题,经常研究信访老案积案的处臵工作,严格落实信访工作例会、周五调度分析、一季一次全区信访工作会议制度,做到信访稳定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同研究、同部署、同检查、同落实。大力实施信访稳定工作“一把手”工程,强化“信访稳定老大难、老大重视就不难”思想观念,深入开展信访“百日百案”攻坚活动,明确包案领导、责任单位和责任人,调动了广大干部维护稳定、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活动开展一个月以来,交办的95件重点案件已成功结服31件,一批钉子案、骨头案取得了重大突破。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