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平湖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文件 - 图文
课题名称 小学中高年级发展性教学评价的策略研究 2004年5月 东 湖 小 学 王 水 权
平湖市教科所制
1
立项时间承担学校课题负责人
目 录
一、课 题 成 果 简 介 第03-03页
二、课 题 研 究 方 案 第04-07页 三、课 题 研 究 报 告 第08-15页 四、课 题 相 关 论 文 第16-31页
1、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评价语言的人文关怀 张玉芳 2、小学语文中高年级发展性评价的研究 王水权 3、谈谈发展性课堂评价语言二十字决 王水权 4、转变评价理念,落实综合实践活动的发展性评价 王水权 5、加大评价改革力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莫林祥
五、课 题 相 关 案 例 第32-44页
1、由学生向老师说“不”引发的思考 王水权 2、以情唤情 享受语文 王水权 3、《三顾茅庐》案例与反思 王水权 4、关于发展性评价的几点冷思考 张玉芳 5、《少年闰土》案例与评析 莫林祥
六、课 题 结 题 证 书 第45-45页 七、其 他 附 件 材 料 第46-59页
1、教师发展性评价课堂用语50句 (46-48页) 2、课题会议或讨论 (49-51页) 3、结合课题开展理论学习和研究 (52-52页) 4、课内朗读活动的评价材料 (53-55页) 5、学生学习发展性评价表 (56-56页) 6、中高年级语文课堂教学评价表 (57-57页) 7、课题阶段性小结 (58-59页) 8、部分图片资料 (60-63页)
2
小学中高年级发展性教学评价的策略研究
——研究成果简介
经过一年多的改革实践,我们课题组的老师们在发展性评价理念的指导下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和探索。在探索的过程中,我们始终充满了热情并付出了巨大的努力,所取得的成果虽不显著但却是令人振奋的。
★ 教师方面
一、转变评价理念,高度认识了实施发展性教学评价的意义 二、我们的课堂教学不断变革。 1、教学方法的不断变革 2、教学内容的不断变革 3、对教师评价的不断变革
三、以课堂为阵地,积极探索实施发展性评价的方法 1、从过分关注学业成就,逐步转向对综合素质的考察。 2、评价方法多样化,促进学生持续发展 3、评价主体多边化,促进学生自主发展 ★ 学生方面
1、学生学习语文兴趣盎然。
2、学生的思维更活跃、思路更开阔了。 3、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4、营造了和谐的学习心理环境。 5、学生综合素质明显提高 ★ 教科研方面
论文成文、获奖多,探讨课、交流课丰富多样。
3
小学中高年级发展性教学评价的策略研究
——课题研究方案
一、问题的提出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对课程的结构、功能、资源、权利等各个方面重新进行思考和定位,展开了一系列轰轰烈烈的课程改革的同时,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意识到实现课程变革的必要条件之一就是要建立与之相适应的评价体系和评价策略模式。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人心,新的教育评价理论也在不断的兴起:质性教育评价的发展,表现性评价、真实性评价等多种教育评价方式的应用与推广等,这些新兴教育评价理论对促进学生的发展、对推动课堂教学的改革都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使教育评价改革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在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如何适应新课程改革发展的需要,建立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促进学生成长、教师发展、学校教学质量提高的教育评价体系,已成为新课程改革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教育评价是根据一定的标准、运用可行的方法、对教育的要素、过程和效果进行价值评判的活动。课堂教学评价一直是教育评价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在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评价中存在诸多问题:评价目的片面、评价范围狭窄、评价手段单一、评价主体局限。评价语文教学时,往往是“以知识为本”的,重心是评价语文教师“教”的设计、“教”的过程和“教”的效果,是对教师知识传授水平的一种评估,而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习的方式、学习的能力和学习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即对学生终身学习和发展必需具备的基本素质的发展,却没有引起足够的关注。即使关注到学生的行为表现,也基本上被看做是教师“教”的回应,或者成为教师“教”的点缀。总的来说,以往的课堂教学评价表现出“以教为主”的倾向。
本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再一次重申: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教学也不例外。因此,新课程提出,关注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表现应成为课堂教学评价的主要内容,包括学生在课堂师生互动、自主学习、同伴合作中的行为表现、参与热情、情感体验和探究、思考的过程等等,即关注学生是怎么学的。通过了解学生课堂上如何讨论、如何交流、如何合作、如何思考、如何获得结论及其过程等等学生的行为表现,评价课堂教学的成败。即使关注教师的行为,也是关注教师如何促进学生的学习,如教师如何组织并促进学生的讨论、教师如何评价和激励学生的学习、教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探究的兴趣等,来评价教师课堂行为表现对学生的\学\的价值。从关注教师的\教\到关注学生的\学\,这一视角的转变对我国现行的课堂教学行为及其相关的教学评价等都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全新的启示。
4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