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高考语文大二轮总复习考前冲关夺分第七章微专题(一)论述类文本阅读讲练

高考语文大二轮总复习考前冲关夺分第七章微专题(一)论述类文本阅读讲练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7/15 20:11:28

韩国申报成功的江陵端午祭对中华端午节日仪式保存完好而又有许多衍生发展,使之文化空间的味道更加浓郁,而我国遍布全国各地仍然呈活体状态的端午节习俗,除了划龙舟、吃粽子等活动,已经比较缺乏内涵。汉民族春节习俗从保存完整程度说,甚至可能出现大陆不如台湾、海内不如海外、中国本土不如外土中国城的情况。今天我国保存较完整的文化空间一般只在边远少数民族地区,例如一些歌圩节之类,它们受到的时代冲击相对较小。

传统文化加速消亡的结果,是它所寄托的民族精神、民族情感、民族审美理想的淡化与稀释,从而带来民族个性的变异和扭曲、民族特征的弱化和消亡,最终引起民族文化基因的改变。为世界各民族所特有的不同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审美理想,如果为一致的现代工业文化符号所取代,七彩的世界就会统一为灰色,人类文明就会陷落于万劫不复的境地。在保持文化多样性方面,作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最大渊薮的中国,负有更大的历史责任。(有改动)

4.下列关于“文化遗产”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文化遗产,是以现代社会生活作为参照物确定的概念,更多的是指工业文明前的文明创造物,它是旧有生活方式的智慧结晶。

B.文化遗产是祖先留下的文化基因,它正随着现代文明的深入发展而逐渐消亡,为了延续民族血脉,我们需要保存住这些文化符号。 C.对文化遗产理解的片面、保护措施的不完善以及“左”的干扰和扭曲,是我国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长期以来步履艰难的重要原因。 D.民族精神、民族情感、民族审美理想的淡化和稀释,加速了文化遗产的消亡,最终引起民族文化基因的改变,使人类文明万劫不复。 5.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我国文化遗产面临的“典型化困难局面”表现的一项是( ) A.作为传统戏曲大国,我国的剧种近30年来急剧萎缩,种类数量锐减,一半剧种专业剧团消失而只剩下业余演出,许多剧种唯余一脉香火。 B.相较于韩国申报成功的江陵端午祭,我国遍布全国各地仍然呈活体状态的端午节习俗,除了划龙舟、吃粽子等活动,缺乏其他文化内涵。 C.一些周边国家保有我国古代文化吉光片羽的折光,例如韩国宫廷宗庙祭祀乐,本是以中国

宫廷仪式记载为基础而形成的完整演奏程序。 D.许多民间传统被冲击得残缺不全,无法聚合成为完整的文化空间;因受时代冲击较小,较完整的文化空间一般只保存在边远少数民族地区。

6.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的工业文明历史浅近,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现代社会的交合部更为广阔,在保持文化多样性方面,负有更大的历史责任。

B.从汉民族春节习俗保存的完整程度来看,大陆不如台湾、海内不如海外、本土不如外土中国城,这些现状给我们敲响了警钟。

C.先于我国开始工业化的一些东方国家也先于我国瞩目非物质文化遗产,可见经济发展的结果不一定必然带来文化遗产的沦落。

D.文化标准化、武力冲突、旅游业、工业化、农业区缩减、移民和环境恶化,影响着文化遗产的保护与继承,增加了它消失的危险。

答案精析

第七章 题点保温,题感保鲜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1.D [流水“常被用来感叹时光、机缘、情爱、国力等的不可复返性”并不是在唐代以后才这样的。]

2.C [原文说的是“陆游《黄州》‘江声不尽英雄恨’等,倾诉了岁月蹉跎带给人难以排解的失落感”。]

3.C [因果关系不当。]

4.D [因果倒置,由最后一段第一句“传统文化加速消亡的结果,是它所寄托的民族精神、民族情感、民族审美理想的淡化与稀释”分析可知,民族精神、民族情感、民族审美理想的淡化与稀释是文化遗产消亡的结果,而非原因。]

5.C [答非所问,“一些周边国家保有我国古代文化吉光片羽的折光”,不是我国文化遗产的“典型化困难局面”的表现。]

6.B [可能性与现状混淆,第三段倒数第二句所说的“大陆不如台湾、海内不如海外、中国本土不如外土中国城”,是“可能出现”的情

况,而不是“现状”。]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韩国申报成功的江陵端午祭对中华端午节日仪式保存完好而又有许多衍生发展,使之文化空间的味道更加浓郁,而我国遍布全国各地仍然呈活体状态的端午节习俗,除了划龙舟、吃粽子等活动,已经比较缺乏内涵。汉民族春节习俗从保存完整程度说,甚至可能出现大陆不如台湾、海内不如海外、中国本土不如外土中国城的情况。今天我国保存较完整的文化空间一般只在边远少数民族地区,例如一些歌圩节之类,它们受到的时代冲击相对较小。 传统文化加速消亡的结果,是它所寄托的民族精神、民族情感、民族审美理想的淡化与稀释,从而带来民族个性的变异和扭曲、民族特征的弱化和消亡,最终引起民族文化基因的改变。为世界各民族所特有的不同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审美理想,如果为一致的现代工业文化符号所取代,七彩的世界就会统一为灰色,人类文明就会陷落于万劫不复的境地。在保持文化多样性方面,作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最大渊薮的中国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