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2015现场处置方案
三、边坡灾害现场处置方案
1 事故特征
1.1 危险性分析,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
影响边坡稳定的因素,除了区域稳定性之外,与当地的气候、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条件、岩石的物理力学性质和开采条件有关。扎尼河露天矿属深凹形露天矿,随着工作线由东向西推进,采掘场逐步变深,第四系巨厚粉砂、砂砾层以及砂砾层富水是导致露天矿采掘场边帮滑坡的主要因素。
扎尼河露天矿边坡变形问题由来已久,从2011年C标段第四系岩体滑坡至今,变形趋势愈加明显,主要表现在:联络道剥离以后,在对应位臵及以南边坡陆续出现滑坡,同时边坡变形范围逐渐加大,目前采场东帮整体变形明显,排土场也相继出现裂隙。目前发现的主要问题有:排土场出现裂隙,东帮出现下沉,变形加剧,C标局部平盘出现底鼓等现象。
露天矿边坡持续变形的影响因素很多,特别是本区边坡属软岩边坡,岩性整体较差,存在弱层较多(第四系下部泥岩隔水层、煤层顶底板交界面、煤层),同时原露头煤范围圈定不准确,导致边坡上出现压三角煤量较大,且存在排土场位臵过于靠近矿坑。通过对监测数据分析,认为滑坡的主要原因为应力释放导致形成的边坡出现滑动。滑动区域后缘
25
位于已揭露的煤层,滑动模式为沿煤层底板滑动。
1.2 事故发生的区域、地点
滑坡事故可能发生的地点主要有:工作帮、非工作帮和采场两端帮及排土场。
1.3 事故可能发生的季节和造成的危害程度
露天矿采场的滑坡主要发生在春季、雨季,其危害程度严重,可造成设备毁坏、采场被掩埋,严重影响露天矿的安全生产。
1.4 事故前可能出现的征兆
监测点位移加剧,台阶有分离、断裂,采场非工作帮、工作帮台阶出现小面积片帮,平盘出现裂隙等现象。
2 应急救援组织机构及职责 2.1露天矿成立应急救援指挥部 总 指 挥:张国平 崔茂宏
副总指挥:韩家明 韩爱林 王树清 柴继学 张智贵 成 员:王金鹏 姜德辉 陈茂辉 孙景富 孙玉福
梁成江 李红清 国建楼 王继明 朱世友 王玉林 禹继柏 李桂和 迟 金 及外委施工单位主要负责人
2.1.1总指挥职责:
26
2.1.1.1组织、协调、指挥各方面的资源,用于开展应急抢险工作;
2.1.1.2组织制定事故排险、抢险方案; 2.1.1.3下达各种应急处理指令;
2.1.1.4在处于应急处理状态下,组织协调各基层单位和公司应急其他单位的各种对外联系工作。
2.1.2副总指挥职责:
2.1.2.1协助总指挥负责应急抢险的具体指挥工作; 2.1.2.2当总指挥不在现场时,自动承担总指挥一切职责; 2.1.2.3在处于应急处理状态下,负责落实总指挥下达的命令,总指挥不在时,由总指挥临时任命一位副总指挥担任临时总指挥。
2.1.3成员职责:
2.1.3.1服从总指挥、副总指挥的指令,协助总指挥制定排险、抢险方案
2.1.3.2指挥各抢险小组落实排险、抢险的具体措施,并及时向总指挥、副总指挥报告本抢险小组的工作情况。
2.1.3.3在处于应急处理状态下,负责积极落实总指挥、副总指挥的各项命令,积极开展应急工作。
27
2.2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下设九个工作组 2.2.1现场应急救援组 组 长:矿长
副组长:生产指挥中心主任
成 员:安全管理部、生产指挥中心、机电供应中心
生产技术部、经营部、综合部、机运队 运输队、采剥队
职责:现场事故处理,抢险救灾、抢修设施、供电供水、畅通信息、抢险物资运输、抢险物资供应及后期保障工作。
2.2.2技术组 组 长:总工程师 副组长:生产技术部主任 成 员:矿全体工程技术人员
职 责:协同现场总指挥制定抢救方案及安全措施;对抢救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难题及时给予技术指导,并协助现场总指挥及时修改、补充抢救方案;协同现场指挥部制定应急结束后的恢复计划;制定各项抢险物资的计划; 2.2.3供电、通讯保障组
组 长:机电副矿长 副组长:机电供应中心主任
成 员:机电供应中心、生产指挥中心、机运队、事故
28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