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站项目可研报告d
运行要求。
(3)机柜间的通风:本工程机柜间设换气次数不小于12次/小时的事故排风机,事故风机兼作冬季、过渡季节排风用,风机前设与火灾时联动排烟风机和电动防火阀关闭,灭火后再开启风机排除室内有害气体。 5.13 分布式能源系统综合能源利用效率
(1)计算方法
本报告中采取分布式能源系统年综合能源利用效率时,不考虑原有设备用能和供能情况,仅考虑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系统供能和用能。具体计算方法如下:
其中:
η——年平均能源综合利用率(%); W——年联供系统净输出电量(kWh); Q1——年有效余热供热总量(MJ); Q2——年有效余热供冷总量(MJ); B——年联供系统燃气总耗量(Nm3); QL——燃气低位发热量(MJ/Nm3)。 (2)计算结果
根据所选燃气设备规格型号和性能参数,可以得出本工程联供系统能平衡关系详见表5.13-1。
表5.13-1分布式系统年平均能源综合效率 年供电量 年供热量 年耗天然气量 (万kWh) (折蒸汽万t) (万Nm3) 3449.3 4.3 816.5 年综合能源利用效率(%) 85.77 工程 数据 根据上述计算公式,经过核算,本工程建成达产后分布式能源系统的年综合能源综合效率为85.77%,符合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家能源局联合下发的发改能源〔2011〕2196号《关于发展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的指导意见》中 “综合能源利用效率在70%以上”的要求。
6 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
6.1 环境影响评价
本系统的主要设备为燃气内燃机、缸套水板换、烟气换热器,消耗能源为天然气和电力。分布式能源中心投入运行后产生的污染物主要为烟气。天然气
燃烧产生的烟气中基本无烟尘及二氧化硫,不污染环境,因此是洁净燃料。其排放中主要有害气体为氮氧化物。目前国内没有针对分布式能源系统中使用的小型燃气发电机组的排放规范,一般参考国外相关要求,如上海市发布的《分布式供能系统工程技术规程》中即参考了欧盟相关方面的要求,规定分布式供能系统发电机组NOx排放指标为500mg/Nm3。鉴于目前日益严格的规范,考虑后期增加脱硝装置的空间,建议本工程发电机组的NOx排放指标应小于100mg/Nm3,或根据相关地方规范确定排放指标。 6.1.1 施工期环境影响防治措施
工程施工阶段主要污染工序来自各种机械的工作噪声,施工和运输等作业噪声;施工雨污水、泥浆水;施工车辆产生的废气,土石方和建筑材料运输造成地面扬尘等;基坑开挖、场地填平时产生弃土,进行垃圾收集站施工时产生的建筑垃圾。
(1)建设施工噪声控制
噪声污染是施工期的主要环境问题,噪声源为施工机械。土方阶段噪声源主要有装载机和各种运输车辆,基本为移动式声源,无明显指向性,各种平地车、移动式空气压缩机和风镐等基本属固定源;结构阶段使用设备较多,是噪声重点控制阶段,主要噪声源包括各种运输设备、混凝土搅拌机、振捣棒、吊车等多属于撞击噪声,无明显指向性;合理选用施工机械,尽量选用节能、低噪声的施工机械。加强施工经管,合理安排施工作业时间,禁止夜间进行作业。
(2)建设施工水污染控制
在施工前期应同步设计好排水沟和沉淀池,将建筑泥浆水和冲洗水经沉淀分离后的上清液排入污水管网,沉淀泥浆应定期外运,合理排放。建筑废物应按指定地点堆放并及时清理,避免因暴雨冲刷而流入附近水体。
(3)建设施工扬尘污染控制
在施工过程中,土方的挖掘、堆放、清运、土方回填和场地平整,建筑材料(砂子)的装卸、运输以及运输车辆的增加等活动产生的粉尘是是工程施工期产生的主要环境空气影响因素,影响的轻重程度取决于施工作业方式、材料的堆积及风力等因素。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