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西方节日方面文化差异
中西方节日文化对比
一、中西方传统节日起源的差异 各国有着不同的国情,其传统节日的起源和形成也存在很大的差别。 中国是一个有着古老东方文明的国家。其悠久的历史和优良传统为传统节日的成长提供了肥沃的土壤。作为一个农业国,中华文化深深根植于农业,因此,农业活动使得节日更具有地方性色彩。从另一方面来说,传统节日的形成过程,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的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例如,春节与一些农业活动,如种植、收获,有着密切的联系。作为中国最重要的节日,春节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几千年来不断进化的一系列丰富多彩的传说和传统。
西方的传统节日的起源都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在西方国家,宗教是文化和社会的中心。人们的思想可以通过宗教来反应。与此同时,宗教通过人类对上帝或精神的信仰控制着他们。自从欧洲大陆被基督教文明浸染后,西方几乎所有影响最大的传统节日都与基督教有关,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宗教存在于各行各业。 二、中西方传统节日庆祝方式的差异 我们中国是礼仪之邦,再加上儒家思想的长期影响,我们的节日就特别注重仪式,节日里,年轻人必须礼拜老人,全家要吃团圆饭,要阖家共庆,阖家节日。即使是春节的互相串门拜年,也基本是在亲属之间。一群陌生人在一起狂欢,那是没有的、不可想象的。西方的节日的庆祝却强调内容的丰富多彩。在节日里, 对于别人送来的礼物,中国人往往要推辞一番,表现得无可奈何地接受,接受后一般也不当面打开。而在西方文化中,人们对别人送的礼品,一般都要当面打开称赞一番,并且欣然道谢。
由此可见,中西方传统节日的庆祝方式几乎是成两极分化的中国的传统节日,
基本是封建社会时期形成的, 不可避免地留下封建社会的痕迹。西方的传统节日就不同了, 更多的是表现出人们的互动性、集体性和狂欢性, 以自我为中心,崇尚个性张扬。这与中国节日的家族性恰好相反, 体现了西方文化的群体性, 反映了人们渴望互相交流、群体参与的愿望,体现了人人平等、自由表现自我的特点。
三、中西方传统节日文化价值的差异 在中国,人们尊重集体并把个人投入集体当中,他们重视集体而不是个人价值或个人的自由发展。而西方人却截然不同,他们尊敬人与自然,强调个人价值,并且追求自由主义和个人主义。西方的人道主义重视个人价值,强调个人的权利与自由。从另一方面来说,中国的节日体现着中国人的美德和风尚,尊老爱幼,互叙亲情,这些是我们民族的优良传统,应该继续发扬,所以国人一直坚守着这些中国节的好习俗、好风气。其实中西方节日差异的远远不止这些,归根结底所有的一切还是与民族的历史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随着世界各国交流的日益频繁及科学技术的发展,在国际交往中,我们所面对的是来自陌生的文化和思维方式、生活习惯及行为方式与我们迥然不同的人,在与之交往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文化冲突的现象。所以,保护我们原有的传统文化是必须的,但吸收新的文化也是必不可少的。中西方的文化互相渗透,相互融合,这是两种文化紧跟时代潮流、永葆生命活力的一大福音。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