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各种传输媒体的特性及其应用比较
由于微波在空间是以直线传播的,而地球表面是曲面,微波在地面的传播距离受到限制。为了增大直接传播距离,而增大天线塔的高度,塔越高传播距离。例如一般传播距离为50km,但当天线塔为100m时,距离可增大到100km。当超过一定距离后,则需在一个无线通信信道的两个终端之间建立若干个中继站。中继站把前一端送来的信号经过放大后再发送到下一站,故称为微波接力通信。大多数长途电话业务使用4~6GHz的频率范围,在这些频率上越来越挤,所以其他较高的微波频率也在使用。
地面微波通信主要有以下特点:
波段频率高、传输频带宽、通信容量大、传输距离远、抗干扰能力强、可靠性较高,与同容量的光纤和长度的电缆载波相比,建设投资少,见效快。但微波接力通信业也存在着如下的一些缺点:相邻站点之间必须直视,不能有障碍物。有时一个天线发射出的信号也会分成几条略有差别的路径到达天线,因而造成失真。微波的传播有时也会受到恶劣天气的影响,与电缆通信系统比较,微波通信的隐蔽性和保密性较差,对大量中继的使用和维护要耗费一定的人力和物力。
2. 卫星通信
卫星通信实质上是在利用地球站之间利用位于36000km高空的人造同步地球卫星作为中继的一种微波接力通信。而通信卫星就是在太空的无人职守的微波通信的中继站。采用三个适当配置的卫星,即可覆盖两极音区以外的整个地球。和微波接力通信相
似,卫星通信的频带较宽,通信容量较大,信号改变干扰小,通信比较稳定,适合于卫星通信的频段是1GHz—10GHz。目前常用的频段是:
3700—4200MHz(下行,卫星--地球) 5925—6425MHz(上行,地球--卫星) 7250—7750MHz(下行,卫星--地球) 7900—8400MHz(上行,地球--卫星)
每一段的带宽都是500MHz,可同时传输几千至一万路模拟话音信号。随着业务两的不断增加,这一频段已经非常拥挤,因此现在也使用频率更高的14/12Ghz的频段。
卫星通信最大的优点是:通信是“面覆盖”式的,同步卫星发射出的电磁波能辐射到地球的1/3的区域,因而便于实现多址和移动通信,也便于组成通信网。因此广泛用于传输多路长距离电话,电报,电视业务,数据等。它的缺点是,具有较大的传播时延,无论地面上两站的距离有多远,从发送站通过卫星载发到接收站的传播延迟时间要花270s这对于微波接力通信的3ns/km与同轴电缆的5ns/km相比,显然要慢的多,从安全方面考虑,卫星通信系统的保密性也较差。
总之,随着时间的推移,各种传输介质将会朝着传播速度快,传输容量大,传输距离远,传输安全性高,抗干扰能力强,投资少,见效快等这些方面发展,传输介质将会为各种信息的及时传输起着重要的作用。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