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宏观经济学教学大纲(第12章)》

《宏观经济学教学大纲(第12章)》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7 7:03:05

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教师备课教案

课程名称 宏观经济学 (第十二章 宏观经济政策)任课教师 授课时数 4 课时 授课周次第 16周 授课班级 本章教学目的: 1.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是国家进行需求管理的两大基本政策。 2.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对总需求的组成部分具有不同的影响,因此产生了政策选择和搭配的问题。 3.宏观经济政策在实践中是如何运作的。 本章教学要求: 学生应掌握的内容 一.宏观经济政策目标 1.四大目标: (1)充分就业 (2)物价稳定 (3)经济增长 (4)国际收支平衡 2.四大目标的关系(既统一又矛盾) (1)充分就业与物价稳定 (2)充分就业与经济增长 (3)充分就业与国际收支平衡 二.财政政策 1.财政政策概念:政府运用支出和收入来调节总需求以控制失业和通货膨胀并实现经济稳定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的宏观经济政策。 2.财政政策工具 (1)政府购买 (2)转移支付 1

(3)税收 (4)公债 3.财政政策的内在稳定器 (1)定义:又称自动稳定器,指能够自动调节经济并有助于经济稳定的某些财政政策,主要包括个人所得税、公司所得税、失业救济金、各种福利支出和农产品支持价格。 (2)作用机理 ① 经济繁荣时期 Y??T??C??AD??Y? ② 经济萧条时期 Y??Tr??C??AD??Y? (3)局限性 ① 经济膨胀时期,缓和通货膨胀的程度,不能改变经济膨胀的总趋势; ② 经济萧条时期,缓和经济衰退的程度,不能改变经济衰退的总趋势; ③ 熨平经济波动必须依靠有力的财政政策措施,自动稳定器只能起到配套作用。 4.财政政策的运用(以税收政策为例) 5.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 (1)采用扩张性财政政策刺激总需求,增加国民收入的同时,也导致利率上升以致部分私人投资被挤出。 财政政策的变动通过引起IS曲线的移动,进而引起均衡收入的变动。如果实行扩张性的财政政策,IS曲线将向右移动,由此就会引起均衡收入的增加,而收入增加的幅度则取决于挤出效应的大小。 (1)G?AD??AD?Y?Y?(2)Y??L1??L?M?r? (3)r??I?

2

(2)挤出效应 ① 概念:所谓挤出效应是指政府支出增加所引起的私人消费或投资的减少。一般认为,在充分就业的条件下,挤出效应是完全的;在小于充分就业的条件下,挤出效应是不完全的。 ②挤出效应的大小取决于: 第一,乘数的大小,?G的大小。 ?G越大,挤出效应越大。 第二,货币需求对收入水平的敏感程度,即k的大小。 k 越大,挤出效应越大。 第三,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动的敏感程度,即h的大小。 h 越小,挤出效应越大。 第四,投资需求对利率变动的敏感程度。即b的大小, b 越大,挤出效应越大。 (3)两种极端情况: ① 如果经济处于流动性陷阱之中,从而LM曲线是水平的,则扩张性财政政策不存在挤出效应,因而财政政策的作用可以得到充分发挥。 ② 如果经济处于古典情形,从而LM曲线是垂直的,则扩张性财政政策存在完全的挤出效应,政府支出的增加对均衡收入水平没有任何影响。 三.货币政策 1.货币政策概念:一个国家根据既定目标通过中央银行控制货币供应量来调节利率进而影响整个经济以达到一定经济目标的宏观经济政策。 2.货币政策一般目标 充分就业、经济增长、价格稳定、汇率稳定和保持收支平衡等。 3.货币政策特殊目标 防止大规模的银行倒闭和金融恐慌,稳定利率以防止利率大幅度的波动。 3

4.货币政策工具 (1) 法定准备金率: ① 定义: 中央银行规定商业银行必须将其存款的一部分缴纳中央银行形成法定准备金,其占存款的比率称为法定准备金率。 ② 中央银行通过变更法定准备率来影响货币供给量和利息率。 ③ 特点:简单但不轻易使用 (2) 公开市场业务: ① 定义:指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公开买卖政府证券以控制货币供给和利率的政策行为。 ② 特点:操作灵活;不易引起社会公众的注意;对货币供给的影响可以比较准确的预测。 (3)再贴现率 ① 定义:指中央银行调高或降低对商业银行发放贷款的利息率,以限制或鼓励银行借款,从而影响银行系统的存款准备金和利率,进而决定货币存量和利率,以达到宏观调控的目标。 ② 特点:通常与公开市场业务配合使用。 (4)道义劝告 ① 中央银行运用自己在金融体系中的特殊地位和 威望,通过对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的劝告,影 响其贷款和投资方向,以达到控制信用目的的 政策。 ② 特点:道义劝告没有法律地位,也不同于强制性行政手段。 5.货币政策的运用 (1)繁荣时期 紧缩性货币政策:中央银行公开市场抛出债券,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提高再贴现率,严格贴现条件。 目的:减少货币供给,遏制总需求,降低通胀率。 (2)萧条时期。 扩张性货币政策: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买入国债,降低存款准备金率, 4

搜索更多关于: 《宏观经济学教学大纲(第12章)》 的文档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教师备课教案 课程名称 宏观经济学 (第十二章 宏观经济政策)任课教师 授课时数 4 课时 授课周次第 16周 授课班级 本章教学目的: 1.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是国家进行需求管理的两大基本政策。 2.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对总需求的组成部分具有不同的影响,因此产生了政策选择和搭配的问题。 3.宏观经济政策在实践中是如何运作的。 本章教学要求: 学生应掌握的内容 一.宏观经济政策目标 1.四大目标: (1)充分就业 (2)物价稳定 (3)经济增长 (4)国际收支平衡 2.四大目标的关系(既统一又矛盾) (1)充分就业与物价稳定 (2)充分就业与经济增长 (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